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领域全能旗舰——童小邪评飞傲R9

耳机美学 2024-07-25 19:07:57

在拿到飞傲R9的大半个月之后,我承认自己还是没有完全摸透它的所有玩法。刚一开始,我还当它是一部自带安卓系统的小台机。它既不挑塞子,驱动各类头戴大耳也手到擒来,调音风格更是那种兼容并包的类型。

到后来,我开始用手机在它上面投屏,通过无损蓝牙传歌,使用USB线连接电脑充当外置声卡,或是直连网线接入家庭局域网,拿ROON来管理NAS里面的本地音源文件。只要碰到了心仪的歌曲,无论它在什么平台上、任何设备上,都可以轻松几步导入到这台小方块机当中。

又过了几天,我发现R9推HiFi音箱也是一把好手,甚至摆在客厅里,给电视机当作解码耳放或是TV盒子也毫无违和感。再让HiFi音箱客串一把电视的扬声器,效果可要比我那老款回音壁好多了。R9甚至支持视频音频信号分开,再传回到电视。这样一来,我用PS5或者电脑投屏玩游戏的时候,也会同时享受到高品质,低延迟的声音体验。

直到最近,我又开始在飞傲R9身上尝试折腾电源线,线性电源,以及各种PEQ设置,想要发掘出它身上的更多可能性,也收获了一点心得。

R9的确是一台横跨安卓一体机、电脑桌面、乃至客厅场景的多面手,它用起来方便,听上去靠谱,娱乐、HiFi一把抓,不愧是出自音频大厂飞傲的得意之作。

按照飞傲官方的说法,R9的立项时间早于R7。现在这个四四方方的外型是从立项伊始就确定下来的方案,主打一个造型新颖,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比起那些还要兼顾“叠叠乐”的传统数播,R9看上去更像是一台赛博风味十足的小电脑,摆在电脑桌亦或是电视柜旁边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并且很省地方。

为了凸显旗舰气质,飞傲也没少在R9的外观细节上下功夫。相较于R7纯黑色的机身,R9一明一暗的反差式设计更加吸引眼球。飞傲在机身右半边选用了亮银色的金属外壳,辅以规整的旋钮、耳机接口排布,凸显出简洁、干练的风格。而在左侧的屏幕部分。他们则通过一整片的镀铬工艺将顶盖和侧箱盖做出镜面一般的效果,使其通体呈现出暗沉的金属光泽,并幽幽地映射出四周的景象。远看上去,好似与触控屏浑然一体。开启电源,一道彩虹色的光带便从这“光”与“影”的交界处中顺势喷薄而出,由下至上贯穿整个机身,成为了连接机身两侧的中间过渡,同环绕两颗旋钮边缘处的呼吸灯带交相呼应。而开机过程更像是为R9注入了灵魂一般:随着灯光犹如能量一般在机身上不停流转,屏幕上的开机LOGO缓缓拂过、消失,旋即跳转进入系统桌面,整台机器便已准备停当。虽说这条灯带全程都在充当气氛组,但给人的感觉倒像是它在中间付出了莫大的努力。如果觉得这样太过花哨,改灯色、换常亮、甚至关了灯带也未尝不可。其实开机氛围灯早已在电脑上司空见惯,只不过做得像R9一样有带入感的着实不多。

至于机身接口,传统数播有的,譬如USB、同轴、光纤、RCA,R9一个都没落下,USB也依旧是对第一次接触台机的玩家相对友好的Type-C形态。同时,R9还将USB主控升级到了新晋旗舰标配的热门型号——XU316,支持解码PCM 32bit 768KHz、DSD512格式的高规格音源文件。与此同时,R9也重点优化了蓝牙和WiFi的连接质量。飞傲将蓝牙芯片换成了支持5.1传输协议,集成LDAC/aptX adaptive高清解码功能的QCC5125。而内置的2.4G/5G双频WiFi放大电路则保证了WiFi信号的稳定传输,为手机Airplay/DNLA直接推流,以及通过Roon读取NAS上的本地音源提供了流畅的使用体验。此外,它还有个LAN口,利用网线直连取代无线局域网也不是不行。

作为一台内置安卓系统的智能网播,R9还拥有一项传统数播不具备的优势:即通过自带的HDMI接口向电视机反向输出视频信号(最高支持4K60P的视频规格),令它化身为一台客厅智能影音娱乐中心。相比普通的客厅电脑它有着更低的延迟,更高的音频解码质量,比起还在使用遥控器按来按去的流媒体电视,它的操作习惯全面继承自智能手机,各种APP的会员还能和手机通用,找起资源来自然得心应手。如果觉得坐在电视机底下点击触控屏还是有点别扭,大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一个Fiio Control App,通过“同屏控制”直接从手机上操作R9的屏幕。这样一来连屁股都不用挪动了,在沙发上选个舒服的姿势就行。

