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麒麟纹大盘,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
偷学技艺
忙了一天的法国传道士殷宏绪回到自己的住处,简单用过晚饭后,便开始奋笔疾书,这是他真正的任务。白天,殷宏绪传播《圣经》;晚上,他听从“法国耶稣会”的指令,将利用工作之便搜集到的资料仔细记录下来,并分别于1712年和1722年寄回法国。第一份资料于1716年发表在法国《科学》杂志上,内容震惊整个欧洲,第二份资料则是第一份资料的补充。资料中言:“我在景德镇培养教徒的同时,有机会研究瓷器的制作方法。制瓷原料是由叫作‘白不子’和‘高岭’的两种土合成的……精瓷之所以密实,完全是因为含有高岭土。高岭土可比作瓷器的神经。”正是由于这两份资料的公布,让欧洲彻底揭下中国千年制瓷技术的神秘面纱。特别是青花瓷制作的配方,更是让当时的欧洲欣喜若狂。
“殷宏绪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这和欧洲人垂涎中国陶瓷已久有直接关系。在“殷宏绪事件”之前,欧洲无法制作出硬质瓷器,只能用外观相似但质地为陶的器皿代替。收藏和展示瓷器,是17至18世纪欧洲上层社会奢华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这种质地坚硬、带有浓浓中国特色的器物让欧洲乃至全世界无比着迷,甚至出现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用600名龙骑兵换151件大型青花瓷的事件。
▲清乾隆青花五管瓶。(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
何为青花
陶瓷作为出口贸易的重要物资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当时出口的陶瓷主要是浙江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以及河南的巩县窑。而元、明、清贸易出口瓷中,最为大宗的产品就是青花瓷。1785年,仅一艘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就可将5万件青花瓷运回欧洲倾销,甚至船未到港之前,青花瓷已被各路买办预订,足可见其让当时的世界深度沉醉。
青花,青为用料,花为纹样,将钴颜料绘于素坯之上,罩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即为青花瓷,属于釉下彩瓷,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1998年,著名的“黑石号”沉船(沉没于东南亚海域的一艘唐代沉船)出水3件完整的唐代巩县窑青花瓷,经科学检测,这3件小盘的用料以及制作工艺和后来人们熟悉的青花瓷基本一致,可以算是青花瓷的滥觞。可惜盛世大唐的器物实在太过琳琅满目,唐青花并非一枝独秀,而是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
宋代受道教影响,青色占据陶瓷器物主流,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青瓷占了4个,八大窑系也都以单一釉色为主,青花不在大宋皇帝的审美之列,所以有宋一代未见有青花瓷出现。
到了元代,青花瓷才算是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元军世代征战于马背之上,对蓝天白云有种天然的亲切感,青花的“青”正好对应蓝天,“白色的底釉”正好对应白云,所谓“耀白了心底,染青了流年”,经典的配色很难让人不爱。此时的青花瓷早已摆脱唐代的稚拙,出道即是巅峰,以景德镇窑出色的白釉为纸,以湛蓝的进口钴颜料为墨,将元朝人的率真挥洒于天地之间,似是一幅幅水墨画。
▲明宣德梵文盖罐。(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
青料各异
入元以后,青花瓷的烧造便不再间断,虽绵延不绝,但各时期用的青料却也不尽相同。每个时期特点各异,约可分3次大的变革,分别为:明早期过渡到明中期,明中期过渡到明晚期,明晚期过渡到清代;有6种青料:苏麻离青料、平等青料、回青料、浙料、石子青料及珠明料。
苏麻离青料。主要用在元代和明初,明成化中期后消失殆尽。作为一种进口青料,其与海外贸易有着密切联系。元朝人擅长贸易也注重贸易,当江山坐稳后,很快就建立“市舶司”,与各国通商。当时与元朝贸易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是阿拉伯,苏麻离青料也是这个时候由阿拉伯引进。土耳其的托普卡帕皇宫收藏有40件元青花瓷器,是收藏元青花最多的博物馆之一。这些元青花瓷器大多为体型硕大的大盘,是当时阿拉伯人的餐具,属于来样订制的一批“定烧器”。仔细观察,有些瓷器上甚至还有阿拉伯文字。经过笔画的比对,学者们认为当时不仅用的青料由阿拉伯进口,甚至很可能有阿拉伯工匠来到景德镇,直接参与瓷器的制作。
