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旬,河南郑州、新乡、洛阳、巩义等地,相继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严重威胁人民财产安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其他省份兄弟,包括各大公司、个人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略尽绵薄之力。
河南此次遭受的暴雨灾害,可以说是千年一遇。省会城市郑州,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毫米。但在7月19日至7月21日,郑州共降雨627毫米,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降雨量。
因暴雨来袭,导致郑州排水系统以及地下管道无法及时将雨水全部排出,造成城市内涝。尤其是低洼地区,水深更是超过1.5米。
借着这次郑州暴雨特大自然灾害为话题,想和大家聊聊,古人是如何治理城市内涝,或提前防范洪水的措施?
相信大家都会听过这么一句俗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其中的“河”,指的是中国母亲河,黄河,而“河东”、“河西”并不泛指固定区域。
由于古时黄河经常泛滥、改道,让无数百姓被迫背井离乡,所以才传出这么一句俗语,以此来感叹世事无常。
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禹)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据史料分析,我国古代从大禹时期开始,就很重视对水文状况观察。
秦汉时期,成都平原水患成灾。公元前251年,蜀郡太守李冰,动员百姓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后来,李冰与其子李二郎,在岷江岩壁雕刻了三个巨大石人。这三个石人的作用是为了观测水位。
晋代崇州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蜀志》称:“冰能知天文地理,于玉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脚,盛不没肩。”
嘉庆《华阳县志》:“九里堤:治东三里洗瓦堰侧。”
旧《通志》:“堤长三百余丈,置石人、石牛各九,前人以之镇水患者。”
明代王士性《入蜀记》:“成都故多水患,是处为石犀镇之。城东,有十犀九牧立于江边,盖指此也
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段,有座名为“白鹤梁”的古代水文站,白鹤梁也有着“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称号。
唐代时期,古人便在白鹤梁上以“石刻记事”的方式,记录长江枯水水位,用“石鱼”作为水文标志。因此,白鹤梁记下从公元764年至公元837年,长江枯水记录。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白鹤梁,尔朱真人修炼于此,后乘鹤仙去”。
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开宝四年,黔南上言:江(长江)心有石鱼见,上有古记云‘广德元年二月,大江水退,石鱼见。”
从这些相关文字记述便表明,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对水文地貌状况的观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朝代的变迁,商周直到秦汉唐宋,古人多通过收集实测资料,兴建基层水文机构、大型水利工程。以此来治理汛情,或者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另外,我国古代还特别重视“报汛”。所谓“报汛”,就是根据水位节点数据,向黄河中下游通知汛期的即时情况。
报汛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3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记载过河南安阳河发生洪水的卜辞。
唐朝之后,每逢黄河上游地区水位暴涨时,朝廷先派出工匠与士兵加固堤防,疏散人员。还会派出专人骑快马,从潼关出发,一日夜驰五百里,朝着各省政府机构汇报汛情及时情况。让长江中下游的人们能及早疏散,也能更好地对水利工程进行加固。
万恭《治水筌蹄》:“黄河盛发,照飞报边情,摆设塘马,上自潼关,下至宿迁,每三十里为一节,一日夜驰五百里,其行速于水汛。”
甘肃、陕西、山西一带,古时还有着特殊的报讯手段,就是“羊报”。
羊皮筏是甘肃、陕西等省份常见的一种水路交通工具。宋元时期,每当黄河上游(甘肃皋兰县)附近出现水情,兵卒乘坐羊皮筏顺流而下,直到中原一带,沿着水路通知各地段的防汛情况。
除此之外,朝廷还根据自然条件,于各省份设有“陆站”、“水站”等报警驿站。这些驿站平时不会启用,但当雨季来临,长江上游突发洪水,这些报警驿站便能发挥出重要作用,用于接待防汛兵卒传递的即时信息。
还有一点,我国古代各朝制定过许多防洪法规。太和二年(公元1202年),金章宗颁布的《河防令》,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防洪法规。
其中主要规定,每年6月至8月为“涨水期”。在这期间内,沿河官员必须轮流值守,及时向朝廷汇报水位情况,不得有误。
朝廷每年要在汛期来临之前,进行沿河检查,督促沿河各州府县落实防汛规划措施,派专人沿着大河堤坝进行巡查。
遇上洪水暴涨时,任何人不得阻挠或干扰这些传汛兵卒,甚至传递水情的马在危急时踩死人,都可以不用偿命。
由此可见,我国古人对防汛还是有着很深刻的认识。
那如果古代某座城市遇上像此次郑州这场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时,内部的排水系统会不会正常工作?古人又会如何进行自救呢?
上世纪80年代,河南周口市淮阳区大朱庄,发现一处名为平粮台古城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的发现,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城市排水系统。
根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从商周开始,中国各大城市均设有独立排水系统,还有陶质排水管道。
古人对城市排水系统设置非常考究,且布局精妙。他们会采取“城内高,城外低”的方式进行下水管道布设。
具体过程是,古人先从城内最高点地方开始挖沟渠,一直通向城外。挖完沟渠之后,在沟渠底部铺设一节节连环的排水管道,使这些管道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倒品”字形状,最后再将沟渠和排水管道一起填埋起来。
这种经过精心布局的排水管道,一般呈东西走向,每家每户房前坡脚都设有独立排水管网。排水管网与城门,还有城墙内总排水系统连接在一起,通往城外的水沟或者大河。
经过考古与水利专家一致分析,虽然平粮台古人架设这套排水系统、排水管道,整体用料比较粗糙,管网布置也不够成熟。
可是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生活在河南地区的老祖宗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内高外低”的方式,架设城市排水系统。
经过还原,平粮台古城遗址的这座排水系统,可以应付普通大小的暴雨灾害。(三天内降雨量不超过80毫米)。
不过,遇上特大暴雨,百姓们还是要及时转移,因为城市排水系统也会陷入瘫痪。
东汉之后,技术革新,古人摒弃了这种陶制水管,逐渐变成砖石结构的暗槽、水沟和河道,以此布设城市下水管网。
通过平粮台古城遗址出土的这套排水系统,以及陶排水管道,我们不难发现,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相当完善。大致运转流程和如今没有太大的区别,每家每户都有着独立管道网络,连接城市中央的主排水系统。
遇上特大洪涝灾害,排水系统将洪水排向城外。当然,受制于当时的条件和科学生产力所限,古代城市排水系统远远达不到如今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放量。
但从这点也能看出,早在4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经十分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还有对水资源的管理。
综上所述,自上古大禹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特别重视防汛疫情。虽然条件简陋,对整个水利情况的认识还不完善,面对洪水来袭时,也是有诸多无奈。
但古人用智慧与勤劳,无数次地与洪水抗争,在天灾面前,展现出了强大的创造力和果敢精神,值得我们后人钦佩。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了,所以我们要敬畏大自然!
最后也衷心希望,此次河南受洪涝影响的地区,能早日恢复正常,失联者转危为安。
加油,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