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神秘黑圪垱的传说
(黑圪挡图)
黑圪垱是一处黄河故道上冲积,自然形成的隨圆形的土沙岗,突起在村西略北方向,方围概约有600多平方米,周边沟豁相连,杂草、灌木纵生,狐獾、野兔出没往返,显得静谧深邃。
传说:那里是一位不知名的千年孤仙盘居于此,诺大的地下宫殿珍藏了人间宝典和金银财富,很久很久以前,是附近的先民焚香膜拜之地,凡虔诚之客应允如愿,亵渎之宵徒劳无功。
据说当年一孝子给老娘办丧,缺乏代客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用具,前去叩拜求之,有借有还,应验显灵,恩泽当地庶民百姓,很受善男信女崇拜,其一吝啬之徒见财起意,纳为私有,违犯条律,从此大殿大门紧闭,不再灵验,荒芜的土沙岗日益破败,岗下只留下了残碗粹片。仅存一尊沙岗在那里孤存了下来,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整平土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村民鲁玉文检到过碎瓦砾,在生命弥留之际,委托心腹好友将此碎片和瘟神爷庙前的一对石狮埋于西北胡路沟某处。现人已故,物已不知去向,无以考究,成为之迷。
02.曹姑姑庙的传说
据百岁老人鲁玉庆和熟知史志的鲁孟仁说,后周的皇家郭威,刚刚继位。人心未定,镇守边关的大将拥兵自重,危及郭威霸主的地位,点麾下骁将“赵香儿"(后来陈桥兵变的赵匡胤)前去平叛,夸下海口:"七月十五上马,八月十五马踏燕京,先取刘化王性命,再驱高平借高老鹞的人头”,一路北上,途经黄河滩,过大名府,来到益津关,直逼燕京,只见城池四门早已贴满了揖拿赵匡胤的画像,精通十八般武艺的赵匡胤,不觉还是出了身冷汗,返回吧,怎能回报主公之信任,不回吧,万一失手,岂不惹天下好汉嗤笑?毁我赵某名声,赵匡胤心急火燎,拿不定主意,散步月色之下的曹府门第,偶遇故友曹彬,寒宣数语已知匡胤来意,故友曹彬深知当年赵家在曹家遇难时鼎力相助,愿为朋友两胁插刀,协肋赵匡胤完成大业,自扮赵匡胤从南山而入,结果被杨兖擒获,北门守将崔光得旨南门增兵前援,赵匡胤乘虚入北门,刺杀刘化王得手后,仓皇出逃,混迹于人群,且不能摆脱前来追赶的兵卒。从曹府出来接应赵匡胤的曹彬大嫂,上前一把拉住赵匡胤,连声呼唤"丈夫"回府,救了他一命。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困曹府》。性情刚烈曹姑,自觉有失妇道,一句“丈夫”,羞涩颜面,无地自容,自缢身亡。赵匡胤目睹那惨悲的场面,为曹姑舍身救己的品德终身不忘。
话说赵匡胤成业的路上,直奔高平借了高老鹞的人头,气死了小心眼的"郭雀儿”郭威,拥立柴家继皇室之首,功高盖夭,开宝二年(969年)“杯酒释兵权",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统一了大业。身位宋太祖的赵匡胤,在登基后的数年后,为报曹姑救命之恩,差将士前去燕京修庙供棒曹姑,该将士刚过黄河北岸,就现在的河道村,(当时不叫河道村,只是一个小渡口)为曹姑建庙一座,草率收场,回京城开封复命了事。
曹姑庙膜拜的善男信女颇多,言传曹姑在当地能唤风呼雨,每到谷两前后春耕开始,十年九旱,求雨的老百姓常设案焚香求雨,求应灵验,每逢谷雨常降春雨。当地人把曹姑姑庙供敬如神,每年谷雨唱大戏,就连唱戏的班主在开锣之前,先膜拜曹姑,传承至今。
03."葛坟”的传说
历史上簿簿的一页,翻过去,就会发现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传说。
“ 葛坟”,顾名思义,就是葛姓的坟莹,普普通通的一处坟墓群。不曾见墓高三刃的尊者碑志,也不曾有栾树、松柏遮阳的大夫之墓,四尺槐林之土莹,以柳为坟头的庶民之莹冢,就是描写当年“葛坟"的论述。
四季轮回,苍桑巨变,烟雲飘渺散去,生衍繁息在黄河边上的葛氏族人,是一族彪悍的黄河打渔人。1685年,鲁氏三世景寔自原阳陡门乡黑石村北徒黄河北岸,是葛家人接纳了鲁族先辈,落足筑巢建村,取名河道。黄河南迁,葛家人大部逐水而去谋生,一部分葛氏族人融入河道村,大清国直隶大名府清源里三万甲,(河道村当时隶属村名)会首仍是葛氏族人葛成。携鲁氏先辈鲁可佐统领治理河道村。和谐共生。生息数年,葛氏族人,多以作古,乏后,葛氏族人消失在河道村历史的长河中。仅留下“葛氏祖坟一说。偶尔从中窥视已往原始同貌之地,初析历史的变革,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这个族氏当年是何等的繁荣昌盛,人丁兴旺,但如今,确是成了空矿的原野,杂草从生的沟壑,摇曳的枝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沧桑,曾是族人祭典祖先,缅怀先辈的地方,却很少有人知哓,成了传承中记忆。
然而,这支葛氏分支,后继无人的现实却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传说中的故事,或许会逐渐被人遗忘,传承中的记忆,还在默默见证过去的辉煌,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来源:《河道村志》 整理:鲁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