在没有“发动机”的明朝,郑和是如何横穿印度洋,远渡到非洲的?

老史话说 2024-11-17 17:02:07

公元1405年,一支规模空前的船队浩浩荡荡从南京出发,或许他们在这个时候也没想过,自己这一走竟然走出了人类历史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这个知识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

前前后后的岁月中他七下西洋,去遍了30多个国家,他率领着船队穿越浩瀚无垠的印度洋,直达遥远的非洲东岸。

比起他的太监身份,在后世人看来他更像一个伟大的航海家。

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性,还是会有人怀疑。

他们总是觉得那时候欧洲都还没有苏醒去搞工业革命,也就意味着发动机尚未出现。

但要想远洋航行却没有发动机,人怎么可能跑那么远呢?

一、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轮船一响,黄金万两。

在古代没有皇帝的支持,要想实现如此大规模的行动那是不可能的。

郑和下西洋背后的动机归根结底还得看朱棣怎么想的。

明成祖朱棣,即永乐大帝。

他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一个皇帝,有人敬佩他“天子守国门”,有人感慨“永乐之后再无大帝”。

他一生的成就颇多,但关于他的皇位却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而由此也引出了郑和下西洋动机的第一个猜想假说。

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以及嫡长孙朱雄英去世之后,皇位就落在了次孙朱允炆头上。

为了坐稳皇位及巩固势力,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削藩。

眼看着自己的兄弟一个个下场惨烈,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走投无路,通过靖难之役把他侄子推翻,最后自己坐上了龙椅。

本身这夺权事件就应该到此为止了,但建文帝的下落却扑朔迷离。

有的说他乔装打扮逃跑了,有的说他顺着海域一路出逃到了别的国家。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和下西洋的第一个动机出现了——寻帝说。

坚持这个猜想的人认为,朱棣得权不合法,他害怕建文帝卷土重来,因此需要早早找到他的下落,自己占据主动权。

但这个说法现在大多数人是比较质疑的,尽管朱棣是藩王造反坐上的皇位,但他的能力世人有目共睹,建文帝就算回来对他的威胁并不大。

这个猜想被推翻后,另一个可信度极高的目的就被提出来了——扬威说。

无论成就多么厉害的皇帝都免不了,想要向全世界展示展示自己强大的国力:看看!朕就是天命之子,看朕统治下的国家多么繁荣。

在那些人看来,本身朱棣就一直被“篡位”、“造反”这样的黑料压着,所以他更想要宣扬国威以证明自己。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他的统治下实现了永乐盛世,明朝的繁荣程度世人皆知。

所以这个“扬威说”最主要的场景就是:郑和带着船队一路震慑别国,想要寻求庇护的可以上供表诚心。

为了展示大明的国威,郑和也会赠予对面许多物品。就在这样的场景中,文化的交流、物质的交换也得到了实现。

在这里我们简单提一下为什么偏偏是郑和能够被朱棣看重。

首先就是皇帝足够信任他,就连“郑”这个姓都是皇帝赐予的。

其次就是他的航海知识比较丰富,有扎实的基础实力。

最后就是他才能出众,还是文武全才,既能和别人耍嘴皮子,又能精通拳脚。

所以说即使他的身份是很多人看不起的太监,但依然能够做到这一震惊世界的成就。

二、远渡是如何做到的?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带领的船队里竟然有长达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巨型宝船共计六十二艘。

更别提随行的人数与物资了,这规模之大实在是前无古人。

尽管这么壮观,但还是有人不仅感到发怵,毕竟大海的力量可是未知的,在那个时代他们怎么能做到七次远洋航行的呢?

毕竟我们都知道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比郑和晚了几百年、技术更加发达的他们,最后都只剩下仅仅十几个人。

郑和带去的可是几万人,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全部带回的?

