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来了,大家最期待的还是赵本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卫致远说 2025-01-22 17:31:13
春晚来了,大家最期待的还是赵本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这不,街上的年味儿已经铺满了大街小巷。

看看路边的小店,大红的春联和灯笼挂得到处都是,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热闹劲儿,而家家户户更是在忙着置办年货,整个场景让人觉着,这就是中国过年的独特氛围吧。

说到春节,很多人脑海中总会冒出一个经典画面:家里热气腾腾的饺子还冒着香气,全家人挤在电视机前看个乐呵,耳边荡漾着春晚的笑声和祝福。

这台伴随了全国观众几十年的节目,从1983年问世的那一刻起,就像一张节日门票,成了度过除夕夜的标志。

而说起春晚,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承载了无数笑声与回忆的赵本山。

如果说春晚像是一桌永远不会缺席的年夜饭,那赵本山的小品绝对是其中最让人翘首以盼的“招牌菜”。

从他登上春晚的那一刻起,这个来自东北的朴实大哥就用他天生的幽默感和接地气的表演,迅速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心。

他的小品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表演艺术,而是那种就像发生在你家巷子里的“真故事”。

不管是《卖拐》里那个能忽悠天忽悠地的角色,还是《不差钱》里伶俐又逗人的徒弟,他传递的不只是笑声,更有一股浓浓的生活味道,笔下铺展开的小人物画卷,像极了你我凡俗生活的剪影。

每年的这个时候,总有人会问:“今年赵本山的小品是什么呀?

”这句话曾经几乎是一种年关的标配,就像你听说“过年回家”一样再平常不过。

而那会儿东北人尤其直接,“就为了赵本山那十几分钟的出场,饺子可以先不吃,麻将局可以立马散。

”这种全民期待,简直像是一场跨年仪式,他在春晚的出场成了辞旧迎新的信号。

后来大家总结,说赵本山不仅仅是一个喜剧演员,他更像是一种时代符号,承载着平凡日子里的每一份欢笑和生活中的那些酸甜苦辣。

你要说他的小品为什么这么有魔力,直教人从头笑到尾,那就不得不提他的表演功力了。

赵本山的厉害在于,他演的不是角色,而是活生生的人。

他的小品从来不是靠堆砌炫技的段子取胜,而是用生活里的点滴,戳你的心窝子。

他那一口地道的东北话,一句接一句,既俏皮又自然,听着让人倍感亲切。

而他饰演的那些人物,大到城里的忽悠高手,小到村里的普通农民,总有一种“原来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人”的真实感。

比如《卖拐》里的那个“忽悠大王”,你说他不靠谱吧,但好像某种程度上,还真反映了现实中那些善于把满嘴“歪理”说得天花乱坠的人;又比如《小崔说事》,他和央视名主持的来回对话中,表面一本正经,背后却藏着一波接一波爆笑的梗。

这些故事和细节,总能在你捧腹大笑的瞬间让你意识到,“哎哟,这不就是我舅舅家邻居老王的影子嘛。

”也正是因为这些真实的笑点,让无数人只要看到他的节目,就会瞬间“破防”。

可惜啊,再红的人也有离开舞台的一天。

2012年,赵本山正式宣布告别春晚,那个一度在全国观众心中是“年夜饭标配”的名字,从此走向了一个安静的舞台下。

“没有赵本山的春晚,还有什么意思?

”这是很多人那年的共同感受。

年三十的晚上,少了他的调侃,少了那经典的东北味儿台词,电视机前那份熟悉的热闹劲儿,也好像淡了不少。

即便如此,每到除夕,总还是会有人埋怨着“赵本山怎么就不能再回来?

”大家想念的不仅是他本身,更是那段属于“赵本山小品时代”的春节记忆。

但当你仔细想想,或许他的放下,是顺其自然的选择。

在舞台上拼搏了三十年,他从未懈怠,而人生还有更多想象空间,是时候该停下来看看风景。

如今的赵本山,过着一份“接地气”的恬静生活。

他把精力放在了新的创作上,没有舞台的光芒,却回归到了最质朴的地方。

你会在《乡村爱情》的片场看到他的身影,这部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电视剧,像是他对过去戏剧人生的一种延续。

有人说,赵本山的隐退意味着他退出了艺术的舞台,但实际上,他只是换种方式延续那道属于他的“菜谱”,他的幽默与人性光辉,还透过荧屏浸润观众的生活。

回头再说说赵本山,当年那些笑到流泪的瞬间已经不只是春晚的记忆,它们早就深深地融入到了生活里。

小品结束了,但他传递的智慧与欢乐却无处不在。

他能让你看似轻松地大笑,也能让你在笑的同时感慨生活里的种种真谛。

他的小品里有无奈,也有生存的智慧;有琐碎的调侃,也有引人共鸣的内涵。

这些东西早已超越了娱乐本身,让人觉得,那不仅仅是一个节目,而是一段陪伴我们走过春节的岁月。

而今天的春晚,已经焕然一新了。

年轻人、科技舞台、新概念小品……这些都在为春晚注入新鲜活力,但始终有一种情结无法被取代。

哪怕新人百花齐放,那些属于赵本山的“黄金年代”,仍然是人们心头的一抹柔软记忆。

有些人,有些事,注定只能留在记忆深处闪闪发光。

赵本山和他的小品,正是这样的存在。

他的离去并没有夺走那些让人欢笑的瞬间,反而让这些瞬间在回忆中愈发明亮。

或许,你和他再无交集,但每当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忽悠,接着忽悠”,总能忍不住会心一笑。

时光能带走许多,却带不走记忆里的年味儿。

赵本山的小品虽已经远去,但当我们在除夕夜的烟花和笑声中想起他的名字,那份曾经的温暖与欢笑依旧如同灯光般点亮着这一片值得珍惜的时光。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