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魂无二,关于人心,你知道它有多少名字吗?人们都怎么叫它呢

人之书 2023-07-29 16:10:27

人一生的心理状态就像一幅心电图,人一生的喜怒哀乐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线上下波动。

这根中心线就是人基础的心理状态。它处于什么水平状态,就决定了人的一生,是快乐的一生、怨恨的一生、忧愁的一生、还是伤悲的一生。

人的肉体到二十岁左右差不多就能确定这一生能够长多高,同样,人的心理差不多十六岁左右就能确定他是快乐的一生还是忧愁的一生……

古人云:幼儿养性,童蒙养正。

性,就是心性,就是人的心理,也有人模糊地叫它人性、性格、性情。它们都叫做心,都是人们的心情、心理。

同样的一个东西——人心,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捉摸不定,人们却给它起了那么多的名字,而且每一个好似都很有道理,而且似乎又毫不相干,好像根本就不是指同一个事物。

土豆与马铃薯我们知道是同一个事物,西红柿与番茄我们也知道那是指同一种物品。两个毫不相干的名字却是指向同一个东西。

土豆与西红柿因为小而具体又容易分辨,多一个名字也不会给人类的认知带来多大的困扰。人们很容易分得清。

可是你知道关于心灵,它有多少名字吗?

不同的人给它起了各种各样的的名字,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它马上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事物。而且你还很难分清它本质上到底是指什么。

关于心灵,有的人叫它心,有的人叫它魂,有的人叫它人心,有的人叫它人性,有的人叫它性格,有的人叫它人格,有的人叫它性情,有的人叫它情绪,有的人叫它情感……

它们本质上都是指同一个东西——心,也就是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句话中,魂是什么意思?

清明的时候去扫墓,想到死去的亲人,心理难受。不就是这两句诗的意思吗?所谓的“欲断魂”不就是把“心”、把人的心理拟人化吗?断魂,就是断心。魂就是指心。也是指心理。

“人心难测,海难量”。人心为什么难测?因为心长在别人肚子里,你又看不到,也无法准确揣测人家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城府深的人,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更难揣测。人心在这里不就是指心、心理吗?

“心怀叵测”,心不也是指心理吗?“胸无大志”,胸在这里不也是指心里吗?

人的情绪不稳定,不就是心理不平静吗?

人的性格乖张跋扈,不就是在说人的内心暴躁无情义吗?

人性丑恶、贪婪,不就是在说人的心理贪得无厌、恶毒无比吗?

人格低劣、人格高尚,不也是在说人心丑恶,或者内心善良高贵吗?

魂入天堂,不就是心入天堂吗?魂入地狱,不就是心入地狱吗?

关于一个“心”字,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无形无质,人们却给它起了那么多似是而非的名字,好像都有用,又好像糊里糊涂,让人越来越迷茫、迷惑,难以分清人心、认清人心、把握人心。

认知自我,关键就是要认知自我的心;把握自我,关键也是把握自己的心。

什么是心?怎么样才能给它一个科学合理而又不易混乱的名字呢?

首先应该分清它们的内涵与外延,把相同的归类在一起,把不同的分类分清。

人类自身不过就是拥有肉体和灵魂而已。把属于肉体的归于肉体,属于灵魂的归于灵魂;有形的归属于有形,无形的归属于无形。

人类自身无形的东西就只有两种:魂和魄。心,就是魂;思想认知,就是魄。

人心、人性、性格、性情、情绪、情感、人格、心性、心理、内心、心灵、心魂、灵魂、气魄、魄力、心力、心气、骨气、思想、意识、精神、认知、观念、理念、看法、见解、思维、意志、神智、心智、理想、信念、智慧、品德、仁义等等。

你知道以上所有的名词都分别代表什么吗?它们都拥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以上所有的名词,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无形的产物,它们都没有现实的形体,它们都无形无质。每一个名词都神秘莫测、难以捉摸,更难把握。

你如果不能很好地区分它们、认识它们、把握它们,又何谈认知自我、把握自我呢?

