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6岁祭祖,历经5代皇帝,究竟是因为什么无奈告老还乡?

lol天赋符文 2022-09-18 19:16:29

杨士奇,一代名臣,官至礼部侍郎,又兼兵部尚书,,在内阁40余年,首辅二十一年左右。

一天,明成祖传召杨士奇,不等其行过礼,便递给他一张纸,杨士奇拿过后,看清这是一张礼单,成祖问:“朕看过徐奇的礼单了,上面有很多大臣的名字,怎么没看见你的呢?”

杨士奇平静地回答道:“启禀陛下,臣受命赴广东时,大家都送给了徐奇诗作,让徐奇感觉自己出人头地,所以才想到会赠一点礼物。因为当时臣身体抱恙,未曾作诗文,故此次没有收到馈赠,不然的话,也会有臣的名字。”

杨士奇的回答让明成祖有点不知所措,便问他:“那这些朝臣,朕应该怎么处理呢?”杨提出楚庄王绝缨尽欢,成祖一笑,命人将礼单当着他的面烧了。

其实在杨士奇一岁的时候他的的父亲便去世了,母亲为了生活,带着他改嫁到,他便跟着继父姓罗。

在杨士奇六岁时与罗家人祭祖的过程中他才知道原本的姓氏,便偷偷地用泥人做了杨家祖先,进行祭祀。继父得知此事后也没有怪罪与他,反而帮助他恢复了原本的姓氏。

如此过了九年,继父被害后,杨士奇便带着母亲独自生活,为了糊口,杨士奇开始辗转于各个地方讲学。后来在王叔英的推荐下,杨士奇开始步入仕途。

不久,朱棣称帝,杨士奇被选入内阁,此时杨士奇也算是遇到了属于他的伯乐,从小便经历苦难的他也抓住了机会,开始大放异彩。

永乐六年,明成祖北上,命太子监国,杨士奇等人在旁辅佐。杨士奇在了解太子喜好诗文后,加以劝导,引导太子多学习诏令,以便更好地治国。

先前朱棣起兵时,汉王朱高煦战功显赫,朱棣向他许诺,成功以后便把太子之位给他。然而在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并未立他。汉王便联合赵王离间太子,这让朱棣颇为心寒。

永乐九年,杨士奇夸赞太子治国有方,虚心听谏。朱棣大悦。永乐十一年,遇日食。

杨士奇以宋仁宗之事劝成祖罢免朝贺。次年,汉王又因太子的一处错误多次弹劾杨士奇,朱棣无奈将其下狱。期间,杨士奇从未怪罪过太子一句。

永乐十四年,朱棣回京时听闻汉王最近做了不少不好的事情,便问杨士奇汉王最近有没有犯错,杨士奇避开此事不提,只是间接的提醒明成祖,汉王不肯就藩。成祖不语,后将汉王安置至乐安。

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对杨士奇更加重用,将其迁为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并未因皇帝的重用而加以奉承,反而多次为仁宗提出谏言,明仁宗也一一采纳。

在藩司手令今朝这件事情上,明仁宗两次当众驳回杨士奇,只为他能够不被朝臣孤立中伤杨士奇,知道后异常感激。

皇帝都爱听奉承之语,即使像明仁宗这样明白之人也会听信谗言。好在每次杨士奇等人都会极力劝阻,后知的仁宗对杨士奇道:“多亏了你们的次次进言,不然我不知做了多少错事”遂命杨士奇兼任兵部尚书,同食内阁,翰林院,兵部三份俸禄。杨士奇则辞去兵部尚书。

当有大臣上书称赞明仁宗治国有道,国泰民安时,群臣一片奉承,只有杨士奇直言说百姓的贫苦和罹难,提醒仁宗所做还有不足之处。这让明仁宗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自满。

不久,明仁宗病逝,明宣宗继位,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明宣宗亲自前去平叛,户部侍郎说汉王,赵王一定都串通好了,请明宣宗逮捕赵王朱高燧。却遭到了杨士奇的极力反对,他言明事情的利弊,以及赵王的身份,希望宣宗能够明白。

回京后,杨士奇与明宣宗决定将奏折拿给赵王,让他自己决定。赵王看到后痛哭,随即上书感谢,献出护卫部队。自此,明宣宗与赵王关系日益亲近

宣德五年,杨士奇已老,上朝和论奏也力不从心,明宣宗微服私访,并称“今而后知卿之爱朕也。”而后,明宣宗励精图治,杨士奇等人也尽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

明宣宗驾崩后,明英宗继位,此时他年仅九岁,朝政都由张太皇太后负责,期间政治清明,并没有出现什么大错。

后明英宗执政,多宠于宦官王振,可见他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逐渐向朝政上伸手,并且诱导明英宗对各个朝臣加罪。

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去世,王振的势力愈来愈大,一时间,朝中人人自危,杨士奇也无法制止。

杨士奇的人生也步入了晚年,要说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教导好自己的儿子,没有给予儿子正确的指引。

在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数十条人命已经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里。杨士奇的声望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五代朝臣也就此退出了政治舞台。

0 阅读:13

lol天赋符文

简介:没有最强的英雄,只有最渣的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