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怪杰”辜鸿铭,留学半生学成归来,却热爱闻女人臭脚

海科评社会 2024-05-30 00:46:05

注释:本文讲述所有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进行创作,信息来源在文末进行标注。

这是一个奇人,作为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家,曾获得13个博士学位的学者。古今中外的知识,他无不知晓,被称为“清末怪杰”。

他就是辜鸿铭,作为文学大师,对于伴侣本应该有更多选择,他却只热爱中国传统女子,尤其是那一双小巧的“三寸金莲”,这让他如痴如醉,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传奇出身

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那家橡胶园的总管,他的老板布朗先生没有子女,见辜鸿铭十分可爱机灵,便将他收为义子。

之后布朗先生经常让辜鸿铭看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再加上辜鸿铭的父亲会讲闽南语、英语和马来语,辜鸿铭的母亲是金发碧眼的西洋美人,会讲英语和葡萄牙语。

所以辜鸿铭从小就接受西方思想的教育,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在他10岁那年,布朗先生要将他带到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

在临出发前,辜紫云把他带到祖先的牌位前,语气沉重地告诉他:“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也正是这个教诲,让辜鸿铭在学业有成时,义无反顾的回到中国。在1880年,辜鸿铭决定结束自己的求学之路,回到自己的故乡槟城。

当时的他已经已经掌握了英文、德文和拉丁文等多种语言,在爱丁堡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奔赴德国的莱比锡大学研究哲学和文学。

在这里他大放异彩,在获得文学、哲学等13个学位后,他在德国人为举办奥托·冯·俾斯麦的百年诞辰会上发表了演讲。

这个演讲让他博得了满堂喝彩,他也因此声名鹊起,当蔡元培前往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知名人物了。

回国后他遇见了马建忠,两人交流了三天后,一直以来接受西方思想的辜鸿铭受到了强大的冲击,这让他决心学习中国文化。

在学习了《论语》、《中庸》等中国传统文化之后,他开始打翻之前所学的一切,走上了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方文学的道路。

他在1901到1905年期间,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多次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成为中国儒家文明的“狂热粉丝”。

随后又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进行书信往来,任外交部侍郎,出版哲学系的必读书《中国的牛津运动》等。

热爱中国传统文学

这样有着先进思想的文学巨人,却迎娶了一名有着落后陋习的中国女子,那名女子有着现在看起来十分伤害身体的三寸金莲,辜鸿铭爱不释手。

当时的社会已经在进步了,这样有着三寸金莲的女子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娶,辜鸿铭作为思想先驱,却主动表明,这就是他的理想型。

他认为女子应该是传统的,在家相夫教子,事事顺着丈夫来,将丈夫当做神,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丈夫,才是一名妻子该做的。

而他迎娶的淑姑除了有这个特点,最吸引辜鸿铭的便是那双三寸金莲了,由于长期将脚用布给裹起来,自然而然的便会产生一些气味。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气味是十分难闻的,有不少人都避之不及,但辜鸿铭却十分喜欢这个气味,觉得十分上头。

因为这是辜鸿铭的灵感开关,每当他没有思路的时候,只要闻一下便会灵感大爆发,顿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除此之外,他还主张男人多娶老婆,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他认为:“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一个茶壶肯定要配几个茶杯,总不能一个茶杯配几个茶壶。”

而淑姑也支持他娶小老婆,甚至主动帮他。有一名叫做吉田蓉子的女子,在风月场合认识了辜鸿铭。

因为两人聊得来,再加上辜鸿铭见一个女子在风月场合,十分可怜,便把她带回了家。淑姑见状,主动撮合两人,辜鸿铭就迎娶了吉田蓉子。

这样的行为和他本人的见识实在是很割裂,从小接受西洋思想,在国外知名大学留学多年,回国后又汲取中国儒学思想,但是认为女子应该是传统的。

而他的割裂不仅体现在娶妻这件事上,当时大清灭亡,全中国不少人都剪掉了辫子,辜鸿铭却保持着他的长辫子。

对于世人的嘲讽,辜鸿铭只用一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让众人哑口无言,如果有人嘲笑他迂腐,他还会认为这是在褒奖自己。

