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的两副精品挽联,道出郭嵩焘与左宗棠曾国藩交恶的内幕

真游泳的猫 2023-10-31 09:33:40

近现代史有“天下无湘不成军”的说法,以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湘军在晚清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一位湖南人,与曾国藩、左宗棠都是好友兼姻亲,同属于湘军一派,同是晚清重臣。

然而属当曾国藩、左宗棠去世的时候,这人一边在悲伤,一边也在泄愤。

这人便是郭嵩焘。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关注我,一起来看看郭嵩焘的两副精品挽联,道出郭嵩焘与左宗棠曾国藩交恶的内幕。

郭嵩焘,湖南湘阴人,湘军创建者之一,曾担任过广东巡抚等职,后来成为中国首位驻外使节。

1885年,左宗棠去世,郭嵩焘送上了一副挽联:

平生自许武乡侯,比绩量功,拓地为多,扫荡廓清一万里;

交谊宁忘孤愤子,乘车戴笠,相逢如旧,契阔生死五十年。

其实,这是修改过后的挽联,郭嵩焘最早的挽联带着鲜明的嘲讽意味:“世须才,才亦须世;公负我,我不负公。”

中国人讲究人死为大,一切揭过。左宗棠死了,郭嵩焘居然明目张胆辱骂左宗棠,实在是令人大吃一惊。

郭嵩焘为什么会对左宗棠有怨念呢?这就不得不说两个人的关系了。

郭嵩焘与左宗棠都是湖南湘阴人,属于实打实的老乡。两人在求学期间就成为好朋友,后来郭嵩焘更是多次举荐左宗棠。另外,郭嵩焘与左宗棠的二哥左宗植还是儿女亲家,因而郭嵩焘与左宗棠也有着姻亲关系。

想当年,零陵总兵樊燮拜访湖南巡抚骆秉章,没有向担任幕僚的左宗棠行礼,左宗棠心里十分不爽,抬腿就是一脚,呵斥道:“王八蛋,滚出去!”

樊燮是湖广总督官文的小妾的哥哥,督抚不和的官文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打压骆秉章。

于是,樊燮向咸丰帝控告左宗棠“欺罔贪狠”,成为轰动一时的要案。

左宗棠情势相当危险,当时湘军一派纷纷出面保护左宗棠,郭嵩焘也在其中出了大力。

大理寺少卿潘祖荫给咸丰帝上奏折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

本来要处理左宗棠的咸丰帝因而饶过了左宗棠,还撤了樊燮的官职。不仅如此,咸丰帝让左宗棠襄办湖南军务,左宗棠有了用武之地,从此青云直上。

左宗棠因祸得福,潘祖荫对感激无比。没想到,潘祖荫告诉左宗棠说:“当时奏折的那句话,其实是依郭嵩焘之意。当时上这个奏折,也是郭嵩焘委托的。”

以此来看,郭嵩焘对左宗棠确实有大恩大德。而在郭嵩焘看来,他“不负”左宗棠,左宗棠却“负”了他。

郭嵩焘在担任广东巡抚的时候,左宗棠的湘军正前往作战,与粤军产生了不少矛盾。

左宗棠认为粤军拖后腿,在书信中责骂郭嵩焘,更在奏折上直接把责任郭嵩焘。

郭嵩焘的日记,见证了郭嵩焘当时的愤慨心情:“接季帅(指左宗棠)一信五咨,嬉笑怒骂,无所不备,乃使我与诸君同受此辱,可慨也。”“接左季高信,诮责之中竟流于悖谬。内见嫉于同事,外见侮于故人,吾亦且无以自解,岂非天之厄我哉!”

