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本文为微小说,情节虚构,请理性阅读。
1
李晓慧,35岁,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并在城市里找到了一份年薪30万的工作。在农村,这个收入已经非常可观。尽管工作繁忙,她一直保持与家人的联系,对家庭也有很强的责任感。
这天,李晓慧正在公司处理文件,手机响了,是母亲的电话。她接起电话,听到母亲略带兴奋的声音:“晓慧,小刚马上要升学了,我们打算给他办个升学宴,你一定要回来啊!”
“小刚要升学了啊,时间过得真快。”李晓慧笑了笑,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好的,妈,我一定回来。”
放下电话,李晓慧陷入了沉思。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种种,想起在老家的那些亲人们。自从在城市里工作后,她每年也就过年时回家一次,这次正好借机回去看看大家。
几天后,李晓慧请了假,踏上了回老家的路。一到家门口,她就看到母亲在院子里忙活,家里已经开始为升学宴做准备了。母亲见到她,高兴地迎了上来:“晓慧,你回来了,快进屋歇歇。”
李晓慧放下行李,环顾四周,家里的一切都那么熟悉而亲切。她走进厨房,看到母亲在准备食材,便上前帮忙:“妈,这次升学宴办得挺隆重啊。”
“是啊,村里人都说小刚有出息,我们也得好好庆祝一下。”母亲一边切菜一边说,“对了,晓慧,升学宴那天你穿得体面些,咱们娘家也要长脸。”
李晓慧微微皱眉,“妈,这些年我在外打拼,家里不应该再把我当成依靠了。”
母亲停下手中的活儿,看了她一眼,“晓慧,你在外面工作好,娘家也跟着沾光。再说了,随礼的金额你也要多一些,毕竟是咱家的大事。”
李晓慧心中有些不快,但还是忍住了,“妈,我知道了。”
几天后,升学宴的日子到了。李晓慧特意翻出了几年前的一件旧衣服穿上。她决定随礼200元,看清一些亲戚的真心。
升学宴上,亲戚们陆续到来。李晓慧穿着旧衣服,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一些平时对她热情的亲戚开始在背后议论:“她在城里赚那么多钱,还穿这么旧的衣服,也太小气了吧。”
李晓慧听到这些话,只是笑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她拿出红包,递给小刚,“小刚,祝你学习进步。”
小刚接过红包,感激地说:“谢谢姑姑。”
宴会上,亲戚们的态度各异。有的热情寒暄,有的则冷嘲热讽。李晓慧用心观察,发现那些平时对她最热情的亲戚,在她随礼200元后态度冷淡了很多,而那些平时不怎么来往的亲戚却依然真诚待她。
母亲看到李晓慧的打扮和随礼金额,脸色有些不悦,但在众人面前不好发作,只能暗自叹气。宴会进行得热热闹闹,亲戚们在一起说笑聊天,场面看似和谐,但李晓慧心里却明白,有些人对她的态度已经变了。
2
升学宴结束后,李晓慧在家里收拾着散落的礼物和宴会后的杂物,母亲在一旁帮忙。李晓慧低声问:“妈,你对今天的宴会满意吗?”
母亲叹了口气:“你穿那身旧衣服,亲戚们都在议论你,小刚的面子也有些挂不住。”
李晓慧停下手中的活,直视母亲:“妈,面子重要,还是实在的心意重要?我虽然穿得普通,但我的心意是真诚的。”
母亲愣了一下,不再说话。李晓慧心里明白,她必须让母亲和家人明白,她不是靠着外表和金钱维系关系的人。
第二天早上,李晓慧决定去村子里走走,看看久违的乡村风景。她走到田间地头,看到一群农民在忙碌,熟悉的泥土气息让她感到格外亲切。就在这时,她碰到了表姐王丽。
“晓慧,真是好久不见了,你在城里过得怎么样?”王丽热情地迎上来,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挺好的,表姐,你还在做农活啊,辛苦了。”李晓慧微笑着回应。
“没办法,咱们农村人也只能靠这片地吃饭。”王丽叹了口气,随后压低声音,“对了,昨天的升学宴上,你怎么穿得那么朴素啊?亲戚们可都在议论呢。”
李晓慧点点头,心平气和地说:“我想看看,亲戚们到底是看重我的人,还是看重我的钱。”
王丽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也是,现在的人,心眼都变了。”
李晓慧在村子里走了一圈,心情复杂。她决定去看看年迈的外婆。外婆住在村子另一头,李晓慧一推开门,就看到外婆正在院子里晒太阳。
“外婆,我回来了!”李晓慧快步走过去,蹲在外婆身旁。
“哎呀,是晓慧啊,你总算回来看我这个老太婆了。”外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外婆,我这次回来,就是特意来看您的。”李晓慧握住外婆的手,感受到那双手的粗糙和温暖。
外婆拍拍她的手背,感慨道:“晓慧啊,村里的那些人嘴碎,你别往心里去。咱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李晓慧点点头,眼眶有些湿润:“外婆,我明白的。”
回到家里,李晓慧发现父亲正坐在院子里抽烟。她走过去,坐在父亲旁边,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爸,昨天的事您怎么看?”
