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视频是新时代的文本,纪录片就是一篇包含无穷细节和情感的长卷。在纪录片《江南女儿》中,我们能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团圆故事,更值得回味的是那种细腻而克制的情感,复杂而幽微的人性。
作者 | 园长
编辑 | 语境 石灿
2016年,被遗弃近40年的蔡凤侠找到了亲生父母。这时她已年近不惑,看到生下自己又抛弃了自己的父母时,泪水忍不住涌了出来。她向着这对陌生老人喊爸喊妈,还给了生父一个拥抱,当年出生不久的她正是从他的怀抱里,离开了这个家。
蔡凤侠和生父生母的重逢/ 图源 纪录片《江南女儿》/ 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出品
父母和女儿都在流泪,身旁的亲人和围观的乡邻则满脸释然。但敏感的纪录片观众都能看出来,这个亲人相认、重逢的场面,并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圆满结束,而是另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的开始。
这是纪录片《江南女儿》的一个段落。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寻亲12年后亲人终于重逢的故事。但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久别重逢,在破镜重圆的喜悦之外,在血浓于水的观念墨守之外,还有更幽微动人的一些情愫——有血缘带来的亲近,有小心探询的尴尬,有疑惑,甚至感情上的疏离和不言自明的裂痕。
从女儿到弃儿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出生在江南地区的婴儿,因为种种原因被父母弃养,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女婴。一部分幸运儿被全国各地的家庭收养,纪录片《江南女儿》的主人公蔡凤侠就是其中一个。
但蔡凤侠只是江南弃婴群体中的一个普通个体,遗弃和收养婴儿的事件,何止发生在江南一地。2014年,《江南女儿》的导演韩萌在美国拍摄有关话题的照片时发现,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弃婴被美国家庭收养。
这让从事社会新闻报道多年的她产生很多疑问,“他们是从哪儿来的?”“他们有什么故事?”回国后,她继续拍摄国内弃婴的故事。但她发现,图片并不足以反映那些微妙的情感和细节。这时,丈夫杜海建议她,可以一起做关于弃婴的纪录片。
蔡凤侠在江阴举办的寻亲大会上/ 图源 纪录片《江南女儿》/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出品
韩萌和杜海把目光投向了江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片土地上产生了大量的弃婴。在江阴,甚至有专门的寻亲志愿者协会,帮助被遗弃的孩子们回家乡寻找亲人。借助寻亲志愿者协会,导演韩萌认识了蔡凤侠。蔡凤侠和收养她的家庭,正是那个时代的典型。
蔡凤侠30多岁时,“母亲”去世。弥留之际,老人告诉她,她不是安徽砀山这个农家的亲生女儿。在她不到一岁时,养父远赴江南,从一家福利院把她带回了家。
尽管家庭条件不算太好,养父一家还是尽己所能给这个女儿最大的关爱和安全感。这让蔡凤侠拥有了开朗的性格。“我跟她的交流就像姐妹,几乎没有障碍。” 导演韩萌也能感受到,蔡凤侠是在“蜜罐”里长大的。
成长的过程中,被抱养的议论偶尔也会传到蔡凤侠的耳朵里,但她一直没有在意。直到养母临终前亲口说出。
从那时起,寻亲的想法就在她的心里扎下根来。她希望知道自己来自何方,亲生父母是否健在。2016年,已经寻亲十余年的蔡凤侠在江阴寻亲协会做了基因登记,并决定和丈夫一起参加在江阴举办的寻亲大会。
尽管利用基因比对找亲生父母的成功率不到1%,但这毕竟是个希望。蔡凤侠也在心里想着,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寻亲的尝试。不过这次蔡凤侠没有失望,在寻亲大会现场,她被喊到台上,主持人用激动到微颤的声音告诉她,“你的父母找到了。”
找到亲人的凤侠,是寻亲大会现场的焦点 / 图源 纪录片《江南女儿》/ 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出品
蔡凤侠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离开寻亲大会现场,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前往亲生父母的家。在那里,她见到了亲生父母,姐姐弟弟,那是和她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但蔡凤侠没有在这个“自己的家”待太久,很快,她重新回到了安徽的家。