“接左季高信,立言愈谬,诟詈讪笑,皆吾辈所不肯施之于子弟者。君子交接不出恶声,所以自处宜如是矣。”

更糟糕的是,郭嵩焘与两广总督瑞麟不和,矛盾不可调和。清廷便派附近的左宗棠前来调查情况。

照理说,左宗棠和郭嵩焘是同乡、好友兼姻亲的多重关系,肯定会多照顾郭嵩焘。

谁知道,左宗棠却向朝廷发奏折,说广东的问题主要都是因为郭嵩焘不顾大局,“迹近负气”,还说郭嵩焘有贪污嫌疑。

郭嵩焘也因此丢掉了广东巡抚的位置,而左宗棠的部下蒋益澧却拿到了郭嵩焘原来的广东巡抚的位置。

在郭嵩焘看来,瑞麟与骆秉章交好,而左宗棠显然更看重骆秉章的交情而出卖了自己。

如此一来,郭嵩焘自然是一肚子委屈,甚至是一肚子鲜血:“哪有左宗棠你这样欺负人的!亏我之前还这么对你,你却是白眼狼,忘恩负义!”

从此,郭嵩焘与左宗棠没有什么来往。但是郭嵩焘每次与别人提起左宗棠,都是咬牙切齿,数落着左宗棠的忘恩背义。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郭嵩焘那么生气,为什么不顾情面,直接用挽联指责左宗棠一个死人了。

不过,这个挽联毕竟牵扯到两位名动天下的重臣,于是许多人纷纷劝郭嵩焘修改挽联。

郭嵩焘想了想,最终把挽联变成了“平生自许武乡侯,比绩量功,拓地为多,扫荡廓清一万里;交谊宁忘孤愤子,乘车戴笠,相逢如旧,契阔生死五十年。”

上联说,左宗棠把自己比作诸葛亮,但其实如果讨论功绩的,左宗棠收复新疆、平定太平天国,从地盘上来说比诸葛亮是要“拓地为多”的。

下联说,郭嵩焘与左宗棠年少时期是好朋友,后来左宗棠发达了,郭嵩焘则仕途坎坷,自比“孤愤子”。无论如何,两人也算是“契阔生死五十年”的老朋友,左宗棠去世了,郭嵩焘是无比悲伤啊。

看上去这副挽联是夸奖左宗棠,但其中也暗藏着着嘲讽。

左宗棠每每自比诸葛亮,在甘肃为官时,曾经与同僚林寿图一起聊天。

当时有一封捷报到来,左宗棠得意洋洋,自夸说:“此诸葛之所以为亮也。”随后左宗棠又与林寿图聊天说,现在很多人都自比诸葛亮,言下之意是说其他人都不够格,只有左宗棠才够格。

没想到林寿图说了一句:“此葛亮之所以为诸也。”诸,谐音猪。

这一下,左宗棠敏感了,他认为林寿图是借机讽刺他。所以,左宗棠对林寿图怀恨在心,后来更借机弹劾林寿图,让林寿图罢官丢职。

当时这个故事流传甚广,许多人借此笑话左宗棠。显然,郭嵩焘虽然修改了“公负我”的评语,却通过一句“平生自许武乡侯”与一句“孤愤子”,依旧是嘲讽了左宗棠的忘恩负义。

也就是说,郭嵩焘依旧认为,虽然左宗棠在功业上超过了诸葛亮,但是在道德和人品上,却比诸葛亮差了十万八千里。

仔细品读“平生自许武乡侯,比绩量功,拓地为多,扫荡廓清一万里”,除了赞美左宗棠的功业,我们当能感受到郭嵩焘心中的不平之意与弦外之音。

说完了郭嵩焘与左宗棠的恩怨,再来看郭嵩焘与曾国藩的纠葛。

郭嵩焘与左宗棠是同学,与曾国藩也是同学。后来郭嵩焘干脆投奔曾国藩,担任曾国藩的幕僚,与曾国藩一起创建湘军。

郭嵩焘的儿子郭依永娶了曾国藩的女儿曾纪纯,两人又多了一层儿女亲家的关系。

1872年,曾国藩去世,郭嵩焘此时正赋闲在家,在学院讲学。

郭嵩焘给曾国藩送的挽联是:

论交谊在师友之间,兼亲与长,论事功在唐宋之上,兼德与言,朝野同悲惟我最;