首先要关注的就是“风”。

常言道“无风不起浪”,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下,在海上遇到风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大风卷起大浪指不定会把人带到哪个犄角旮旯。

但也正是这让人捉摸不定的风,在郑和手中成为了可以利用的工具,他计划用风推动船只的前行。

但我们前面也提到过,郑和那船队的规模也特别宏伟的,像什么小风小雨的根本没多大意义,更别说推着船走了。

要不说郑和的航海知识丰富呢,他想到的是利用强劲的季风,但季风又不可能听他的,想怎么吹怎么吹,因此这就需要他进行精确的计算。

他的船队通常都是在冬季前后开始行动,因为这个时候季风力度最为强劲。

自夏季末开始,偏北风便一路南下,与偏南风数次交锋,最终将后者逐出海面,为郑和的航程提供了有力的助力。

等到第五次航行,皇帝的命令下的时候可以说春天即将来临。

那季风不等人,要这期间出发势必赶不上了,所以他果断决定先暂停,等到下一次冬季风吹起时再出发。

仅仅靠这些我们足以看出郑和对风力掌握的多么透彻,这真是将大自然的力量为我所用。

更别提航海途中时不时会出现各种意外事故,比如暴风雨等未知的风险。

即使在我们看来处处需要提心吊胆,但郑和依然能够带领他的船队一次次脱险,最终结束航行。

其次在茫茫大海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导航。

尽管那时候没有现在的GPS和雷达,但我们也直到明朝可是古代科技最巅峰的时期。比如罗盘--明朝的指南针。

通过观察罗盘的指针方向,郑和他们可以确定自己的航向,从而保持正确的航线,不至于在大海上漂远了。

另一个就是天文方法。即使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我们也都记得确认方向的时候可以抬头看看北斗七星的位置,那古人更是如此。

在途中他们会利用天文仪器观测星星的高度角,再结合已知的星星位置和时间,计算出船只的纬度位置。时刻知道自己在哪个地方。

除此之外,测深辨位法可以通过测量水深来判断船只的位置,因为不同海域的水深会有所不同。

利用自己对地理特征的详细了解,他们会看看陆地的标志性景观以确认现在所处何地。

所以说大家不要小瞧了古人的智慧。现在的我们觉得没有科技就无法做成的事情,他们也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达到最终目标。

三、独特的船只设计与人力分配

早就说过郑和下西洋的船只规模是极大的,但现在我们除了规模之外再说点其他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那个时期的船即使再大,材质也不是和现代一样的,什么钢铁铝合金啥都有。

当时郑和航行的所用船,材质是坚固的木材,船底呈V字形,有利于破浪前行。

船帆选取硬帆设计,在风力大的时候可以破浪前行。但是若是碰到没有风的时候,那就只能上人力了。

船队还配备了先进的锚泊系统和防撞装置,以确保船只的安全。

另一方面,这一走就是一年半载的航行可不能光带些显摆用的宝物。

在海上漂着的这段时间他们又不可能和在陆地上一样,走走停停随时都能歇一会儿。

所以他们的后勤准备是非常充足的,像粮船、水船等都是必须跟着的。

带着这么多的财宝物资,无论是在海域还是到别国,难免会碰到不轨之心。

因此战船也是十分必要的,能够给船队提供武力保障。

第二个要说的就是人力资源的统筹管理问题。

我们都知道郑和,是因为他是率领着船员出海的,也就是担任总指挥一职。

但这么大的船队不可能只有郑和一个人,几万人的规模都是受他指挥的。

正所谓人越多心思越杂,要想稳稳当当的完成航行,势必需要明确的分工合作的管理制度。

在这个船队上设立了各级官员和职司人员,分别负责航行、通信、物资管理、医疗等一系列任务。

郑和不仅是个专业的航海家,在团队管理上也是一把好手。

他要求船员遵循纪律与规定,时不时还会调动一下大家的气氛。

毕竟我们也都知道,在漫漫无际的大海上过久了,这人的情绪是很容易陷入低落的。

如果整个船队都处在这样的氛围之中,那对于这次航行也是极其不利的。

虽然很多人会对郑和下西洋的结果表示遗憾,觉得其没有像后面的欧洲那样助力明朝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但回望航行的种种,我们不仅为古人的勇敢与智慧而感到敬佩。

无论如何,郑和下西洋都已然成为了人类航海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

在没有“发动机”的明朝,郑和是如何横穿印度洋,远渡到非洲的?

2024-02-21 11:01--小遇说历史

明朝没有“发动机”,郑和是怎么横穿印度洋,跑到非洲?别被骗了

2024-10-21 20:50--怀旧老歌说

0 阅读:1

老史话说

简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