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广东一名00后女生通过AI技术"复活"已故外公,生成的动态视频让母亲瞬间泪崩。这一温情故事背后,是电商平台上火爆的AI"复活"服务——某店铺销量超3000单,业务量激增100%,评论区充满"亲人仿佛回来"的感动留言。
这项技术确实为生者提供了独特的情感出口,尤其对存在未解心结的家庭而言。但需警惕,当技术门槛降低至"10元起售"时,风险随之而来:一是隐私泄露隐患,逝者生物信息可能被滥用;二是伦理困境,未经全体亲属同意的"复活"可能引发家庭矛盾。更值得关注的是,过度依赖虚拟慰藉或阻碍真实的哀伤疗愈过程。
科技当有温度,更需边界。在立法规范尚未完善前,消费者应审慎选择此类服务,而平台则需承担数据保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