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or实心,都市剧如何打造共情利器?

南典外 2024-09-20 14:25:04

都市剧一直是国剧市场的主要选手,尤其随着古装剧井喷热潮已过,在温暖现实主义风向倡导和她题材正酣的情况下,都市剧迎来了新一波高峰。由于国产都市剧在众多题材中,最贴近大众生活,因此也历经了多次迭代。

直观表现就是,都市剧赛道不仅裂变出如都市+家庭、都市+情感、都市+教育、都市+职场等分支,还可以划分为都市双女主剧、女性群像剧和男性群像剧等。而这些五花八门的都市剧都有个共性,融入了社会话题。

正在热播的《凡人歌》因聚焦中青年两代人,并一阵见血揭开不同年龄段人群所面临的生活与情感境遇,戳中网友痛点被称为“实心剧”。“你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不改变,迟早会被祭旗的”,诸如此类扎心却又字字珠玑的台词,不胜枚举。重点是,《凡人歌》没有止步于输出鸡汤台词,而是用扎实的情节为这些普世人生道理赋予了深刻意义。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那些被吐槽的悬浮都市剧。重视光鲜的外壳和热搜式的插入话题,忽略了人物逻辑自洽与情节的合理连贯。实心与悬浮,为当下都市剧的分野写下注脚。如今情绪价值几乎成了各行业虏获人心的法宝,都市剧又该如何在话题的落地与抓马间平衡呢?

写实VS脱节,话题与价值观的博弈

都市剧之所以吸睛的一大看点,在于话题性。观众看都市剧,不像看偶像剧为了满足粉红少女心,也不像看年代剧为了唤醒尘封的时代记忆,更不像看悬疑剧为了获取抽丝剥茧真相大白的满足感。

都市剧为观众带来的,是一种跟时代同步的心灵即时满足,是为了从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去投射,并从中或得到启示或获得治愈能量。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都市剧所剖析的话题指向及其覆盖的广度与深度,铸就了这类题材的抓手。

这就需要主创用敏锐的触角去捕捉那些能引发大众精神共振的话题。但即便是同样的配方,烹制出何种味道的作品,取决于内核立意、表达方式、话题的时代性与人物的真实可信度。悬浮都市剧与实心都市剧的分化根源,正在于此。

随着影视行业发展和大众审美更迭,都市剧融入的社会话题在跟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剧集价值观跟大众审美契合还是脱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观众对作品的舆论反馈。

都市情感剧领域,2017年爆款剧《我的前半生》女主罗子君因为丈夫陈俊生出轨,从全职太太变成职场女性,最后跟闺蜜唐晶的“精神伴侣”贺涵走到一起。彼时女性重启人生的议题,契合女性受众觉醒意识而受到追捧,剧集热度走高。但放到现在的语境,抢闺蜜心仪之人的女性角色,以及“喜新厌旧”的男主,成为网络靶子。

源于出轨的情感危机、夫妻矛盾和女性独立等话题,在2023年播出的都市情感剧《好事成双》有着类似的呈现。女主林双遭遇丈夫卫明的背叛,为争夺女儿抚养权,她从家庭重返职场,但因为有了霸总兼深情暖男顾许做靠山,林双的重启打怪升级显得顺遂许多。

某种意义上,林双跟罗子君有异曲同工之处。可六年过去了,观众已经对抓马的情节脱敏。于是当林双当众手撕渣男,跟闺蜜结盟复仇,职场大杀四方这些情景重现时,只能在表层给大众提供爽感,并未能触及内心去思辨。这也是为何《好事成双》热度与口碑倒挂的原因——虽然用话题激起讨论冲上热搜,但就像情绪快消品,缺乏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

都市教育剧领域,这些年面貌更是经历了巨变。早期《虎妈猫爸》讲的是孩子幼儿园升小学,引入了学区房、父母教育方式等关于中国式传统家庭的话题,在当时该类题材较为稀缺的情况下,引起强烈反响,也掀起后来的都市+教育热潮。

《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等系列剧,开始把人物年龄范围拉大,囊括了更符合当时教育风向的话题,甚至可以说从某个切面勾勒出被嵌入差异化时代背景的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微缩景象。

2016年播出的《小别离》聚焦中国社会的盲目留学热潮,围绕中学生出国讲述了三个家庭面对孩子升学、留学、青春期的故事。2019年播出的《小欢喜》讲述了三个家庭在面对孩子高考这一人生大事的故事。2021年播出的《小舍得》舍弃用多组家庭构建群像,而是以小升初为背景,基于一个大家庭三代人的视角延展出教育和亲子故事,并揭示了校外教育。

这些画风写实的都市教育剧收获好口碑,也加速了同质化的内卷。为了追求爆款,话题必须升级,于是鸡娃、焦虑、中产家庭等关键词刺激大众的敏感神经,故事变得碎片化,情节为了热搜拼凑而缺乏逻辑。脸谱化的人物、浮于表面的内容,挖空了都市教育剧的表达内涵,终于在达到悬浮高峰后戛然而止。

