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当6岁的溥仪在退位诏书上盖下玉玺时,北京城九大"铁帽子王"府邸中,正上演着比宫斗剧更魔幻的戏码。这些世袭罔替的顶级贵族,有人连夜往租界运金条,有人和日本人签卖国协议,还有人突然搞起了"科技发明"......他们用亲身经历证明:历史转折点上,人性比剧本更荒诞。
一、庆亲王奕劻:连夜转移300箱赃款的"理财大师"诏书颁布当晚,73岁的奕劻指挥家丁往天津运了整整17车木箱。这位晚清头号贪官,早在半年前就把王府地窖里的金砖换成英镑——英国《泰晤士报》记者亲眼看见,庆王府后门连续三天有骡车进出,车辙深得能养鱼。
冷知识:奕劻死后留下65处房产、523箱珠宝,连姨太太的貂皮大衣都按色号装箱。1921年法拍会上,他收藏的法国香槟拍出2000大洋/箱的天价,够买下北京半条胡同。
二、肃亲王善耆:抵押祖宅搞"跨国创业"的末路狂徒退位第3天,善耆在肃王府地下室起草《中日合办满洲条约》,把14岁的女儿显玗(川岛芳子)塞给日本浪人当养女。为筹"复辟经费",他抵押祖宅借了30万日元,结果派去东北的亲信用这笔钱开了三家大烟馆。最后凑出的"勤王军",是82个烟瘾发作的乞丐。
1912年2月12日,当6岁的溥仪在退位诏书上盖下玉玺时,北京城九大"铁帽子王"府邸中,正上演着比宫斗剧更魔幻的戏码。这些世袭罔替的顶级贵族,有人连夜往租界运金条,有人和日本人签卖国协议,还有人突然搞起了"科技发明"......他们用亲身经历证明:历史转折点上,人性比剧本更荒诞。
荒诞结局:日本人转手把他的王府改成"满洲国驻京办",每月向他收200日元租金。这位狂热的保皇派,成了史上最憋屈的房东。
三、醇亲王载沣:沉迷特斯拉线圈的"科技宅"亲手签过退位诏书的载沣,突然在什刹海王府搞起了科学实验。他花3000两买下德国蔡司望远镜,每天观察紫禁城动向;花重金订购特斯拉线圈,结果把管家电成爆炸头。当儿子溥杰问要不要复辟时,他摸着电闸说:"没见电报线把龙脉都截断了吗?"
神操作:这位末代摄政王晚年坚持收听南京国民政府广播,却把辫子用金丝编成"传家宝",临终前交代:"留着,万一能换钱"。
四、恭亲王溥伟:琉璃厂摆摊的"破产贵公子"小恭亲王蹲在琉璃厂地摊前,把祖传的《平复帖》摹本标价20块大洋。这个曾经花800两银子买蝈蝈的纨绔,如今戴着圆框眼镜给人画扇面:正面"忠孝节义"汉隶,背面满文"房东又要涨租"。有次喝多了,他指着后海游船喊:"那是本王二十年前的画舫!"船夫当场怼回:"爷们儿醒醒!这船去年才刷的漆!"
魔幻现实:1924年冯玉祥驱逐溥仪时,溥伟正在给徐世昌画祝寿图,突然在祥云里添了架飞机。
五、郑亲王昭煦:剪辫子读《新青年》的叛逆学霸1924年秋,25岁的昭煦躲在北大红楼厕所剪辫子。这个曾经满语比汉语溜的八旗子弟,穿着中山装给《新青年》当校对。遗老们骂他"数典忘祖",他甩出报纸反问:"您先数数东陵被盗了几座?"——这话扎心了,毕竟他祖坟(清西陵)刚被孙殿英炸开。
神反转:抗战期间,这位末代亲王用满文密码给地下党送情报,1956年以"金昭煦"之名入籍新中国。
铁王冠启示录这些铁帽子王的人生轨迹,恰似他们祖传的鎏金王冠:奕劻的金冠熔成金条打了麻将牌,善耆的东珠顶戴被川岛芳子戴去伪满登基,载沣的貂皮暖帽成了张学良的圣诞礼物,而溥伟的翡翠翎管,至今还在恭王府展柜里泛着冷光。
历史告诉我们:当时代巨轮碾过时,没有砸不碎的铁饭碗。有人抱着金山溺亡,有人抓着朽木沉沦,而真正的聪明人,早就学会了在浪潮中换泳姿。
大实话
载沣是真牛逼,按理说,溥仪登基没有享受过权力的滋味,载沣实实在在行使过皇权,但是载沣居然没有任何复辟的想法,溥仪在东北伪满,载沣顶住了日本人和溥仪的压力,民族气节还是有的。
呜呼 回复 03-26 13:00
一句话,手里没有枪杆子,腰板不硬。
平静~开开开 回复 04-07 12:17
溥仪跑去东北后,醇王府的一切开支由伪满“内廷”拨付,这是你嘴里的有民族气节?这只不过是多头下注的操作。
用户10xxx02
时代更替,这是历史潮流,无法逆转,顺者昌。今后都是中国公民,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中华兴,大家旺!这是新时代给予每个中国人的使命。
送你一杯咖啡
昭煦算好几代了吧。浦毓启都比大。跑快了好几辈。
整只酱猪蹄
民国时期工人每工资也就五六个大洋。这些王族只要有一二万块大洋。放下身段过上普通人生活。一个月开支十几块大洋。一二万块大洋够生活三代人的了。
送你一杯咖啡
郑亲王这一支跟皇室这么远,这铁帽子很稳嘛。
夕阳下的天使 回复 04-06 13:00
铁的是这个王位,而不是某一个个人。辛酉政变的时候。顾命八大臣中就有怡亲王载垣(九子夺嫡的十三爷后裔)。后来慈禧在杀他时候,本想把怡亲王王位取缔了。人家就说了:错在我。我死就死了,但这个铁帽子是你家先祖雍正赏给我家的。后来就把他贬为不入八分辅国公,然后杀了。找了他家另一个人来袭爵。
界王
脏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