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
菩【pú】1.[菩萨]。
①.梵语音译词“菩提萨埵”的简称。佛教指地位仅次于佛的修行者。如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
②.泛指佛和某些神。
③.比喻心地仁善、乐善好施的人。
2.[菩提]:梵语音译。指觉悟的境界。

提
提【tí】1.垂手拿着(有环、提梁或绳套等的东西)。
2.使事物的位置由下往上移。
例词:提高。提升。
3.把约定的时间往前移。
例词:提早。提前。
例句:我们原定于明天的会议提到今天举行。
4.举出;指出。
例词:提名。提醒。
5.说起;谈起。
例词:旧事重提。
例句:他前段时间跟我提起过这件事情。
6.取出;拿出来。
例词:提成。提货。提款。提炼。
7.从关押的地方带出犯人。
例词:提审。
8.舀油、酒等液体的量具,长柄下端装一圆筒形容器。
例词:酒提。油提。
9.汉字的笔画。
10.姓。

树
树【shù】1.木本植物的通称。
例词:树林。松树。植树。
例句:这片树林郁郁葱葱,非常茂密。
2.种植;培养。
3.树立;建立。
例词:树碑立传。独树一帜。建树。
例句:他是个极其有名的作家,在写作领域颇有建树。
4.姓。

下
下【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例词:下层。下款。
2. 等级低的。
例词:下级。下品。下乘。
3. 方面,方位。
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
例词:下卷。下次。下限。
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
例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
6. 使降落。例词:下半旗。下棋。
7. 进入。例词:下海。
8. 投送。例词:下书。
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
例词:下班。下课。
10. 谦辞。例词:在下。下官。
11. 颁布。例词:下令。
12. 攻克。例词:攻下。
13. 卸掉。例词:下货。
14. 用,投入精力。例词:下工夫。
15. 退让。例词:争执不下。
16. 做出判断。例词:下结论。
17. 量词,指动作次数。例词:打三下。
18. 用在名词后边。
①.表示在里面。例词:心下。言下。
②.表示当某个时节。例词:节下。年下。
19. 用在动词后边。
①.表示关系。例词:教导下。培养下。
②.表示完成或结果。例词:打下基础。
③.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
例词:走下去。停下来。
20. 少于。例词:不下二百人。
21. 动物生产。例词:鸡下蛋。

说
说【shuō】1.用言语表达意思。
例词:说谎。说教。演说。
例句:他的演说非常精彩,让听众们赞叹不已。
2.解释。
例词:说明。解说。
例句:你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然后再进行使用。
3.言论;主张;道理。
例词:著书立说。邪说。学说。
例句: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4.说合;从中介绍。
例词:说媒。说亲。
5.批评;责备。
例词:挨说。
6.谈论。
7.曲艺的一种语言表演手段。
例词:说学逗唱。

执
执【zhí】1.拿着;握着。
例词:执笔。
2.主持;掌管。
例词:执教。执掌。执政。
3.施行。
例词:执法。执勤。
4.坚持。
例词:执迷不悟。固执己见。执意。
例句:他总是固执己见,不接受别人的建议。
5.凭证。
例词:执照。回执。
例句:他经过多道手续,终于办好了营业执照。
6.志同道合的朋友。

迷
迷【mí】1.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
例词:迷失。迷惑。迷路。昏迷。
例句:他对新环境不熟悉,一不小心迷路了。
2.对某人或事物特别喜爱而沉醉。
例词:迷恋。沉迷。入迷。
例句:他最近迷上了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3.对某人或事物特别喜爱的人。
例词:歌迷。球迷。影迷。
4.使人陶醉;使迷惑。
例词:财迷。迷人。

云
云【yún】1.说。
例如:人云亦云。
2.古汉语助词。
例如:岁云暮矣。
3.云彩。
4.指云南。
5.姓。

海
海【hǎi】1.用于湖泊的名称。
例词:洱海。青海。
例句:听说洱海边的风景很美,我打算去看看。
2.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
例词:地中海。海洋。出海。
例句:他住在内陆,很少能看见海洋。
3.比喻聚集成一大片的人或事物。
例词:人海。火海。林海。
例句:今天的庙会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4.古代指从海外来的。
例词:海棠。海枣。
5.大。
例词:夸下海口。海量。海碗。
6.极多。
7.漫无目标地;毫无节制地。
例词:海聊。胡吃海塞。
8.姓。

众
众【zhòng】1.多;许多。
2.许多人。
例词:众生。听众。

生
生【shēng】1.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例词:生辰。生育。胎生。
2.(生物体)长出来。
例词:衍生。野生。
3.活着;生存。例词:生还。永生。
4.生活;生计。例词:谋生。营生。
5.生命。例词:丧生。
6.人生;一辈子。例词:今生。
7.有生命力的;活的。
例词:生动。生物。
8.发生;产生。
例词:生病。生效。生锈。
9.点燃(柴、煤等)。例词:生火。
10.(食物)没有做熟的;(果实)没成熟的。例词:夹生饭。
11.没有加工或炼过的。例词:生铁。
12.生疏;不熟悉的。
例词:生人。生字。陌生。
13.勉强;生硬。例词:生搬硬套。
14.表示程度深(用于表示感情或感觉的词前)。例词:生怕。生疼。
15.读书人;学生。
例词:考生。师生。书生。研究生。
16.中国传统戏曲里的一个行当,扮演男子的角色。例词:老生。武生。小生。
17.姓。
18.出生。例词:生日。
19.指从事某些工作的人。例词:医生
20.生存的期间。例词:一生。
21.副词。甚;很。
22.硬是。
23.某些副词的后缀(常用于早期白话)。

皆
皆【jiē】1.都;全。
例词:皆大欢喜。尽人皆知。啼笑皆非。

是
是【shì】1.正确。
例词:一无是处。自以为是。是非。
例句:他总是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意见。
2.认为正确。
例词: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3.表示答应。
例句:是,我真的听清了,我现在就去。
4.这;这个。
例词:由是可知。是年。如是。
5.联系两种事物。
①.表示存在。
例句:教学楼前面是广场,学生可以在那里进行活动。
②.表示判断。
例句:鲸鱼是一种哺乳动物,也是海洋中最大的生物之一。
③.表示解释或描述。
例句:他是一名好学生,深受同学和老师们的喜欢。
6.联系相同的两个名词或动词。
①.连用两次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件事物互不相关,不能混淆。
例句:你是你,他是他,不能混为一谈。
②.单用这种格式,表示强调事物的客观性。
例句:事实就是事实,不论你承不承认,都无法改变。
③.单用这种格式,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
例句:这件事可行是可行,还是要多考虑一下。
7.联系两个相同的数量结构,用在动词后,含有“算作”意思,表示不考虑其他。
例句:这件事情要不就走一步是一步。
8.用在句首,加重语气。
例句:是真的,我不骗你,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的。
9.用在名词前,含有“凡是”的意思。
例句:你做的事是对的就应该坚持。
10.用在形容词或动词性的谓语前,“是”重读,表示坚决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
例句:这件衣服是贵,还是再看看别的吧。
11.用在名词前,含有“适合”的意思。
例句:这辆车停的真不是地方,挡住了别人的路。
12.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中。
13.跟“的”构成“是……的”格式,表示强调或分类。
例句:你的见解是对的,我们就按照你说的做。

你
你【nǐ】1.称谈话的对方(一个人)。
例词:你好。
2.泛指任何人,包括说话人自己。
例句:要想考高分,你就得努力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跟“我”或“他”配合使用,代表许多人。
例句: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认输。
4.你们,用于集体单位之间。
例词:你厂。你队。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