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较长,大概需要花费您10分钟时间,建议收藏。
古语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便是曾备受世人诟病的太监,也有出将入相、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
大家熟知的赵高、张让、童贯、李辅国、魏忠贤之流,都堪称太监行业中的翘楚,但都是祸国殃民的权宦。
千万不要异想天开,认为只要穿越到古代,也能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大太监。自太监诞生至消亡的两千多年间,绝大多数太监都是可怜人。
古代历史中的第一个太监
据相关文献记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名字叫竖刁或竖貂,也作“竖刀”,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身边的大红人。
据说此人有一项常人所不能及的本领,擅长揣摩齐桓公的心理,将阿谀奉承的“舔狗”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竖刁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掌管内侍及女宫的戒令,为了向齐桓公表达忠心并赢得他的信任,居然自行阉割主动成为太监。
一个原本身心健康的男人,为了权势和地位挥刀自宫,真不愧是一个狠人。但令齐桓公没有想到的是,他最终居然死在了竖刁的手中。
这个为消除齐桓公顾虑自行阉割的太监,却在齐桓公病危时暴露出了心狠手辣的本性。几天几夜不给他水和食物,致其活活被饿死。
管仲早已看出竖刁的野心,临终前劝诫齐桓公:“人情莫过爱其身者,竖刁不爱其身,岂能爱君乎?”
古代为何那么多人抢着当太监
古代社会中太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原本都是身体正常的男性。在封建思想极为严重的社会环境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铁律。
一个不缺胳膊不缺腿的正常男子,之所以会冒着断子绝孙的风险做太监,说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但凡生活有半点出路也不会走这一步。
一、生活所迫
《管晏列传》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在面包和尊严面前,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先选择填先饱肚子,面子终究抵不过肚子。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环境中,天下万民被分作三六九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众,当生活难以为继之时,甚至会出现卖儿卖女的悲剧。
生活贫苦的农民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只能被迫放弃传宗接代,将家中的子嗣送入宫中做太监。不仅让孩子有一口饭吃,还能拥有相对稳定的收入。
二、职业稳定
太监是一份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只要在入宫之后手脚麻利、善于察言观色,一般都不会触碰宫廷规矩。只要按部就班地伺候好主人,可保一生衣食无忧。
相比于一些朝不保夕的职业而言,太监不仅可以拥有免费食宿等优厚待遇。还可以将每个月的俸禄寄回家中,让全家人都衣食无忧。
对于地位和职务较高的太监而言,仅凭赏赐这一项就可以活得非常滋润。平时不仅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还能给自己攒一些棺材本,何乐而不为呢!
三、跨越阶层
古代的太监大多数都是贫寒家庭的子弟,入宫做太监之后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有接触到一些权贵的机会。
对于一些的得势的大太监而言,他们一旦受到主人的信任,那么升官发财和飞黄腾达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当然,还有极个别的太监逐渐走上了仕途,很多人甚至获得了参与朝政的机会。诸如明朝时期的王振、刘瑾和魏忠贤等人,都成为了权倾朝野的权宦。
即便他们的人生结局都非常凄惨,但对于穷苦家庭的孩子而言,如果不入宫做太监想必一辈子都没这个机会。?
四、保命技能
在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地时代,皇宫是一个非常安全的避风港,入宫当太监不仅可以远离战祸和饥饿,甚至还能活得很滋润。
每天不用为吃穿用度而操心,更不用为脑袋搬家而担忧,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相比于传宗接代而言,保命才是硬道理。
当太监不是割“一刀”那么简单
对于不了解太监这个职业的人群而言,都会想当然的认为不就割“一刀”的事情吗?实际上当太监也有一些硬性标准。
一、出身要求
官僚富户家庭子弟不可能选择当太监,只有家境贫寒无法维持生计的男子,才会对当太监趋之若鹜。
按照规定,家中必须有四个及以上男丁的男子,才有机会选择当太监,而且只有一个名额。另外,不能有违法乱纪或任何不良嗜好。
二、身体要求
选择入宫当太监的男子必须接受物理阉割,这也是当太监的必须条件之一。如果不同意这项条件,那么就只能放弃资格。
因为太监入宫一般都是做一些宫女干不了的体力活,每天还要和众多宫女和后妃接触。一个身体正常的男子进入后宫,岂不是狼入羊群嘛!
三、长相标准
入宫当太监的男子长相一定要清秀俊美,这样才会让主人赏心悦目。反之,长得五大三粗的男子或者是一脸凶相,一般都不会通过初选。???
另外,还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即便无法吟诗作对但也得识文断字,这样的人才能物尽其用,看来没有文化就连太监都当不了。
四、有人担保
想要入宫当太监绝非易事,不是随便抓个人就能当太监。除了品行端正之外,还要有一个担保人作保。并且保人必须是宫里面信任的人,否则只能望着宫门兴叹了!
结 语
太监这个职业的出现,本身就是畸形社会的产物。据说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寺人”这个职业,说白了就是大家熟知的太监。
绝大多数太监都是籍籍无名的佣人,他们的生活条件即便比贫苦老百姓强一些,但也无法达到锦衣玉食的程度。
古代社会中的贫民子弟,只有在万般无奈之下才会放弃尊严,去做一个地位低下的太监,很多太监的结局都十分凄惨。
【参考文献】《明史》、《酌中志》、《论魏忠贤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