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发生争吵后,挪威燃料公司拒绝为美国军舰加油

無極 2025-03-05 21:36:19

2月28日,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白宫谈矿产合作协议,结果俩人当着全球媒体的面拍桌子互呛。

按彭博社的说法,泽连斯基气得摔门就走,连协议都没签成。

这事儿在西方媒体圈炸了锅,都说“美乌盟友关系要完犊子”。

但谁都没想到,远在北极圈里的挪威人反应比政客还快——48小时后,Haltbakk Bunkers这家专门给北约军舰供油的公司,突然宣布跟美军“割席”。

你想想看,去年他们还给美国船加了300万升油呢,这会儿说翻脸就翻脸。

我扒了扒这家公司的底细,发现他们早就是“刺头”。

2022年俄乌刚开打,他们就带头抵制俄罗斯船只,现在又把枪口转向美国。

老板格兰的说法挺有意思:“我们公司有乌克兰员工,看他们受欺负,咱不能装瞎。

”更绝的是声明里的用词,直接骂特朗普和副总统万斯的表现“令人作呕”,反倒夸泽连斯基“被美国电视直播背叛了还能保持冷静”。

这话听着不像生意人,倒像热血青年。

不过人家说得清楚:“私营公司有权做选择,美军又不是没别家加油。”

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

挪威作为北约“北极前哨”,美军在这儿搞演习、建基地全靠当地补给。

现在突然少了个大供应商,五角大楼估计得抓狂。

但有意思的是,挪威国防大臣桑德维克赶紧出来灭火,说政府会继续给美军开绿灯。

这里头就有意思了——政府军和民营公司唱对台戏,暴露出北约内部的裂痕。

就像网友说的:“政府跪着送物资,企业站着表立场,挪威这精分操作绝了。”

咱得往深了琢磨。

为什么一家卖燃料的敢跟超级大国叫板?首先,Haltbakk Bunkers吃准了挪威法律允许企业自主选择客户,政府管不着。

其次,他们玩的是“价值观营销”——去年抵制俄船吸了波粉,今年怼美国又能立“正义人设”。

再者,现在欧洲民间反特朗普情绪高涨,公司这波操作既讨好了员工(乌克兰裔),又蹭了流量,比打广告划算多了。

把镜头拉远看,这场“加油门”其实是美欧博弈的缩影。

特朗普最近不是老喊“欧洲该多掏钱抗俄”吗?挪威公司的举动等于把球踢回给白宫:你要我们站队?行啊,先把乌克兰兄弟伺候好了再说。

更微妙的是,挪威作为北约成员国,其企业公开打脸美国,说明欧洲民间对“特朗普式外交”的忍耐快到极限了。

就像《金融时报》某分析师说的:“当加油站都成了外交战场,说明传统联盟体系正在崩解。”

接下来会怎么发展?我估摸着三方面:

1. 美军短期内得找其他挪威供应商顶缺,但Haltbakk去年300万升的供应量不是小数目,临时调度够喝一壶的;

2. 欧洲可能出现更多“民间制裁”,比如港口工人拒绝卸美国货、运输公司停运美军物资,这种非政府行为比官方政策更难搞;

3. 特朗普团队大概率要报复,可能从关税或能源合作领域给挪威穿小鞋,但挪威手握北极航道和油气资源,也不是软柿子。

说到底,这场“柴油引发的国际风波”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在社交媒体时代,外交不再是西装革履的政客专利,小公司老板、打工人甚至油罐车司机都能搅动地缘政治。

就像Haltbakk公司声明里那句大白话:“我们能做的有限,但至少能选不帮谁加油。

”这话听着朴实,却比外交部声明更有杀伤力——毕竟,真实世界里的国际关系,不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加油或不加油”的选择堆起来的吗?

0 阅读:55
無極

無極

分享最新的国际资讯和科技趋势,让你了解科技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