当然,解码耳放才是一台HiFi设备的本职工作,身为旗舰的R9自然拥有旗舰级的音频配置。在HDMI接口的加持下,R9全面兼容智能电视/PS5等游戏机的高清无损音频解码。为此,飞傲专门做了一条支持HDMI2.0协议的处理链路,负责分离并接收音频信号,再转移到FPGA芯片中,由飞秒时钟重新校准整形。整形之后负责解码与数模转换的芯片依旧是烧友们早已熟识的两枚ES9038PRO。来到R9这里,飞傲已然经历过了五次迭代。尽管他们宣称这一代再次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不仅指标做到了历代最强,听感也是几经优化。但我仍然感觉还得耳听为实。不得不说,调教经验的确是一笔来之不易的财富。R9身上已经没有了早期9038PRO机型上的数码味、锋芒毕露以及生硬的转折,取而代之的是相对自然、真实的音色质感,从容、圆润的高频过渡,在此之下,却依旧保留了较高的声音密度以及丰富的信息量。看来这个“4路电流和2路电压的混合并联式供电”为9038PRO的优化找到了一个新方向。

对比定位中端的R7,R9在放大电路上面做了大刀阔斧的升级。不仅配备了K19S身上备受好评的同款THX AAA 788+耳放电路,其更是采用高压供电+并联驱动的方式,将电路规模由R7的2路4通道升级到了4路8通道,让低阻(32Ω)下的输出功率提升了足足1倍有余,来到了7300mW。而高阻工况(300Ω)下的输出峰值压摆也提高到了51V。实测无论是驱动吃电流的低阻平板耳机,还是对电压压摆要求比较苛刻的高阻动圈耳机,R9都能推出凝实且苍劲有力的低频。这样的表现即便放在一众万元一体机当中也算得上佼佼者。

在推好大耳机的同时,飞傲也没有忘了他们的看家本领。只要降低增益,R9驱动入耳式耳塞也能做到背景纯净,力道控制精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既不想打扰到亲朋好友,又想听听音乐,那么在桌面场景下掏出小耳塞倒也算合情合理。由于R9对模拟信号采用了IV转化,低通滤波LPF,硬件增益,前级电压放大以及后级扩流一共5级的放大模式,再使用可变电压给出5挡增益。只要档位划分的足够多,每一档控制得足够精细,同时兼顾推好耳塞与头戴大耳也并不非不可能。

不过仅仅是推够力大,背景够黑还不足以支撑起R9的旗舰定位。对于一台播放器来说,低失真意味着音色清晰、泛音丰富、结项稳定而规整、空间定位明确‘、声轨条理分明,这些同样也是衡量声音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台机器的整体架构虽说可圈可点,但想要在此之上精益求精,还得看细节处的用料和设计:拆分主板,通过板载屏蔽罩与物理空间共同隔绝电磁干扰;大量使用精密LDO进行电源二级稳压;选用低噪声,高容量的ENLA专业音频电容、松下薄膜电容,在追求大动态效果的同时加强控制力,降低失真表现。根据我这么多年来的玩机经验,这些手段对提升声音素质肯定有帮助,但具体到什么程度,还得分开来细说。

我想无论是谁在刚听到R9声音的时候,都会被这个刚劲有利的低频吸引过去,不自觉地想要多听几遍。其他的一体机在表现鼓声的时候,鼓手像是留了几分力气,敲到鼓皮上,没有发出全力,又很快地收了回去,紧接着再去发力,敲下一个鼓点。敲一首曲子下来,没觉得他会有多累,更突出一种优雅、从容的感觉。R9这边的鼓手倒是一点也不惜力,敲击鼓面的时候,能感到力量有明显向下释放的过程,像是卯足了劲抡下去的。鼓膜的质感也并没有很松弛,而是处在一种凝聚、紧绷的状态。回弹的时候尽是高密度的声音细节,但足够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混响。不单单是鼓声,低音提琴,贝斯也是同样的感觉,力量感拉满。喜欢听流行歌曲或是摇滚乐的话,想必对这样的节奏与律动感情有独钟。

奇怪的是,R9并没有像其他万元一体机那样,在表现空间混响上下更多的功夫。比如说它的同门兄弟K19,就习惯于将那些延音细节触碰到声场边缘时,产生的混响变化清晰而细腻地表达出来。时时刻刻提醒烧友们注意声场的存在。R9的空间混响细节不能说没有,它们只是躲在旋律后面,收的还比较快,所以不太容易被耳朵捕捉到。我接连尝试搭配了森海塞尔的HD800S,HD600,HD580都是这种感觉。反倒是换成铁三角的ATH-W1000这种封闭式耳机以后,声场的包围感才开始显现了出来。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面向更加广泛初烧人群的一种调音方向。毕竟烧友们手中的耳机五花八门,弱化一点空间上的感知,总比两相叠加过分强调更容易让人接受。