其始出以夺情为疑,实赞其行,其练兵以水师为著,实发其议,艰难未与负公多。

此联采用自对手法,而且是自对中的结构自对。

所谓结构自对,其实可以类比排比句,通过相同的字眼保持结构的平衡一致。

具体来看,“论交谊在师友之间,兼亲与长”与“论事功在唐宋之上,兼德与言”形成了对仗。

也就是说,“论交谊在师友之间”与“论事功在唐宋之上”对仗,通过相同的“之”字保持了结构平衡。

同样的,“兼亲与长”与“兼德与言”对仗,通过相同的“兼”与“与”,保持了结构的统一。

同样的,下联“其始出以夺情为疑”对“其练兵以水师为著”,“实赞其行”对“实发其议”。

如果是第一次接触结构自对的朋友,可能会一头雾水,搞不懂这样的对仗也叫对仗,搞不懂这样的对联也叫对联。

但如果多看几副古人对联,当可明白此类结构自对的巧妙。

上联说,郭嵩焘和曾国藩的交情非常深厚,既是老师也是朋友。而且,郭嵩焘是曾国藩的儿女亲家,也是曾国藩结拜的兄弟。

而曾国藩的功劳非常大,不仅为大清建立功勋,而且为世人树立模范,符合历史上的“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标准。

正因为这两方面的因素,得知曾国藩的死讯,朝野上下都很悲伤,而郭嵩焘是天底下最悲伤的人。

下联则是郭嵩焘回忆自己与曾国藩的交情,表示自己没有辜负曾国藩,诉说自己得知曾国藩去世的悲伤。

当年曾国藩母丧丁忧回家,是郭嵩焘游说曾国藩打消疑虑,夺情出山,创办湘军。

曾国藩创办的湘军以水师最为强大,而当初最早是由郭嵩焘提议并起草奏折创办水师的。郭嵩焘担任曾国藩幕僚,出力不小。

“艰难未与负公多”,指1870年曾国藩因天津教案而背负骂名,此时郭嵩焘已赋闲回乡,所以郭嵩焘感觉自己因为帮不上曾国藩而惭愧。

事实上,此句带有含怨的反语。

郭嵩焘一介草民,自然没法参与督抚大事,所谓“负公多”,其实是“不负”。

郭嵩焘认为自己一直跟随在曾国藩左右,就算是艰难时刻也没有辜负曾国藩,而可是曾国藩就有点对不起他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丢掉广东巡抚职务这件事。

郭嵩焘当时求助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曾国藩,可是曾国藩不予援手。

郭嵩焘回乡后,希望曾国藩出面替他讨回公道,可是曾国藩不仅不帮郭嵩焘,反而要郭嵩焘自己多反省:“汝每遇褊急之时,有所作为,恒患发之太骤。”

显然,曾国藩认为,相比左宗棠的忘恩负义,你郭嵩焘自己的毛病才是最大的。

之前曾国藩就把郭嵩焘评价为“不耐繁剧”,认为郭嵩焘脾气太急,没法处理好各方面的细节。

郭嵩焘内心一直不服,认为曾国藩的评判影响了他的名声,认为曾国藩错看了他。

现在郭嵩焘罢官落水了,曾国藩又没有加以援手,自然是充满埋怨,埋怨身为老朋友兼儿女亲家的曾国藩不出力,责怪曾国藩置身事外没有保住他的广东巡抚一职。

所以,我们仔细品味郭嵩焘的挽联,表面上看郭嵩焘说自己是“艰难未与负公多”,但是看对联内容,一件件一桩桩都没有对不起曾国藩,相反曾国藩倒有些对不起郭嵩焘。

看来老郭真是块垒在心啊,忍不住对一个死者倾诉不满:“我没有辜负你,你却辜负了我啊,曾国藩!”

虽然说郭嵩焘的控诉道理,但是却不符合“人死为大”的传统,难免有失风度。

郭嵩焘两副挽联的流传,不单是因为挽联本身富有文采,更因为挽联具有很高的话题度。

当然,人难免有个性,人的关系也如风云变幻。

郭嵩焘与曾国藩、左宗棠都是名动一时的风云人物,三人的关系确实纷繁复杂。除了郭嵩焘与曾国藩、左宗棠的纠葛,曾国藩与左宗棠之间也有龃龉,本文就不多展开了。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我的文章! 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2 阅读: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