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流量明星的-文化车祸-现场,最近又添新素材。
冯远征在两会上那句-演员拼到拼的是文化-,简直像面照妖镜,把娱乐圈的遮羞布掀了个底朝天。
这事儿说来也怪,明明拿着天价片酬的明星们,怎么就连小学生水平的文化常识都能翻车?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打开社交平台,明星写错别字、念错成语的新闻比新剧宣发还热闹。
就说某位顶流小生,在电影路演现场被问角色理解,憋了半天就回个-不知道-,记者追问细节,人家直接甩脸子说-没意义-。

更绝的是这位在综艺里写-到此一游-,愣是把-游-字写成-放-字旁,粉丝还在弹幕里刷-可爱-,看得人哭笑不得。
这事儿要搁普通职场,早被老板请去喝茶了,可人家照样片约不断,你说魔幻不魔幻?

某位走甜美路线的女演员更绝。
演年代剧把建国和建党时间搞混就算了,参加国际活动愣是把中法建交60周年说成40周年。

关键是团队提前三天就发了通稿,但凡抽十分钟看看资料也不至于闹这笑话。
最讽刺的是,这位姐们儿还顶着-学习大使-的头衔,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这些事儿要单是偶尔失误也就罢了,可架不住翻车频率高得离谱。
有演员把-忏悔-念成-千悔-,搭档疯狂使眼色都救不回来;有女明星在颁奖礼上把歌名《萱草花》说成《萱青草》,事后道歉微博又把-不依不饶-写成-不依不挠-。

更离谱的是某位硕士学历的艺人,在台上直接跳过不认识的字,搞得颁奖现场秒变尴尬地狱。
要说这事儿全怪明星也不公平。

现在造星流水线比快餐店出餐还快,经纪公司忙着教艺人怎么立人设、怎么炒CP,就是没人教他们查字典。
有个选秀出身的爱豆,采访时被问30减15等于几,愣是掰着手指头算了三分钟。

就这水平,经纪公司还给他接了一堆学霸角色,弹幕里-哥哥好聪明-刷得飞起,看得人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不过老一辈演员也不是个个科班出身。

王宝强当年揣着字典啃剧本,梁家辉为角色写十万字人物小传,陈晓旭读《红楼梦》读到人戏不分。
这些例子摆在这儿,某些流量明星还好意思说-工作太忙没空学习-?说白了就是被粉丝惯的,错别字有人洗,演技差有人夸,文化翻车都能被说成-反差萌-,换谁还愿意下苦功夫?

冯远征那句-演员要精英式培养-算是戳到痛处了。
现在中戏北电的艺考,文化课分数线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可架不住资本就爱投喂速成产品。

有制片人私下吐槽,现在选角先看微博超话数据,演技可以后期配音,文化素养?那是什么能吃吗?难怪老戏骨们着急上火,眼瞅着行业标准越降越低,都快成文盲俱乐部了。
这事儿也不能全往明星身上甩锅。

观众一边骂着-九漏鱼-,一边把烂片捧上票房榜首;平台算法就爱推八卦热搜,正经演技讨论反而没人看。
有导演尝试用新人演员,结果投资方拍桌子:-没百万粉丝的不要!-您说这环境,能养出几个文化人?

说到这儿想起个黑色幽默。
某剧组请来老戏骨当表演指导,结果流量主演的房车比指导老师的片酬都贵。

老艺术家教台词理解,小鲜肉戴着耳机打游戏,经纪人还过来打圆场:-老师您多包涵,我们艺人昨晚直播到三点。
-您说这画面,是不是比春晚小品还荒诞?

不过观众的眼睛终归是雪亮的。

前两年某流量扎堆的仙侠剧,宣传时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结果观众发现演员连原著都没读过,直接把评分刷到3.9。

倒是小成本网剧《念念无明》,主演都是话剧圈摸爬滚打出来的,豆瓣开分直接破8。

这届观众开始用脚投票,说明市场还没完全失灵。

最近有个新趋势挺有意思,品牌方找代言人开始看学历了。

某国产手机品牌刚官宣的代言人,是正经985毕业的演员,通稿里特意强调-理工科思维-。

粉丝们也不刷-哥哥好帅-了,改刷-学霸认证-。

您说要是哪天艺人简历里都开始卷雅思托福分数,这娱乐圈的画风得多清奇?

看官们觉得,演员的文化底子到底重不重要?要是您家偶像下次把-鸿鹄之志-念成-鸿浩-,您还继续闭眼吹吗?这事儿既是行业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当明星不再需要文化背书,当错误能被流量轻易抹平,我们离真正的-文化自信-恐怕会越来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