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孤身在外,秦观写下一首词,道尽天涯游子的孤独

解忧诗词 2021-02-09 21:33:39

沐过几次风雨,看过几场离合,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知何时我们都成了天涯倦客。

岁月的长河里,摇曳着那些无法打捞的时光。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于很多游子而言,故乡早已成了回不去的远方。

今天要讲的这首词是秦观在除夕夜所写,道尽天涯游子的孤独。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秦观和晏几道一样,被誉为“古之伤心人”,他的很多词中都带有一种难以言说,无穷无尽的愁苦。

他一生坎坷,曾两次落第,后来好不容易高中进士,得到恩师苏轼的推荐,出任太学博士,不久又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

但是好景不长,1094年哲宗亲政后,开始启用新党,打压旧党,苏轼被贬惠州,而秦观也开启了长达七年的贬谪生涯。

中年遭遇贬谪,漂泊异乡,知交零落,“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都是写于这段时期,可以想象他心中的愁苦该有多深。

这首《阮郎归》写于他被贬郴州期间,一开始他被贬为杭州通判的时候,也许心中还存有东山再起的幻想;被贬为毫无实权的监州酒税时,已然开始认命;真正令他绝望的是,被“削秩”,也就是削除所有官职封号,迁往湖南郴州。

他在郴州挨了将近一年,丝毫没有感受到复起的希望,又逢除夕,孤身一人,漂泊异乡,庭院深深,又听到城头传来呜咽悲凉的乐音,所有的愁苦涌上了心间,便有了这首断肠词,道尽天涯游子的孤独惆怅,令人不忍卒读。

词的上半阕渲染了极其凄冷幽深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词人的悲凉心境。

开头一句“湘天风雨破寒初”,点明了地点——湘江流域,时令——冬末春初。

满天的风雨冲破了冬日的严寒,即将迎来万物复苏的春天。

冬去春来本是一件喜事,但这份喜悦并没有冲淡词人心中的愁苦,这一点从第二句的“深沉庭院虚”不难看出。

欧阳修有词云“庭院深深深几许”,而秦观这里的庭院不仅深,而且还“虚”,完全感受不到新春的气息。

在这凄凉深沉的氛围中,词人听到城门更楼传来《小单于》的演奏声,和着风声雨声,不断地敲打着词人破碎的心灵。

最后的结句“迢迢清夜徂”,将词人彻夜难眠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半阕看似句句写景,实际却是句句烘情,不言情而情自在,不写愁而愁自现,这便是诗词的魅力所在。

再来看下半阕,开头两个短句,“乡梦断,旅魂孤”,词人做梦都想回到故乡,可是几年过去了,他依然像孤魂一样漂泊异乡。

这两句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表现了他的羁旅之愁,思乡之切。

接着一句“峥嵘岁又除”,点明了“除夜”这个特定的时间。

原本这是个阖家团圆的节日,可是词人却只能在异乡的庭院中,听着风声雨声,度过漫漫长夜,无形中又一次加深了他内心的愁苦。

最后两句“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引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

衡阳也在湖南,境内有一回雁峰,传闻鸿雁至此而返,而郴州在衡阳以南,也就是说鸿雁根本飞不到。

言外之意就是离乡日远,音讯久疏。

这一结,将他的乡愁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全词以风雨、庭院、丽谯、清夜、乡梦、旅魂,共同营造了孤苦凄冷的除夕氛围。

调本凄怨,词更深婉,若非个中人,定然是写不出来的断肠之作,正如明朝杨慎在《草堂诗余》中所言“此等情绪,煞甚伤心,秦七太深刻矣”。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 阅读:1039

评论列表

离离原上 草

离离原上 草

2021-02-09 22:42

春夜》 林深孤鸦鸣, 河畔柳枝轻。 来往人不见, 独我堤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