可能是天才的思想和常人有异吧,他捍卫着儒学,认为儒学是天。1915年,他写下了《中国人的精神》,这是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他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

在他看来,要真正了解一种文化,是要看它孕育出了怎样的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中国人有着“难以言表的温良”。

这本书一经发表,立即被多个国家翻译,在东西洋掀起了一股“辜鸿铭热”,他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去拯救西方文明。

这股狂风持续到一战,当时的德国人深陷战争之中,看着周围的环境被一步步破坏,他们开始在内心建造乌托邦,而温良的中国人便是最好的选择。

在那里,中国社会有条不紊,温文尔雅的中国男子和温柔贤惠的中国女子组建家庭,这样的形象在当时的德国人眼里是十分美好的。

至死留着长辫

但随着时代发展,辜鸿铭这样的思想早已落后,他所宣扬的中国儒家思想早已不符合时代变迁的脚步。

可是他为中国文化做的宣传,却不能被泯灭,他将中国文学作品做了系统性的整理,从文言文到诗歌,都进行了最佳翻译。

他的作品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由此可见,他的文学造诣是多么的高深。

1924年到1927年,他曾经多次前往日本进行演讲,在那里,他也很受追捧,日本学者、《时事新闻》驻北京通讯员鹫泽与四二曾说:“辜先生的文章使得世界各国人民站在了中国政府和文明的一边。辜先生太有名了,以致任何过分的赞誉都显得多余。”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传奇人物,老年生活却是十分凄凉。1927年,他的妻子淑姑去世。在他挚爱的两名女子去世后,他的精神世界一下空虚了。

对这两名女子,因为有着优渥的家境,所以他从未亏待过她们,而她们也给了辜鸿铭许多灵感,让他创作出了优秀作品。

没过多久,他染上了感冒,这让他的身体状况一落千丈。请来了法国医生给他看病,但仍无济于事。

这让他的精神状态也十分痛苦,一心只想求死。在生命的终点,他对两个女儿说:“名望、地位都不过是泡泡,转瞬即逝”。

随即便撒手人寰,在他去世后,两个女儿削发为尼,要割断世俗的一切。

他的一生有着无比顺畅的开局,刚开始识字就能品读莎士比亚这种大师的作品,随后更是在多个高校留学,成为13个专业的博士。

之后他开始研读中国传统文学,努力钻研儒家文化,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书,传到国外引起轩然大波。

一度让外国人奉为金典,有如此高的文学造诣和丰厚的家境,但对中国传统女子情有独钟,认为她们那种极致温顺十分迷人。

于是他迎娶了他心目中的中国传统女子,有着三寸金莲的淑姑。辜鸿铭也确实没有看错人,淑姑十分传统,甚至自己的老公娶二房也毫不在意。

之后的他在文学上继续深耕,写出了许多作品,让西方人了解到中国的孔孟哲学和精神道义。因为从小的留学经验,所以他十分擅长英语,这也让他写出了许多全英作品。

等到了老年后,全世界都在进步都在剪掉辫子,这位从小接受新潮思想的文学大师却将长辫焊在了头上,所以北大的温源宁教授评价他是“一个天生的叛逆人物罢了”。

但不可否定的是,他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对国学有着自己的看法。可以说他是最早系统准确地向西方传播国学典籍的。

他十分热爱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不允许有任何人贬低。如果有的话,辜鸿铭会用三寸不烂之舌嘲讽对方一番,绝不会让自己占下风。

文章来源:

1.辜鸿铭出入北大及生辰考述——光明网

2.辜鸿铭是个怎样的人?晚清怪才辜鸿铭就喜欢女人的脚臭味儿!——新知网,2018-08-21

3.辜鸿铭的“春秋大义”——国学网

4.狂儒辜鸿铭——人民网

5.辜鸿铭:语不惊人死不休——新华网

6.“辫子教授”辜鸿铭:中华帝国最后的辫子——凤凰资讯

0 阅读:0

海科评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