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东经路21号明清皇家坛庙先农坛内,是我国首座以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技艺以及先农文化及其发展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于1991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开展文化交流为服务宗旨。
现有的陈列基本位于太岁殿、拜殿、西配殿等展区。博物馆的主要展览有“古坛掠影-先农坛史料图片展”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简史”。展厅内陈列的“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诠释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奥,以大量丰富多彩的图表照片、栩栩如生的实物、细致精美的模型,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从茅茨土阶的原始状态发展到明清时代城墙高筑、布局严整的宫廷建筑所走过的漫长历程。汉之古拙,唐之雄大,宋之绮丽,元之自由,明清之规范,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尽收眼底,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各地区建筑之特色——北国之雄浑,江南之典雅,蜀中之朴真,让人不得不感叹我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成就灿烂。民居展厅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里用实物展示了我国民居的演进——从巢居到干阑式建筑,从半地穴式建筑到泥墙房屋。2023年7月18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重新开放。先农坛祭坛区域恢复历史风貌,宰牲亭院落也首次揭开神秘面纱。这次修缮,该馆按照《大清会典》上的平面图对祭坛进行了原状陈设复原,恢复其历史风貌。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主要藏品有堪称中国沙盘之最的“北京旧城模型”,中国藻井艺术孤品“北京隆福寺藻井”,按比例缩小后外观和结构与实物相同的“北京天坛祈年殿模型”,以及众多的反映中国古代宫式和民间建筑的模型以及大量的建筑文物、标本等等。被誉为“稀世国宝”的“北京隆福寺藻井”珍藏于气势恢弘的太岁殿内,是国家一级文物。
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四面各建有八层台阶,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先农神和举行亲耕典礼的地方;太岁殿是先农坛内巨大的单体建筑,专门用来祭祀太岁及十二月将等自然神祇;神厨院落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祭祀先农坛内诸神准备牺牲祭品及存放先农神牌位的地方;宰牲亭院落是祭祀先农坛内诸神时宰杀牺牲的地方;观耕台是皇帝观看大臣行耕耤礼的观礼台;台南是皇帝亲耕耤田,即一亩三分地。台北大殿为具服殿,是皇帝亲耕之前的更衣之所。天神地祇坛是明嘉靖时期根据典章制度改革的需要,于先农坛内坛南门外增建,用以供奉风云雷雨、山岳海渎等神灵,以祈求风调雨顺,保佑农业的丰收,成为中国古代重农尊祖思想的体现。天神、地祇坛形制现已无存,目前尚有保存完好的地祇坛石龛座移入博物馆内,以绿色植物示意地祇坛原有形制。 神仓位于太岁殿东,原为明代旗纛庙,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改建为神仓。明清时期,皇帝亲耕的耤田收获下来的粮食储存在这里,作为祭品用于京城皇家坛庙的祭祀。为了使这些粮食免遭虫害,防止发霉,在建筑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筑上使用雄黄玉(三硫华砷)彩画,颜料有巨毒,可以驱虫;为了便于通风换气,防止谷物发霉,在仓房上都开有气窗。庆成宫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当时叫做“斋宫”,是皇帝祭祀亲耕前斋戒的地方。但是从建成后基本没有使用过。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称为“庆成宫”,成为皇帝行耕耤礼后,休息和犒劳随从百官茶果的地方。
2009年5月1日,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经过自评申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评估,全国博物馆评估委员会专家审核备案,国家文物局决定被评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2022年3月30日,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
文章来源于王小军、李维刚编著的《扑克牌上的中国国家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卷)》丛书。
《陇原天地》肖军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