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同时让中美人民喜闻乐见或者说津津乐道的一件事,那就是“马斯克的对账单”。这里说的不是马斯克自己的账单,而是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在拿到特朗普的授权之后,每天都在高强度地查美国联邦下属各个机构的账单。
很多此前只闻其名未见其事的部门,在马斯克的简单粗暴对账行动下,被褪去了原本神秘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他们脆弱乃至荒诞的一面。
目前已经遭到针对的部门,有大名鼎鼎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就是CIA,还有时不时就出现在新闻上的美国国际开发署,以及五角大楼这样的核心部门。
其中CIA已经被通知要裁员,还向约22000名雇员发送了所谓的“买断计划”,这些人如果愿意辞职,就能领取 8 个月的工资和相应福利待遇,如果不接受“买断计划”,就要面临可能被裁员的下场。
五角大楼的风波才刚刚开始,马斯克刚刚着手查账,相比之下最惨的可能还是美国国际开发署,目前已经被特朗普政府完全给砍掉了,办公场所当场关闭了,绝大部分雇员原地失业。据说这些人也闹了一次不小的风波,跑去大街上举旗游行,但是也没起到任何作用。
特朗普政府甚至直接下令,把美国国际开发署大门上的英文名牌全部拆除了,并且把这栋建筑还给了美国海关和边境保卫局。
这也意味着,美国国际开发署很有可能从此成为历史,即便今后特朗普任期结束了,民主党政府重新上台之后想恢复这个部门,也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
美国国际开发署这个部门,其实一直以来都扮演了向他国渗透、输出意识形态、扶植代理人、颠覆政权的角色,时不时还参与安插间谍、刺探情报等行动。外界认为美国国际开发署实际上就是CIA的白手套之一。
那么这个部门既然是给美国政府“干脏活”的,为什么会让特朗普以及马斯克深恶痛绝,以致要如此决绝地要干掉它?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国际开发署这些年花钱无数,可以说是在全球范围内“大撒币”,而且大部分钱花得都非常离谱。
马斯克就公布了一部分美国国际开发署的预算去向,这让不少美国民众大开眼界,咱们中国网友也跟着一起吃瓜。
咱们简单罗列一些目前公布出来的预算项目,很多我光听名称都会觉得离谱。
比如美国国际开发署花了2000万美元,在伊拉克制作了一部新的《芝麻街》节目。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哪怕是想让伊拉克人心向美国,也没必要花这笔钱吧?而且2000万美元制作一档节目,这钱花得值吗?
他们还花了450万美元去打击所谓“哈萨克斯坦的虚假信息”,听起来似乎挺正义,但很可能美国国际开发署才是制造虚假信息的一方,这些钱估计都流向了那些西方支持的NGO。
美国国际开发署甚至还给叙利亚的努斯拉阵线,提供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餐食”,别看这个努斯拉阵线后来在朱拉尼的带领下夺取了叙利亚政权,但当时他们还是一个跟基地组织有联系的恐怖组织,躺在美国政府的反恐名单上,即便如此美国国际开发署还是给他们送钱买饭吃,这操作真是让人无语。
如果说以上这些项目多少还是为了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那么接下来的一些项目就是纯粹地输出民主党支持的所谓“多元化”意识形态了。
比如美国国际开发署居然花了200万美元,给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境内的一些变性手术捐款,这事听起来都有点不可思议;他们还花了790万美元,教授斯里兰卡的记者避免使用二元性别语言;捐款150万美元,用来推动牙买加的LGBT权益发展;还为马其顿的LGBT事业捐了390万美元。
且不说这些项目有没有价值,单单在人少、国土面积小、国际影响力微乎其微的欠发达的国家投这么多钱,就很怪异,恐怕很多预算都流进了某些美国人的口袋里。
美国国际开发署还给敌对国家“送钱”,比如捐了150万美元来“重建古巴的媒体生态系统”,可是众所周知古巴一直被美国制裁,这笔钱估计到不了古巴人的口袋里,应该是在美国国内就被“消化掉”了。
他们还捐了150万美元,来支持白俄罗斯的残疾人艺术创作,这也显得有点“善心泛滥”了,白俄罗斯也遭遇了西方的全面制裁,这150万美元到底给了谁,那就很难说了。
要说特朗普和马斯克不赞成美国国际开发署这样的部门,在全球范围内“埋暗桩”、“插钉子”,那倒也把他们想得太好了。美国国际开发署之所以这么招人恨,主要还是花钱如流水,而且长期缺少监管,而且其中大部分项目和预算都流向了民主党以及背后的支持者,这才是特朗普欲除之而后快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