R9中频的走向与低频基本一致。音色算不上醇厚,也不至于冷薄,正好位于不偏不倚正中间的位置。无论基音还是泛音,整个声音结项饱满、扎实,安定感十足。在拥有高密度的同时也展现出丰富的质感。比如说钢琴琴弦发出的余韵,以及来自琴箱的共鸣声,它们凝实、清晰,动态变化过程也足够完整、顺畅。人声更是占据了中频的主导地位,无论是歌手的发声、力度、换气细节都被展示的淋漓尽致。或者说,R9的整个人声部分被刻意强化过,歌手像是在舞台中间多划出了一小块区域留给自己表演发挥。除开低频部分的架子鼓与贝斯,其他的伴奏乐器都要再往后退出大概一步远的距离。当我用R9去聆听一些旋律相对复杂的歌曲时,会发现注意力集中在歌手的演唱以及乐曲的主旋律上面。至于那些旋律变奏、器乐和声虽然也都被准确、完备地表达了出来。但主次关系并没有和人声主旋律拉得非常开,以至于被歌曲的主体部分抢走了大部分的光环。虽说这样的调音风格见仁见智,但如果想要中和一下,通过合理搭配耳机适当拉开一定主次的距离还是做得到的,来自森海塞尔的HD800S就是相对合适的选择。它们拥有堪比平板耳机的瞬态响应速度,面对R9提供的海量信息量,HD800S可以明确地梳理出曲子中的每一条音轨,再把这些信息放到一个自己加强过的大声场之中,并且适当地区分出这些人声与器乐的强弱力度差别。虽然空间混响细节依旧不是太明显,但器乐分离度,乐曲的层次感的确得到了有效提升。

用HD800S去仔细聆听R9的高频,体验也是相当不错的。本来高频泛音在往上走的时候,多少都会带一点空灵的感觉,像是发散出来的延音还萦绕在空气中,隐约透出淡淡的声响。但R9的主旋律占比有些大,经常会盖过这些余响。所以HD800S的大声场给了这些高频延音展示的空间,至少让人注意到这些细节了。而且由于这两副耳机是标准的开放式结构,整个高频的延音仍然是在往上走,不会像一些封闭式耳机一样,高音细节出来之后马上会碰到边界,进而加快泛音的衰减。所以每当我使用R9聆听古典音乐时,都会倾向于选择森海的HD800系列,至少也得搭配一个开放式的动圈耳机,这样才得以享受到充分的通透感。

开放式平板耳机也会进一步扩大飞傲R9的声场边界,优秀的平板耳机营造出的分离度,空间定位,以及高频延伸与顶级的开放式动圈耳机不相伯仲,只是在风格上会略有差异。平板耳机的低频则要宽松一些,用大动态来换取些许的肉感,鼓面不再像动圈一样紧绷,而是呈现出一种更为松弛的状态。

其实我觉得飞傲R9这种加化中低频占比,同时兼顾高频细节表现的调音风格,更适合搭配摆放在客厅的HiFi书架音箱。在看电影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各类充满配器碰撞的音效会被展现得更加震撼。而背景音乐,配音台词也会更具有感染力与代入感。要是换做一台以纯正古典HiFi调音为导向的一体机,来给一部电影大片或是3A游戏当音频解码,想必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只会少了几分激情,多出一点平淡。

如果是铁了心把R9朝着HiFi化调音的方向折腾,除了选一副合适的耳机,还有其他办法。毕竟R9依靠的是外置电源供电,只需借助一个大容量的再生电源,进一步降低供电干扰,提供深不见底的动态储备,再找一根屏蔽做得好,传输效率高,适合营造大声场的电源线,就可以显著提升它的声场规模和分离度。而且R9还支持15V的DC输入,专门给他找一台性能还不错的线性电源,也可以做到旗鼓相当的效果。要是实在不想花费额外的投入,借助软件调音也未尝不是一种办法。就在不久之前,R9 升级到 1.03 版本固件后也集成了多达 10档的 PEQ 音效调节,随后的1.04版本又加入了“PEO滤波器类型、压缩器音效”,进一步开放自由度,而代价仅仅是损失少量的混响细节。例如在“古典”模式下,声场的横向宽度得到了明显加强,并将人声向后推了一步,用于突出乐器演奏。另外,压缩器当中的“低音增强”与“高音增强”两个旋钮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高低频的能量分布,“立体声增强”负责的是调节声场的大小。有了这些工具,DIY一个自己喜欢的音效也不失为一种乐趣。而且,飞傲R9毕竟是一台安卓播放器,借助安卓系统下载类似“中子播放器”这样的app播放本地音乐,也会适当强化对于整个声场的感知。

正如飞傲所说,R9是一台全能的家庭影音娱乐中心。无论是作为桌搭,摆上电脑桌面,还是放在客厅,当做电视的流媒体中心,它的使用体验都令人倍感舒适。不管是搭配小耳塞,头戴大耳,亦或是HiFi音箱,也并不存在推不好的说法。R9的声音素质,尤其是细节表现力,完全够得到万元旗舰的水准。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暂时是这个细分领域当中独一无二的旗舰机。

0 阅读:36

耳机美学

简介:品评器材,交流发烧心得,探索HiFi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