父亲沉默片刻,说道:“晓慧,你的心思我能理解。亲戚们有的确实太看重钱了,但你妈那也是为了面子。”
李晓慧点点头,叹了口气:“爸,我只是想让大家明白,我不是用钱来维持关系的人。”
父亲拍拍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晓慧,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但也要考虑到家人的感受。以后有机会,咱们一家人多沟通。”
几天后,李晓慧准备回城。母亲一大早就起来为她准备了很多土特产,装了满满一箱。李晓慧看着满箱的土特产,心里一阵温暖。
“妈,这么多东西,我一个人拿不动啊。”李晓慧笑着说。
“没事,你爸送你去车站,他帮你拿。”母亲回答,眼中满是关爱。
临走前,李晓慧和父亲母亲站在家门口告别。母亲握着她的手,眼中含着泪水:“晓慧,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别太辛苦。”
“妈,爸,你们放心,我会的。”李晓慧点点头,心中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工作,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3
回到城市后,李晓慧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但心里始终挂念着家乡和家人。工作虽然忙碌,但她也没有忘记继续提升自己,参加了一些专业培训课程,希望能在工作上更进一步。
一次下班后,她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母亲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愧疚:“晓慧,上次的事妈想了很多,你说得对,咱们不应该只看钱。你在外面好好工作,别太操心家里的事。”
李晓慧心里一暖,笑着说:“妈,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都可以说出来,我也会尽量多回去看看你们。”
几个月后,李晓慧被公司派去参加一个重要的行业会议,她在会上积极发言,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不久后,她被提拔为部门经理,薪水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这天,李晓慧拿着新工资单,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她决定给家里打个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
“妈,爸,我被提拔为部门经理了,工资也涨了不少。”李晓慧兴奋地说。
电话那头,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晓慧,真是太好了,妈为你感到骄傲!”
父亲的声音也传了过来:“晓慧,好好干,咱们李家就靠你出息了。”
李晓慧笑了笑,心中充满了动力:“爸,妈,你们放心,我会继续努力的。”
一年后的春节,李晓慧再次回到家乡。这次她不仅带了很多城里的礼物,还带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张去城里的机票,她决定接父母去城里过年。
“妈,爸,今年你们跟我去城里过年吧。”李晓慧把机票递给他们。
母亲有些不敢相信:“晓慧,真的可以吗?”
李晓慧点点头:“当然可以,我在城里已经安顿好了,你们过去也能住得舒适些。”
父亲看着机票,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好,咱们一家人去城里过年。”
春节到了,李晓慧带着父母在城里到处逛逛,参观了不少景点。母亲感叹道:“城里的变化真大,晓慧,你在这里工作,我们也放心了。”
李晓慧微笑着说:“妈,爸,以后你们可以经常过来,我会多安排时间陪你们。”
在城里的几天里,李晓慧带着父母品尝了各种美食,看了城市的夜景,还带他们参观了她的公司。父母看着女儿在公司里的成就,脸上满是自豪。
回到家中,李晓慧和父母坐在沙发上聊起了未来。母亲忽然说:“晓慧,你这么优秀,我们也希望你能找到一个好人家,过得幸福。”
李晓慧笑着回答:“妈,我会的,等时机到了,我会找到合适的那个人。”
父亲点点头:“晓慧,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会支持你。”
那一刻,李晓慧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满足。她明白,家庭的支持和理解是她最大的动力和力量。
春节假期结束后,李晓慧送父母回了老家。临走时,母亲依依不舍地说:“晓慧,常回家看看,家里永远是你的港湾。”
“妈,爸,你们放心,我会的。”李晓慧眼中含泪,挥手告别。
回到城市的李晓慧,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力量。她知道,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有家人的支持,她一定能走得更远,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