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是记忆中最美好的。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虽地处农村,年味却格外浓郁。
腊月里,各家早早就开始备年货。师傅挑着机子,走村串户去打爆米花,等到腊月二十几的时候,家家户户大都要用爆米花做冻米糖。
冻米糖做好时,切成一片一片,甜甜糯糯的,很喜欢。为便于硬化和保存,母亲往往把它们一封一封用纸包好,放在石灰糖缸上部(下部放一些熟化发热的石灰块),可以保存好久。需要时按需取出,招待客人,馈赠亲友。

母亲勤快,年底要炸红薯片、麻片,炮红薯丸子,打麻糍(年糕),做好盛成几大缸。
过年是南方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我们兄妹几个,要帮家里将柴火劈成小山,预备炉灶生火。还要将猪草备好一连几天的,以利过节时母亲不要出去。
平时母亲大抵还是要给我们几个做点新衣,不过只有过年时才拿出来穿。过小年、扫尘,烧鸡、捞鱼,蒸豆腐,打酒,贴春联,点香蜡、烧纸放炮,上坟祭祖一个都不能少。

过年有太多乐趣。燃放鞭炮,一家人团年守岁,看春晚。初一走村串户拜年,冻得脸、手通红也不在乎,因为拜年能吃果子、穿新衣新鞋,很高兴。拜年时,要从本姓辈分最大的一家开始,依次进行,并且要说拜年和祝福的话。那时候吃的都不丰盛,但猪肉和下水做的腊菜,也能吃一个正月。
乡村儿时的年味,独特、朴素、纯洁,是一份永远留在记忆深处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