分隔30多年的疏离感,不是一场重逢能够迅速填补的。接下来的两年,蔡凤侠和亲生父母一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联系,对于自己当年的被遗弃,她内心深处还不能完全放下。再加上眼前的语言隔阂、经济差距、风俗差异,都是横亘在这位女儿心中的坎。她想拉近两个家庭,但只能小心翼翼,不想因为重逢让任何一方的家人受到伤害。
2017年的春节,蔡凤侠打算和亲生父母一家过年,但她不想把相依为命的养父独自留在安徽老家。于是,她带上了养父、丈夫和儿子,举家来到江阴,和亲生父母过个团圆的春节。
因为共同的女儿,蔡凤侠的亲生父亲周毛度和养父蔡西岭第一次见面。凤侠也在和生父母相处的几天时间里,逐渐努力去解开心结。但她仍有态度,当亲生父母问她要不要把孩子送到江阴来,接受更好的生活和照顾时,凤侠只说了一句话,“生得起就养得起。”
蔡凤侠一家和亲生父母一家共同过了一个年。之后,这部纪录片就在平静中结束了,留给观众的是深深的回味。
从始至终,《江南女儿》都在讲个体的经历和情感。那些宏大的时代浪潮、计划生育政策和物质匮乏的艰难岁月,都只是这部纪录片的背景和引子。曲折的情感经历,人性之间碰撞,“于无声处”让这部纪录片更值得回味。
用平静记录激荡的感情关于“家”的话题,向来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回家、离家,团聚、分别,每一种和家有关的意象,总能引起人们心中的激荡。
抛弃与回归,是《江南女儿》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正因如此,关于家的情感在这里纵横交织,主人公蔡凤侠、蔡凤侠的养父和生父母一家,各自满怀着复杂的情感。
《江南女儿》的动人之处在于,它把这些复杂交错甚至冲突的情感,一一展现了出来,不躲避但也不刻意,更不刻薄。
养父在蔡凤侠寻亲前,表示对她的理解 / 图源 纪录片《江南女儿》/ 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出品
蔡凤侠去江阴寻亲之前,曾和养父有过一段对话。她问养父,会不会担心自己找到亲生父母之后一去不回,将他孤苦伶仃地一个人留下。养父反过来宽慰蔡凤侠,让她放心地去寻找亲生父母,他相信,相处了几十年的女儿“不是那种人”。
养女蔡凤侠的确不是“那种人”。血缘上的纽带固然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亲密的一种,但长久相处形成的亲情,更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割舍。找到亲生父母后,蔡凤侠没有流连于江南,她很在意对养父的陪伴。一个曾经被遗弃的女儿,自然会懂被亲人抛弃的滋味,她不忍心让养父遭受分离的苦痛。
弃婴在长大成人并找到亲生父母后,如何处理亲生父母和养父母两方关系这个主题,一直贯穿在《江南女儿》全片中。蔡凤侠的答案是将两个家庭拉近,一起团聚,一起过年。作为两个家庭的交集,她不是问题的制造者,松开两个家庭的心结却需要她的解决方案。
试图与亲生父母和解,更是这部《江南女儿》的情绪重心。蔡凤侠和亲生父母一家初次相见时,她就流着泪主动拥抱了亲生父亲。但随之而来的是尴尬,能看出,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家里,她甚至比一个陌生访客还要不自在。
蔡凤侠的拥抱,说明她已经不再有怨,有恨。但她仍有心结,她需要丢弃她的亲人对她说一句抱歉。这句抱歉一日不来,当重逢的喜悦过后,她在江阴的家里就只有尴尬和无所适从。
但直到纪录片结束,蔡凤侠也没等来一句对不起。她的亲生父母,用另外一种形式向她传达了和解的心愿。蔡凤侠回江阴过春节时,她和亲生父母坐在桌前谈心。父亲的话在纪录片中被浓缩为两句。
生父的两句话,最终促成了女儿和血缘亲人的和解 / 图源 纪录片《江南女儿》/ 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出品
“父母都找到了,还有什么好流泪的。”
“让你走有些舍不得,就这么两句话。”
亲生母亲在纪录片中则始终沉默,像山水画中一块篇幅不小的留白。这个母亲和女儿一起流泪,但在更多时候沉默不语。亲生父母用这种方式,向女儿表达了内心的歉意。看得出来,他们也想弥补几十年的时间,带来的尴尬和裂痕。
这部纪录片,还展现了两个家庭老一代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在以往的弃婴纪录片中,人们更加关注于弃婴本人,这种视角并不多见。
两位父亲最主要的沟通发生在除夕之夜。团圆饭过后,两位父亲肩并肩躺床头,谈论过去几十年发生在女儿身上的事情。亲生父亲关心女儿在异乡的成长历程,养父则问出了深埋心里几十年的问题,“是谁把凤侠扔掉的?”
