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本申请三大平台之一的 Common APP 公布了截至今年 1 月 1 日的美本申请数据。
虽然 CA 的数据无法囊括全部信息,但凭借庞大的申请群体和广泛的院校覆盖,我们不难从中窥探到美本申请的新趋势。
现在和同学们做下简单分析。
25 fall,美国大一年级新生申请总人数达 1228016 名,同比去年增长 5%。
申请提交总数量为 6716246 份,增幅达 7%。人均申请大学数量也增长到 5.47 所,同比上升 2%。
性别分布上,女性申请者数量更多,达 685762 人,同比增长 5%,男生则增长 4%。
与去年相比,美国本土申请人数增长了5%,达到1104203人。国际生申请人数为123813人,仅比去年增加1%(可能与学费上涨、不确定的留学生政策等因素有关)。这也是本土生自2019年以来涨幅首度超过国际生。
在 12 万国际申请者中,亚洲学生以超半数的规模(68354 人),毫无悬念地成为了留学生群体 Top 1。
与此同时,中国学生申请人数在经历连续三年下滑后实现回升,实现 6% 的同比增长,申请数高居榜首,彰显出我国留学群体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强劲活力。
根据CA统计,今年5%的院校恢复了标化要求,其中包括哈佛、耶鲁、加州理工、布朗大学等知名学府,也推动了更多申请者提交标化成绩。
数据显示,今年提交标化的申请人数上涨 10%,和未提交标化的申请人基本持平(相差仅 6162 人)。
这表明标化成绩在未来美本申请中尤为关键,特别是在激烈的名校竞争中,出色的标化成绩或可助学生脱颖而出。
从去年开始,美国公立校的申请人数就超过了私立校,今年更是增长迅猛,共收到3480378份申请,同比去年上涨11%,私立校则收到3217461份申请。
究其原因,应该是经济形势对选校产生了影响。申请者愈发理性,对高性价比的公立大学颇为青睐。
国际学生的“名校情节” 在申请院校的排名中可见一斑。
据统计,国际生申请录取率低于 25% 的高选拔性院校(通常为美国 Top 30 校)数量明显高于其他院校,达到 291851 份,与去年相比再度上涨 3%。
不难推测,在庞大的头部院校申请量背后,名校竞争愈发白热化。建议大家努力提升标化成绩,丰富学术背景,以应对更加激烈的申请厮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