以上每一个名词可都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似乎哪一个名词人类都不能失去。

但是你如果真的逐个研究它们,那必定是焦头烂额、眼冒金星。可能还不如顺其自然的好。

人类对于自身精神意识的认知与命名,怎一个乱字了得,怎一个眼花缭乱了得。

怎么样才能规范人文领域的命名呢?就像自然科学、理科一样分门别类,一目了然、清晰明了。

人类的精神意识领域、人文领域,不可能需要那么多难以捉摸的名词,它们很多都是重复的、重叠的,有主有次的。

含糊、迷茫、分不清,只是因为人们还搞不懂这些名词的内涵与外延,搞不清它们的来龙去脉。每一个都变得神秘莫测、深不可测起来。

无论以上名词有多少个,哪怕再多十倍,它们都只会拥有两个共同的出处、共同的源头:那就是魂和魄。也就是心理与思想认知。

在人文领域,在精神领域,人类自身只需要掌握两个方向的内容:魂和魄,而不需要去研究和钻研那一大堆搞不清来龙去脉的名词。

假如你非要沿着传统的路走,可能你也不得不像古代的贤人、仁者、智者们一样,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去修心养性、修身养德,抱定一个方向才能有所得。那完全靠自己的悟性与坚持。

在我看来,所谓人文,就是人的精神,就是人的意识,就是人的灵魂。

怎么样才能全面而又科学合理的,深入的发展自我的精神意志呢?

这就需要从魂和魄两个方向,全面深入的认识与把握,一个也不能少。最好一个也不要多。

古人云:多则惑,少则得。你如果整天被前面提到的那一大堆名词所引导或困扰,怎么可能不迷惑,怎么能有所得?

魂,就是心;魄,就是思想。正所谓起心动念,魂与魄紧密相连,很多时候都是密不可分的。但又必须清楚地区分它们,以后才不容易混乱。

怎么区分魂与魄呢?心里想的,属于魂;脑袋里想的,属于魄。它们是不是很相近?

有心无魄,那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魄无心,那就是空有蛮力而缺少心眼。

关于魂与魄的学问,就叫做现代灵魂学。也就是心理学与思想认知学。它本质上就是关于人文、关于精神领域的学问。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无缺无漏,是谓全面。全面即是道,即是天道。人文领域也就只有魂学和魄学,再也无需其它。它可以涵盖一切,疏而不漏,全而不缺。

就像天地分阴阳,人分魂魄。魂魄,就是人的精神意志。就是人类精神意志的源头。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性命攸关,气定神闲。神是心神,性是心性。心驰才能神往。

为什么人的内心就是人的魂?魂不守舍,就是心不在焉。

人不能没有心,因为心就是魂。人若无心,等若无魂。修持保护自己的心,就是在保护自己的魂。可惜人们大多不明了心为何物,只是姑且地用着、忽略着,熟视无睹着。

人文领域的命名混乱无比,完全无法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命名相比。这就是文科落后于理科的真正原因。

世界分为人与万事万物。学科分为文科和理科。

文科,是对人文领域的研究;理科,是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

人与万事万物是相通的。文理科学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道生万物,也包括人。人心如水也如道,都可包容万物。人心拥有动静二态如水形。

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心胸很大;

水漫金山,是说水很大;

道生万物,是说道很大。

人心、水、道,都很大。它们都没有固定的形态,只有水是实物,看得见摸得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人心之大,可包容万物。人类能够成为万物之灵长,就在于人类拥有近似于“道”的心性。

人之心,就是人之魂。心魂无二别。可惜人们并不清楚“心”竟然拥有那么多名字。

心的外延有多大?其实前文提到的所有名词,都只是“心”的一部分内容,都属于心的范畴。这叫做整体认知。

见小曰明。把握人心,你只能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