拍摄这一段的杜海觉得,蔡凤侠养父的这个问题就像刀子一样,直接插到了两人的对话中。但双方都是坦诚的,甚至忽略了摄像机的存在。亲生父亲告诉养父,在凤侠出生一个月后,是他去福利院送走了这个孩子。
那一刻,养父和生父达成了默契,他们是同一个时代过来的人,无需更多解释便更容易理解彼此。但老人与老人之间的理解仍不是故事的终点。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凤侠是亲生父母一家的“外来客”,一起相处,不可避免地会让经济、文化、人情上的碰撞越来越多。
蔡凤侠的选择是离开,只在需要或者过年时回来,与自己的血缘亲人之间,保持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这就是一个女儿能为两个家庭做的。
《江南女儿》中还有一条感情线索不该被忽视,那就是围绕在蔡凤侠身边的爱。
尽管其中有的尴尬,有的复杂,不是那种纯粹的爱,但仍值得观众品味。在蔡凤侠寻亲的整个过程中,主人公个体是故事的主线,围绕着她的则是充满爱的群像——陌生志愿者的善意、养父的理解和支持、生父生母的思念……这些美好的情感,在纪录片的印象中都得以体现 。
如何拍好普通人的故事《江南女儿》的开头,是一片青绿繁茂的梨树。主人公蔡凤侠在树上攀爬修剪。那是一个春天,这片果园最美的季节。
蔡凤侠在自家果园修剪梨树 / 图源 纪录片《江南女儿》/ 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出品
当故事线开始延展,观众可以看到这篇树林其他季节的样子。
丰收时节,蔡凤侠和养父一起摘下梨子,青色的果实被仔细地放到草筐里;萧索的冬天,蔡凤侠和养父戴着手套,继续修剪树枝;祭奠亲人的日子里,(蔡凤侠的养母就埋在这片果园中),蔡凤侠带着儿子,来给“姥姥”烧纸。
这是纪录片《江南女儿》在结构上的巧思。正如知名编剧罗伯特•麦基所言,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江南女儿》拍摄了一片梨园的四季,这个序列也在为纪录片中的故事和细节赋予意义。在《江南女儿》的导演看来,纪录片中的四季更替,也是一种“生命的轮回”。借助果园这一地点的季节变化,片中的故事和场景得到了更好的衔接,也传达了更深层次的隐喻和深意:人生也如草木,但人有比草木更深的情感。
从女性的视角探讨人性、亲情和自我认同,也让《江南女儿》更为真实、深刻。在成长的过程中,蔡凤侠被保护得很好。但纪录片也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她得到了足够的爱,也没有任何身体上的残缺,在有些时候,蔡凤侠依然会觉得自己“不完整”,因为被遗弃女婴的身份而自卑。
这是贯穿整部纪录片的另一个主线。蔡凤侠一方面在寻找血缘亲人,另一方面,她是在寻找曾经自己“缺失”的部分,让自己变成一个“完整”的人。《江南女儿》正是体现了这种女性的追问——为什么因为我是一个女孩子,就要承受被丢弃的命运?
蔡凤侠是幸运的,她没有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追问、改变,不仅找到了亲生父母,也得到了他们那句“舍不得”。这句话对她的自我认同的建构很重要,尽管仍不完满,她的追问还是有了答案。
她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了。在这个时候,《江南女儿》拍到了她的顽强、坚韧的一面,比如坚持不外出打工,留在孩子和养父身边给他们更多关爱。蔡凤侠的很多“现实问题”也因此得到了回答,她选择回到了养父身边,在她心灵的天平上,多年的情感积淀比更加传统的血脉传承要重一些。
但作为一个女人,一个被遗弃过的女性,她仍以“为丈夫生了儿子”而骄傲。祖祖辈辈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受害者身上还有深深的印痕。
在和拍摄对象,也就是《江南女儿》的主人公蔡凤侠相处的过程中,导演韩萌和她建立起了长期的联系和友谊。不难看出导演对主人公命运的关心和共情,她希望片中的主人公可以幸福快乐。那时,导演也会想到自己当年拍摄图片故事时的经历,美国养父母会告诉孩子一切,让他们接触亚裔朋友,最大程度减少可能的伤痛。
但在蔡凤侠这里并非如此,想象中的大团圆结局并不完美,时间、距离造成的差异隔阂以及原生家庭的割裂感始终挥之不去,时间造成的伤痛,只有主人公和她的家庭用更多的时间去抹平。这也使得观众能发现许多片中的纠结和矛盾,能感受到导演和主人公在共同对抗这种撕裂带来的疤痕。
蔡凤侠和养父一起种从江阴带回的树 / 图源 纪录片《江南女儿》 / 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出品
《江南女儿》的结尾是这样的:养父蔡西岭很喜欢一种南方的树苗,不辞辛苦把它们带回了安徽,移植到自家院子里。生父家则砍倒了一颗家门口的树,平时他们经常捡拾这棵树掉下来的枝杈烧火。
导演觉得,拍到这里,《江南女儿》的故事就该结束了。砍树和种树,是全片的一个重要隐喻。这个对比鲜明的画面,也营造出了一种深远意境,它没有挑明什么,但意蕴丰富。
2020年4月23日,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谷雨影像出品的《江南女儿》在腾讯新闻和腾讯视频同时独播上线。蔡凤侠的故事,也因此被更多人知道,引起了很多用户的共鸣。
不少具有相似经历的人们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对无常的命运和现实感慨万千。“一定照顾好你的养父!”一位自称同样被抱养的用户留言叮嘱凤侠,“我们都是有儿女的人,养孩子太不容易了。”
可长按扫码,观看《江南女儿》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资讯、社交、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影视文娱、内容创业、二次元等。
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 | 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 | yunlugong
网站 | www.ciweigongsh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