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市场的整体受众开始走向了专业化。而在所有流行音乐的风格之中,R&B(节奏怨曲)成为了华语音乐21世纪20年代的最大受益者,我们在中文R&B音乐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律动、华丽音色、个性魅力、慵懒惬意等美感体验。
这种让R&B音乐与众不同的美感表现,皆是因为R&B的底层逻辑对于:节奏、切分正反拍、转音、谱面时值、音色都具有较高的专业难度要求,从而提供的一种音乐素养提升的惊喜感体验。那么在声乐唱功上,R&B音乐拥有一个特定的唱法,和传统抒情唱法、流行唱法都具有一定的风格差异。今天便从R&B唱法切入,来简单科普一下如何欣赏R&B的声乐唱功。
在声乐的表现和定义上,R&B唱法具体如下:
1:R&B唱法的音色压缩需求较高——会突显出音色的紧张,扎实、明亮、脆感等听感表现。这是最大的R&B特色,普遍更偏向非大嗓的小嗓+假声听感音色的芯体律动表现为主。对应的音色技巧是:上挂面罩共鸣为声线芯体基本盘、弱混为核心音色,强混为辅助音色,乃至于不要强混,平衡混全局同样可以。其中:芯体的明亮度声线一定要具有清晰的音头颗粒度,突显出律动感。
2:R&B唱法的音域普遍卡在换声点上,以E4、F4为男生第一难度梯队,A4、Bb4为男生第二难度梯队。女生则是:(B4、C5第一梯队,D5、Eb5为第二难度)。卡在换声区的原因是因为:换声期的咬字天然具有生理性紧张、契合R&B幽怨的底层色彩。
这就意味着有非常多的假声音区需求。对于换声技术要求高。这表明:R&B唱法开口的难度就很高,民谣歌手对于R&B而言基本无法开口,流行歌手也需要特化训练,但是R&B歌手可以轻易掌握民谣、流行、抒情等等风格。
3:R&B唱法的腔体要求是:自然、随性的自由度为主,这是R&B最大的魅力。你可以挤卡,你可以不科学,但是你歌唱的发声状态必须自信、投入、丝滑。一定要提醒自己腔体自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这一点很重要。这意味着你是否具有R&B的灵魂和改编、创造、即兴能力(即兴,就是声乐、音乐艺术的终点)。至于腔体基本功,唱多了、就自然会主动进步去解决。
那么,基于这三点我们可以对R&B唱法做一个简单的粗浅定义:R&B唱法是以腔体自由度为主,节奏律动为驱动力,幽怨音色为情绪基本盘、换声区音域为核心旋律美感的流行性综合唱法。他的要素非常多非常多,不像民谣、摇滚只需一个核心要素。R&B唱法呈现了一种:既要又要的高专业要求。不管是:
腔体的自由度;节奏的完美切分和正反拍;音色的幽怨;换声曲的高调式机能处理;100%要求完美音准;个性化的咬字;声线的丝滑度;每一个环节,R&B都有需求。这种高难度的门槛性质,也是让R&B在流行声乐之中,几乎具有和艺术性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同规模的学术硬性要求。这也是为什么,普遍而言,各大音乐学院的流行声乐系,将R&B作为主要的考试曲目。因为R&B是流行声乐之中最根正苗红的风格:自由、华丽、个性、不拘束于科学性,又具有市场推动力和审美的突破性。
单依纯、陶喆、王力宏、方大同谁的R&B最好听?R&B的唱法是一种市场和时代的产物,早期陶喆的R&B虽然伴随着一定的挤卡,但是在一片贫瘠之地之中依旧万分惊艳。而在当下中文R&B已经开始初现峥嵘的情况下,那么R&B的唱法的进步性也具有足够明显。我们可以将单依纯、陶喆、王力宏、方大同四人的R&B唱法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我们来判断一个R&B歌手唱功最容易的方式就是:Live现场全开麦的能力,是否具有CD的美感,或者超越CD专辑。具有CD同样美感就可算唱功很好。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方大同和陶喆、王力宏、单依纯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因为方大同的Live和CD之间还是有较为明显的听感差异,尤其是在R&B的咬字上,方大同更习惯于录音棚的环境。
