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3日本,0-1沙特,0-2澳洲,遭遇世预赛三连败。经历了世预赛和联赛间歇期,重新集结的中国国家队在战斗力上和上一个周期反而有了不小的差距。
此刻,包括某些著名解说员和媒体人,都在鼓吹“伊万下课”。但真正了解当下中国队现状的球迷,对于换帅,都会持谨慎的态度。
伊万科维奇和足协的合同,就是以“小组第四”为目标
虽然中国媒体对于国足的预期随着中国队在世预赛中的表现,不断地波动。从争夺小组第四,变成要以前两名的身份直通世界杯,但伊万科维奇面对各种媒体的采访,一直都坚持“以拿下小组第四”为目标的说法。在中国队首回合战胜巴林,印尼的情况来看,国足的目标仍然明确,就是争取小组第四,争取附加赛资格。
这也就意味着,除非国足“争四”失败,否则伊万科维奇的教练组不存在违约的情况。从尊重合同的角度,让伊万科维奇提前下课,显然是不明智的。
目前的教练组,不存在无法掌控更衣室的情况
对于任何一支球队的教练组来说,被紧急撤换,大概率是因为这个教练组已经无法掌控更衣室,更衣室里的球员对于教练组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但伊万科维奇显然没有遇到这个情况。在国足0-7不敌日本队,以及1-2不敌沙特队的比赛结束后,足协的确动过“临阵换帅”的念头。但当时国家队的队员给教练组的工作给予了支持和肯定。
因此,伊万科维奇既然仍然能够掌控更衣室,球员对于教练组仍然很信任,那就不应该打破目前更衣室内和谐,团结的气氛。
伊万坚持“菱形中场”是错误?临场指挥有不足?
目前球迷对于教练组最大的诟病,一是教练组制定的“菱形中场”,后腰压力极大导致中场失控。二就是伊万科维奇的教练组临场指挥换人不及时。
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伊万科维奇的教练组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老熟人”。他的战术理念,我们应该很熟悉。国足选择他作为主帅,也就是要包容他的优点和缺点。
伊万科维奇的战术,相比于国内教练,有独到,先进的一方面,有极大的冒险性。在比赛中伊万的战术打法,比起国内教练单一的“死守,靠边路突击偷一个”的战术,有先进性。也正因为这种相对激进的打法,国足才能连续战胜印度尼西亚和巴林,也因为这种激进的打法,中国队在面对强队时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丢球。
即便伊万科维奇在临场调度,换人方面存在迟钝的一面,我们也应该理解。教练组更信任自己的首发球员,期待“后发制人”也不能算错。一来国足的“板凳深度”的确不足,球队缺乏和主力球员可以平替的替补队员,这一点从杭州亚运会,U20亚洲杯,以及之前的一系列比赛都可以得出结论。二来,教练组对于当时的情况比较满意,希望延后最后的反击时间,也可以理解。如果伊万科维奇换人滞后是严重的错误,那么昔日克劳琛,里皮,乃至在U20亚洲杯上获得球迷点赞的久尔杰维奇都存在这个问题。
国足失利有深层原因,国足需要AI做主帅?
国足接连不敌日本,沙特和澳洲,紧急形势急转直下,的确让人沮丧。但中国队面对这三个对手,本身就处于弱势,输球本就是大概率事件。
从排兵布阵来看,无论是对阵沙特队比赛中吃红牌的林良铭,还是在对阵澳洲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的王大雷,在此前的世预赛比赛中都有很优秀的表现。尤其是林良铭,在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取得了进球,中超首轮比赛也有头球破门的表现,教练组继续信任他,不能算错。
如果球迷寄希望于教练组在排兵布阵,临场指挥中必须确保“零失误”,那就只能寄希望于让AI做主帅了。如果AI能够在排兵布阵,临场指挥上避免一切失误,那真是人工智能的重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