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 | 笔海言史
编辑 | 笔海言史
当权力交接的钟声愈发清晰响起,美国总统拜登的外交步伐却变得前所未有的急促,在即将卸任之际,他终于实现了一个任期内未能完成的目标:与中方进行一次面对面的直接会晤。
地点选在秘鲁利马,这场“压轴大戏”不仅为他的外交履历画上句号,也为中美关系未来的方向释放出重要信号,但令人意外的是,会谈中拜登不止表达了立场,还做出了一系列重磅承诺,尤其是关于台湾问题的表态,引发外界热议。
过去四年,中美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拜登在任期内多次试图通过间接手段与中方互动,但始终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直接交流,这不仅成为他外交上的一大遗憾,也被视为美国对华政策中缺乏沟通机制的标志性问题。
直到这次利马会晤,拜登终于得以与中方进行一次面对面的长时间讨论,对于拜登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场会谈,更是一场有历史意义的最后努力。
在这次会晤中,中方明确提出了五句话,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定下基调。
第一句话,直指过去四年的风风雨雨,中方强调尽管两国关系跌宕起伏,但中美在一些领域仍然有着卓有成效的合作,总体上保持了稳定。
第二句话则着眼未来,表明中美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大方向,强调将对方视为伙伴而非敌人是两国关系稳定的前提。
第三句话进一步阐明,中美作为大国,竞争不应成为主旋律,“脱钩断链”的做法无益于解决问题,只有通过互利共赢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第四句话从两国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出发,提出探索大国和平共存之道的必要性,强调中美两国能够在地球这个大舞台上长期和平共处。
最后,第五句话通过“四个不变”重申了中方对中美关系的立场,包括坚持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原则。
这五句话看似简单,却深刻揭示了中方对中美关系的基本立场,既表达了对合作的期待,也重申了底线,尤其是最后一句关于“四个不变”的表述,展现出中方在应对外部压力时的坚定与清晰。
这一系列表态显然触动了拜登,他不仅在会谈中当场对中方做出回应,还提出了一项重磅承诺:美国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支持“台湾独立”,并承诺不会利用台湾问题与中国竞争。
这一表态在外界看来可谓“史无前例”,长期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的核心矛盾。尽管拜登政府多次强调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但实际行动却屡屡引发争议。
在过去四年中,美国不仅多次通过对台军售,还频繁派遣军舰穿越台海,更不用说美国高层多次与某些分子互动,这些举动与所谓的“表态”显然存在矛盾。
这一次,拜登不仅重申了“不支持台独”的承诺,还明确表示美国不将台湾问题作为遏制中国的工具,这个转变看似友好,却也被解读为拜登试图为即将上任的特朗普团队设下限制,让后者在台湾问题上少做“文章”。
这不仅是一次承诺,更是一种外交策略——拜登显然希望通过这样的表态,为自己的政治遗产增添一份稳定中美关系的筹码。
然而,承诺的价值需要实践来检验,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美方往往是“说一套,做一套”。对台军售频率与金额屡创新高,甚至引入欧洲防务企业参与军售,这些行为已经突破中方多次划下的红线。
在这次会晤中,中方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双面性”,并强调维护主权的决心不可动摇,这无疑为会谈注入了更多现实的紧张感。
除了台湾问题,双方还就经济、科技、南海、乌克兰危机等议题展开讨论,这次会晤成为总结过去四年的一个关键节点,也让外界看到了一些合作的可能性。
拜登在会谈中提到,过去一年中美在气候变化、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双方支持对方主办2026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这些实际进展为未来合作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
然而,随着特朗普即将再次上台,中美关系可能再次进入更加不可预测的轨道,从特朗普内阁成员的选择来看,“鹰派”立场依旧占主导,尤其是在台湾和经济领域可能采取更为强硬的政策。
中方对此早有准备,不仅在此次会晤中明确表达了对台湾问题、经济脱钩的反对态度,也强调了中美完全可以探索和平共处的新路径。
这场会晤看似为中美关系提供了一个平稳的过渡期,但能否真正实现双方的承诺,还需时间检验,从中方的角度来看,合作永远是最优解,但底线和红线同样不可触碰。
拜登的最后一场外交大戏是否能为未来奠定基础,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拜登表态: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观察者网2024-11-17 09:00:02
《中方同美国总统拜登在利马举行会晤》——新华社2024-11-17 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