明初永乐、宣德年间,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将苏麻离青料源源不断带回国内。此时的景德镇瓷胎,釉烧得更加成熟,青料研磨得也更加细腻,烧出的器物整体感觉比元代要精致很多。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元代和明初都用的是苏麻离青料,但明初的苏麻离青料含铁量要比元代高出40%左右,所以烧出的器物“铁锈斑”也比元代重得多。
平等青料。出自江西乐平,又叫陂塘青,明成化、弘治、正德中期以前皆用,正德晚期停用。成化朝将其发挥到极致。当成化早期着色沉稳、发色艳丽的苏麻离青料渐渐被消耗殆尽后,青花瓷用料上的第一次改革便正式拉开帷幕。清淡柔和的平等青料取代了苏麻离青料,成为当时的主流,深受成化帝喜爱。成化朝的瓷器主打柔雅,勾勒渲染技法的运用让纹饰看起来更加精致细腻,用平等青料渲染过的画面似棉絮一般层层叠叠,当真是“雾里看花”。
回青料。当明正德晚期平等青料也无处寻觅的时候,浓墨重彩的回青料便粉墨登场,这是青料的第二次革命。回青料产自西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回青》中说到:“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其特点是发色浓艳,甚至泛紫。回青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加入石子青料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江西省大志》卷七《陶书》曰:“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加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算青者,止记回青数,而不及石青也。中青用以设色,则笔路分明;上青用以混水,则颜色青亮;真青混在坯上,如灰色;然石青多,则色黑”。这一点,明隆庆朝做得最好,发色艳而不糊,不像嘉靖朝的过于浓烈,也不像万历朝的那样过于灰淡。
浙料。明万历前期用的还是回青料,但已不似嘉靖朝般浓烈,普遍发色偏灰,到了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回青料用竭,青料迎来最后一次革命,浙料开始使用。浙料产自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发色蓝艳深沉、不晕不散,官窑和民窑皆用,只不过官窑青料淘洗得更加精致。
入清以后,浙料一直延用。雍正、乾隆极爱仿古,尤其雍正,仿遍各代名釉,仿定、仿官、仿哥、仿汝,尤爱仿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料。但此时已无苏麻离青料可用,无奈之下,只能用浙料反复点染,使其效果类似苏麻离青料的“铁锈斑”,有些器物和永乐、宣德瓷相比,的确可以乱真。雍正、乾隆之后,由于浙料的使用成熟且稳定,便一直使用至民国。
石子青料。产于江西,始于元代,终于清康熙早期。当时,元代和明初永乐、宣德的苏麻离青料,明中期的平等青料,明晚期的回青料都属于稀少且珍贵的资源。百姓日用瓷大多还只能用这种俗称“土青”的石子青料,普遍发色灰暗,不甚漂亮。有些条件稍好的人家会将石子青料混合当时名贵的青料使用,如石子青料混合苏麻离青料,石子青料混合平等青料等。这样会使器物的发色稍有改善,以满足使用者的追求。
珠明料。自明崇祯晚期开始使用,清康熙晚期基本消失。珠明料产自云南、福建、江西等地,煅烧而成,发色极为艳丽,含锰量偏高,层次感很强。珠明料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就是康熙朝青花的“墨分五色”,用饱含料汁的毛笔一层层滚过瓷胎,再罩透明釉,出窑后如薄纱般的斧劈皴浓淡深浅清晰可见,以一色带万色,最多可分出9个层次。
▲清雍正桃纹青花橄榄瓶,可以清晰地看到用浙料仿明永乐、宣德青花晕散的效果。(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
独领风骚
中国是最早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千百年来,这些高岭土团成的器物从烟雨如梦的小镇走来,作为中国的名片,最终登上大雅之堂。如今,江西景德镇以及云南、广东、浙江、湖南、河北、山东等地,依然窑火不断、推陈出新,在探寻仿古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青花瓷更多的表现形式,力求让青花瓷以更加富有活力的姿态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完)(原标题:留下“青白”在人间)
作者/黑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