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11年,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台阶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2-20 15:46:18

2月20日,记者从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1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1.5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2.1倍。

数据显示,2024年京津冀三地GDP增速分别达到5.2%、5.1%、5.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经济总量合计11.5万亿元,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进一步显现。

北京市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说,过去一年,三地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唱响京津“双城记”,“六链五群”培育见行见效,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亮点纷呈,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三地优势互补、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呈现新气象。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的背后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4年的4.3∶26.8∶68.9,第三产业比重近七成,提高10.8个百分点。”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朱燕南说,其中,北京第三产业占比保持在八成以上,天津占比超六成,河北提升最快、为53.7%,三地比重比2013年分别提高5.8个、9.8个和12.7个百分点。

三地高端产业发展较快。从服务业看,2024年区域实现服务业增加值近8万亿元。其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3年分别提高2.1个和7.0个百分点。

从工业看,三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6.7%、4.6%和7.5%,北京、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32.3%和14.8%,比2014年提高11.5个和2.5个百分点,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2.3%,比2013年提高10.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24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5415元、53581元和34665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名义增速分别为6.9%、6.7%和7.8%。三地城乡居民收入比值比2013年分别缩小0.29、0.13和0.35。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曹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