单依纯、陶喆、王力宏三人,在Live现场演唱中都可以较为完整的表现出与和CD专辑同样质量的听感体验。尤其是音色、律动和个人的状态都是较好的。但是他们三人身上依旧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同时代的R&B审美痕迹。具体如下:
陶喆的R&B唱法更注重腔体和律动的自由度,在音准、音色上有点抽象。R&B的灵魂就是自由,在这一点上陶喆做的非常好,甚至于他的每一场Live都会弄一些唯一性的舞台记忆,这是非常好的互动和答谢粉丝。但是受限于更古老的时代和声乐背景,陶喆的R&B唱法在挤卡上是普遍存在的,这导致了机能的不稳定和下滑。而R&B自由度是在高难度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如此一来,陶喆的R&B其实翻车的概率比较大。当下的机能演唱原调曲目,的确十分困难。
王力宏的R&B唱法就更为科学,整体的律动、节奏、音准、音色都极为完美。是单依纯出现之前,个人认为Live唱功在R&B风格之中最扎实的一个。尤其是王力宏的弱混芯体表现具有非常顶级的质量,而弱混就是R&B之中最重要的音色技巧。以2024年杭州福利秀《花田错》为例,王力宏的LiveR&B音色质量,基本上和CD的同规模的。并且伴随着吉他的Solo独奏。
单依纯的R&B唱法则是非常无解的一个表现——学院派R&B,就一切谱面的100%还原,要求Live超越CD,为现场的演唱设计一些小点缀。我们要知道一件事:科班生尤其是第一名的科班生,他们课堂演唱对标的环境并不是专辑,而是Live全开麦。所以实际上,他人的弱项,恰恰是单依纯的专业领域。
我们可以以单依纯来作为具体的R&B市场时代的审美变革,看一看陶喆到单依纯这里中文R&B的改变。我们以单依纯和陶喆同台演唱的曲目《天天》,做核心分析,具体如下:
1:单依纯的音色压缩程度远远高于年轻时的陶喆——一个更年轻更强壮更科学的声带。单依纯最大的R&B特质就是:声带闭合的压缩练习,比陶喆等老一辈歌手要扎实得多。前文说过,R&B的音色美感,不管是弱混也好、强混也罢,乃至于平衡混,都不是底层R&B音色华丽的原因。音色的压缩紧张度,才是R&B音色华丽的核心所在。
声带闭合压缩,在声乐之中就像是:声带的机能表现对于同音高张力下,声线紧张度的直接体现,伴随着发音点的减少。比如说同样是一个A4,明明陶喆作为男歌手的声带闭合压力更大,但是单依纯的A4反而根据有压缩芯体的紧致感。即使是巅峰期的年轻陶喆,相比于单依纯,也是存在这种压缩的差异性。
这是因为:对于声乐科班生是具有这种针对于强混声的压缩音阶训练,主要的训练方式是通过一些头声元音(Gui、bo、nei这类爆发性音色)来训练音区连接的肌肉习惯。这提供了非常大的声线律动和收麦入麦的声线清晰度。而单依纯又在这种压缩情绪度的基本上,做到了一个:声带闭合的压缩程度,和音色技巧的分离。
也就是说不管是强混、弱混、平衡混、头声,单依纯的所有音色闭合的基本盘都是非常扎实具有压缩美感。那这就出现了时代性的进步,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的改编,而是时代整体性的进步。
2:单依纯的音准的的确确可以做到秒杀绝大部分职业歌手。音色和音准就是影响唱功最大的两个要素,在音准上,单依纯的表现和王力宏是一致,但王力宏的音色偏向于弱混为主,强混过少,而且逐渐由咽音化的过度,所以实际上王力宏才是第一批科班生在华语音乐基本功碾压。
3:在腔体自由度上,陶喆更有意思。单依纯多了一些科班生拘谨,这不利于音乐的突破,但优点是声乐腔体下限又高的离谱。
综上,R&B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倾听的音乐风格,R&B音乐的生命力一般都可维持在20年内。倾听CD的话,选择陶喆和方大同就没错。听Live的话,选择单依纯和王力宏既可。
前卫的曲风秒杀刀郎的土俗歌曲
什么时候单依纯也能和陶喆王力宏一起比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