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决死纵队一名团长叛变,带走两个营,解放战争中战败自尽

若尘看文化历史 2024-10-02 17:36:41

1939年决死纵队一名团长叛变,带走两个营,解放战争中战败自尽

1939年深秋,晋西南的山区寒风呼啸。决死四纵队独立第7旅33团驻地内,一场足以改变数千人命运的阴谋正在酝酿。谁能想到,这支誓死抗日的队伍中,竟藏着一颗定时炸弹?一场内部叛变即将爆发,震惊全军。

1948年涞水战役后,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开了:曾经叛变的33团团长鲁英麟,在战败后选择了自尽。这个结局,让人不禁回想起近十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内部叛变。

说起来,这鲁英麟也是个人物。45岁的大叔,戴着厚厚的眼镜,看起来就像个斯文的教书先生。谁能想到,这位“先生”可是从保定军校毕业的老军人,还是阎锡山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这厮不但打仗有两下子,玩弄权术更是一把好手。

且说1939年,这位老狐狸改名换姓,混进了决死四纵队的33团。他先是装得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没多久就当上了团长。可这家伙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暗地里拉拢了一帮旧军官,打算带着队伍投靠国民党。

再说那33团,可是抗日的主力。有2500多人,下设3个步兵营,那可都是能打仗的好汉。要是让鲁英麟得逞,那可真是损失大了。

就在鲁英麟准备下手的时候,团里的政委王玉波闻到了不对劲的味道。这位30出头的小伙子,虽然年轻,但眼睛可毒着呢。他向上级报告说要转移队伍,可惜上头举棋不定,给了鲁英麟可乘之机。

1939年11月29日,鲁英麟终于按捺不住了。他先是悄悄带着特务排溜了,然后下令1营和3营也跟着走。这下可把王玉波和其他进步人士打了个措手不及。

可别小看了咱老百姓的眼睛。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些机灵的战士和基层干部站了出来。有的带头逃跑,有的偷偷通风报信,为挽救局面争取了宝贵时间。

最精彩的要数2营的表现了。多亏了附近友军4团2营长郭庆祥的提醒,2营的几个指导员早有准备。当6连长传达撤退命令时,几个机灵的班长当场就顶了回去:“没有教导员和指导员的命令,谁也不能走!”

你瞧瞧,平日里威风凛凛的连长,居然被几个小兵给顶回去了。这些小兵可不简单,他们代表的可是咱老百姓的心声啊!

就这样,鲁英麟的阴谋虽然得逞了一半,但还是有不少战士和干部成功脱险。王玉波带着这些人马,连夜赶往友军驻地。四天后,他们终于和二纵队游击3团会合,算是暂时安全了。

再说那些跟着鲁英麟跑了的,后来怎么样了呢?说来也是可怜,有不少人被骗了。等他们发现上了贼船,想回头已经晚了。有些人被迫跟着鲁英麟东躲西藏,有些人则在后来的战斗中成了炮灰。

再说王玉波这边,虽然保住了一部分人马,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八名内政工干部被鲁英麟杀害,这可都是抗日的好同志啊!

不过,咱们的抗日英雄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1940年元旦前后,重组后的33团残部投入了反“顽”斗争。他们在晋西南地区东奔西突,打了整整两个月的游击战。

你想啊,这群刚刚经历叛变的战士们,转眼间就要面对更强大的敌人。他们能行吗?那还用说!在新任营长阮瑞丰和教导员张献奎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像是浴火重生的凤凰,越战越勇。

他们不仅成功营救了一批来不及撤离的地方干部,还神奇地突出了晋绥军八个团的包围圈。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你能想象吗?一支刚刚遭受重创的部队,居然能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

这段时间里,每个人都是英雄。有的战士牺牲了,有的负了伤,但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背叛者鲁英麟带走的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真正的精锐都留下来了。

再说那个鲁英麟,这厮可真是个滑头。叛变后,他先是得到了阎锡山的重用,但很快就失去了信任。后来又投靠了傅作义,在解放战争中指挥晋绥军主力第35军。

可是,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1948年涞水战役中,鲁英麟指挥的部队遭到重创。当解放军包围他的军部时,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叛徒,终于难逃一死。他拿起手枪,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这场33团的内部叛变,最终以叛徒的失败告终。鲁英麟自尽身亡,而那些忠于抗日事业的战士们,却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下来,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

有人说,这就是命。可有人却说,这是人心向背的结果。背叛者纵有千般算计,也敌不过千千万万颗赤诚的心。这场发生在1939年的叛变,或许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

2 阅读:838

若尘看文化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