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李娜出家27年:孤单老母曾心痛流泪,现在老人过得怎样?

黄黄惚惚 2024-11-22 20:06:59

很多歌迷都有一个观念,假如李娜还活跃在华语乐坛,绝对是内娱女歌手中的“大姐大”。

时至今日,人们深深记得这个优秀的女歌手,但其实关于她的影像资料并不多,因为她当红的时候,MV还没有广泛兴起,而她的很多经典音乐作品又都是影视剧主题曲、插曲。关于她的模样,人们记得的是鲜明的那颗痣,不算美艳但充满诚意的面容,不高的个子但充满力量。

李娜是绝对的实力唱将,她的唱功能驾驭一切风格的歌曲。充满力量感、悲怆的《嫂子颂》、娓娓道来的《好人一生平安》、轻快活泼的《女人是老虎》、音域跨度极大的《青藏高原》,都被她演绎得登峰造极,任何再优秀的歌手来翻唱,都难以超越李娜的版本。

殊不知,李娜并不是天生的歌唱家,她的经历更该概括为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我们可以想象,这些经典歌曲的背后,她曾付出多少努力。

李娜原名牛志红,六十年代初出生于郑州,5岁时丧父,母亲拉扯着她和妹妹生活,一直没有再嫁。那个年代,没有男丁的家庭总是要吃亏的。李娜家没有顶梁柱,李娜也没有兄弟撑腰,小时候经常被别的孩子欺负。为了不让已经吃尽了苦的母亲担心,每次受了委屈她都躲起来流泪。这样的成长经历,铸就了她内向、敏感、坚韧的性格。

老天没给她任何偏爱,只给了她一副大嗓门,凭借这个,她考入了河南省戏曲学校学习豫剧,后来雄浑的发音方式,都离不开学豫剧打下的底子。李娜长得不算好看,音色也没有优势,但考入戏校的她,被视为全家的希望,母亲带着妹妹打零工,省吃俭用地供她读书,因此她必须格外努力。

在戏校,她每天比别人多练功几个小时,用她后来的话说,是“自我摧残”。好在,她逼着自己变得优秀了,进入了省豫剧团,有了好单位和稳定的收入。1981年,18岁的李娜在舞台上扮演佘太君,获得省级戏曲一等奖。她的优秀被省里文艺界的领导看到,两年后,她又被调到省歌舞团,在这期间,她找到了戏曲演唱与歌曲演唱的区别与契合点。

二十出头的李娜,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薪水不多,却要供妹妹读书。八十年代中期,流行歌曲在祖国大陆处于萌芽阶段,李娜为了谋求发展,到相对开放的深圳学习流行歌曲,一年后,她回到北京,凭借一首《获者不容易》,获得了歌唱大赛的第一名。

她的声音极富感染力,很有叙述感,几乎不看她的脸,光听演唱就很有故事性。1988年,《篱笆·女人和狗》热播,李娜演唱的《苦篱笆》是渲染情节的点睛之笔;1990年,《渴望》大火,全国人民到了晚上都守在电视机旁等着听“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

一直不被老天眷顾的李娜,终于迎来了她的好运:她赶上了中国流行音乐和影视业蓬勃发展的好时代,成为了各经典影视作品必选的演唱者。大拼十年,李娜拿下了多项华语流行音乐的大奖,《青藏高原》的问世,更是将她推上了华语乐坛一姐的位置。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她一日不敢懈怠的练习枯燥发声。长期的演出和排练,工作强度很大,李娜身心疲惫,体质也变差了,经常发烧感冒,每次生病都久久不好。

有朋友建议她练气功强身健体,她开始尝试,很快就达到了痴迷的状态。气功虽让她感觉身体见好,但练习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经常出现幻觉。到医院一查,她患了抑郁症。李娜放慢了工作节奏,开始身心的疗愈。这期间,有信佛的朋友来拜访她,送给她一本《大明咒》。

李娜有一天闲来翻看,竟真的读了进去,并有茅塞顿开之感,从次她喜欢上了佛学,找到了心灵的救赎。后来她跟着朋友到寺院里跟主持畅谈,佛门境地的氛围让她心安,不知不觉就把从小到大的种种郁结都说了出来,说完感觉轻松多了。主持送给她一句话:“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解脱,才是智者梦中的故园。”

李娜回到家后反复领悟这句话,最终做出了出家的决定。1997年,李娜在普寿寺女子佛学院剃度,法号释昌圣。次年,她又转到广州无着庵修行,并正式受了三坛大戒。

街头巷尾还放着她演唱的歌曲,却传来了她出家的消息,媒体们纷纷赶到广州采访。为了避开纷扰,李娜远赴美国修行,彻底淡出了中国观众的视野。

到了美国,她把母亲接来同住。但开始的一整年,老母亲没日没夜的哭泣着劝她还俗。母女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每次争论过后就抱头痛哭。慢慢的,老母亲被李娜的决定感化,渐渐接受了她的选择。再后来,老人家跟着李娜一起,吃斋、念佛,修行的日子波澜不惊,内心十分平静。

如今老人家身体康健,常年在美国陪伴李娜修行。李娜的妹妹已经结婚成家,不忙时,会飞到美国与母亲和姐姐团聚,一家人在美国其乐融融,生活惬意无比。

李娜找到了真正的宁静和解脱,但也并未过得与世隔绝。从前的朋友若到美国,她也会与老友相遇。有朋友问询她的近况,她很幸福地回答:“以前的我并不快乐,我过去的生活表面上很丰富,可没有什么实质上内涵”、“我没与出家,是回家了!”

0 阅读:16

黄黄惚惚

简介:看历史大剧,走进改变时代大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