都市家庭剧的发展,轨迹相似。《都挺好》火爆,让从业者看到了原生家庭这把对观众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于是在同类题材中,吸血鬼或重男轻女的妈妈、自私的父亲、一事无成的弟弟,几乎成了家庭成员的标配。可是用多了,观众难免审美疲劳。

半年前播的《小日子》里的被传统封建思想支配行动的公公婆婆,令女主顾茉莉窒息,男女主两个原生家庭因为阶层产生摩擦,最后这对年轻夫妻只能用战略性离婚来反抗两对父母的掌控。男主朱劲草在父母和妻子之间的懦弱,与新时代女性对理想两性关系和婚姻模式的憧憬割裂,在社交平台引发吐槽。

跟大众审美脱节的都市剧,还有女主因老旧爱情观导致负评的《我的人间烟火》,男女主先婚后爱、故事离谱的《爱的二八定律》,披着职场外壳谈恋爱的《我们的翻译官》,充满男凝视角自恋且油腻被下架的《东八区的先生们》,试图用轻喜缓解家庭焦虑但违和的《小满生活》。可见都市+的各类分支,都有可能冒出被悬浮套路吞噬的反面案例。

用“实心”虏获人心,有何方法论?

相比悬浮都市剧,实心都市剧最大的区别在于,真实还原了特定的人物画像和深挖出敏感社会话题背后的真相。就拿正在热播的《凡人歌》来看,女主曾是职场女强人,但因为结婚生子做全职主妇后重返职场,只能跟年轻后辈共事。

以前的下属变成自己上司还不是难关,为了生计忍气吞声给冤枉自己的上司道歉,给老同学做助理结果被合作伙伴和同学妻子误解是小三,最后辞职从零开始做月嫂。职场闯关难度,一路升级。

《凡人歌》女主是40+女性职场瓶颈的真实写照,更直击高知女性也难逃职场性别歧视和在当下社会生态下举步维艰的困境,并揭示了女性面临的那道家庭与事业如何平衡的永恒且无解的课题。

男主的人生路也同样一波三折。为公司忠心耿耿效力十几年,结果因为老板退居一线,公司实权易主,男主在四十不惑之际被开除。职场空降横祸,压弯了家庭顶梁柱的腰,本是不惑之年却掉进了迷茫的深渊。

看着家里一笔笔开销,夫妻两只好自救。这边女主放下曾经的高管尊严,去学习做月嫂。那边男主给曾经的人脉打电话,希望找到合作机会,结果屡屡碰壁,最后只好走上风险未知的创业路。中年人创业,比起年轻人为了理想创业的热血励志,更多是被生活高压线逼迫的无奈之举。

男主的创业路,依旧是坎坎坷坷。买二手办公用品是基操,为了开拓客源,他跟一位曾经的下属一起跑公司,发传单。在大老板公司等待一天,无功而返甚至面都没见上是常态。

《凡人歌》里的男女主作为中年人个体,都在职场遭遇重创后不断调整姿态重新出发。而作为夫妻这对没有血缘的命运绑定体,他们同舟共济并对父母和孩子维持着身份标签应有的体面,这就是人到中年不得不负重前行的责任担当。

这部都市剧被网友称为“实心剧”,就实心在人物具有典型代表性,围绕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是接地气的,聚焦在其身的社会话题是普世性的,且呈现方式没有走狗血路线,而是用一个个细节撞击了观众的心。所以在看剧时,预想不到下一刻哪一秒就会破防。

可见都市剧用“实心”虏获人心的方法论,其实很朴素,不用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话题噱头,拿出诚意踏踏实实讲好当代人的故事,就能击中最大情感公约数。

《我在他乡挺好的》《故乡,别来无恙》两部高口碑都市职场剧,对应当代打工人走出去和返回来两种人生路径,提供了“实心”的其他思路。《我在他乡挺好的》借助四个在北京打拼的东北女孩,描摹出北漂一族庞大群体的冰山一角,在她们身上发酵出梦想与现实落差的社会话题。

《故乡,别来无恙》则用归乡、故人等元素搭建了富有新意的职场和生活场域,有别于北漂沪漂等异乡人的无根感,如何在熟悉的故乡重新扎根同样不是易事。剥离周遭人的目光与审视,遵循本心地活,是返乡命题探讨的范围。

随近年刮起的治愈风诞生的《去有风的地方》,火爆原因就在于剧集核心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反内卷的心理。谁说年轻人必须被困在钢筋水泥森林做齿轮上的零件,他们也可以鼓起勇气在寻找诗与远方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眼下观众审美迅速升级,作为影视剧里主力军的都市剧也需加速迭代。其实生活这座富矿为都市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话题,主创只要善于带有前瞻性的捕捉并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做实心都市剧并非遥不可及。

0 阅读:3

南典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