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绝非AI创作,仅代表本人观点。
中国古代王朝,都有着一个无可争议的共同特点,那就是“世袭”。父传子,子传孙,孙又传子……看似一脉相承,能够传之万世,实则往往几世就走向灭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说到底是因为优秀的基因、卓越的才华,并不能够在一个家族中长久延续,而是会逐渐劣化,逐渐变得平庸。
比如汉高祖刘邦性格刚强,做事果断,但他的儿子——刘盈却性格懦弱,甚至最后被吕雉吓出了病。
又比如诸葛亮有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却并无这方面的才能,这导致诸葛亮不得不把自己的生平所学传授给姜维,而不是他自己的儿子。
历史上这些才华卓越的人生出的儿子尚且能力如此一般,那么他们的孙子、重孙子呢?其实,很可能能力更为一般。所以,中国古代的王朝越是到末期,世袭的皇帝和王侯就会变得越昏庸。这种昏庸并不只是因为“主观上想做恶”,而更多的是因为其能力本身就很差,根本没办法把天下治理好。
如果是在权力和社会运行有序的太平岁月,王朝权力世袭者们的低劣能力并不会被百姓所察觉,因为此时为他们打工的官僚集团会处理好一切。
但是,当一个王朝出现危机,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情况就不同了。比如,明朝末年,崇祯皇帝面对军事和经济危机同时爆发的大明帝国,就慌了手脚,虽然勤政,但根本无法挽救危局。说到底,就是因为他的权力来自世袭,虽然坐在了皇位上,但却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一旦老百姓察觉皇帝没有将国家拯救出危机的能力,就会把过太平日子的希望寄托在改朝换代上。此时,就会有一些英雄人物组织起义军,反抗朝廷的统治,最终实现改朝换代,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周期率”。
为了打破王朝兴衰更替的“历史周期率”,人们发明了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各种各样的政治体制,这些新的政治体制的设立都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把世袭对政治决策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把人民监督的权力扩大到最大。只有如此,王朝兴衰的所谓“历史周期率”才能真正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