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20峰会结束后,原本门庭若市的印度,顿时坐了冷板凳。在国际社会,印度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和号召力,看到中国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十分热闹,印度在一旁非要蹭中国的“热度”。
就在我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召开前,印度就对外宣布不会参加此次论坛,并且频频反对抵制我国的“一带一路”。
这还不算完,近日,印度高调宣布站队美国以色列,还叫嚷着要退出金砖国家。印度的叫嚣让它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舆论关注,但印度没捞到什么好处,自家的一个项目就遭遇夭折,这可让印度欲哭无泪。
一心想与中国对抗的印度,又耍起了怎样的小聪明?
一巴以冲突与印度
从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起,国际社会就一直关注着这场发生在中东的特殊冲突。和去年俄乌冲突爆发时不同,这次的巴以冲突引起了许多国家的热议。冲突的发起方是巴勒斯坦加沙地区的哈马斯武装,可人们普遍同情的也是他们。
人们对哈马斯以及巴勒斯坦的同情,其实也是对以色列以及美国的不满。二战后,亚拉非三大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一个个国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欧美国家虽然不能阻挡殖民地独立的历史大潮,但也用尽心机来制造混乱冲突。
中东的乱象,背后的幕后黑手正是美英等国。而以色列的建国,得到了美苏两个大国的一致支持。美国支持以色列很好理解,苏联为什么也投下赞成票呢?
二战前,中东地区一直是英法等国的势力范围,等到二战后中东各国独立,美国和苏联就想插手中东事务,这就需要搅浑局势,才能更好地渔翁得利。因此苏联选择支持以色列建国,就是想加剧中东世界的矛盾,以便迫使阿拉伯国家选边倒向苏联。
事实证明,这一招十分奏效,中东那些反美国家,想在国际上寻求外援,只能找上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
在1947年联合国有关巴勒斯坦的特别会议,即著名的“巴以分治”决议,苏联投下了赞成票。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后,15日凌晨,阿拉伯联军发起了对以色列的进攻,当时的以色列节节败退,根本不敌阿拉伯联军。
为了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的代表,表示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在第一次中东战争开战的第三天,美国就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停火提案,苏联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谴责阿拉伯国家的进攻。
当时美苏都是支持以色列的,而英国则支持阿拉伯,英国原本还表示会继续给阿拉伯国家提供援助,但为了能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英国又同意了美国的停火提案,并停止向阿拉伯国家提供武器。
以色列由此成功在中东地区站稳脚跟,成为了危害中东的一大祸患。至于巴勒斯坦,那可就惨了,按照原本的巴以分治方案,巴勒斯坦本应获得该地区45%的土地,可划给它的那些土地都被同为阿拉伯国家的约旦埃及给占了去。
按照协议应该建立的巴勒斯坦迟迟未能建立,一直到1988年,巴勒斯坦才算是建国成功,并且通过和谈手段从以色列手中收回了包括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土地。
但以色列还是想占领全部的巴勒斯坦地区,只是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地吞并巴勒斯坦。于是在近些年来,以色列将加沙地带团团围住,将之打造成一个巨大的监狱,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步步吞食掉巴勒斯坦。
而巴勒斯坦人的反击就是哈马斯的诞生。在支持以色列的人士眼中,哈马斯就是个恐怖组织,因为哈马斯的诉求就是“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消除”,并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
从哈马斯所使用的斗争方式来看,它的行为确实像西方国家口中的恐怖组织,但以色列有计划地压迫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难道就是“受害者”吗?
显然,那些反对以色列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要支持哈马斯,巴以两个国家的冲突背后,人们真正反对的是以美国为首在全球大行霸权行径的美西方阵营。
中东国家对美国以及以色列往往都抱着厌恶的态度,尤其是在巴以冲突中,伊朗土耳其伊拉克等国家都发声支持巴勒斯坦。
而美西方阵营一贯是支持以色列。但有一个国家却非要上赶着去趟巴以冲突的浑水,这个国家就是印度。明明不属于美西方阵营,印度和以色列也不是沾亲带故,印度却非要站队以色列。
其实印度支持以色列的背后,就是为了抱紧美国的大腿。在印度看来,它最关心的还是如何对抗中国,而能帮印度的,唯有美国。
二印度欲退金砖国家
当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越来越获得世界多国的认可时,印度感到了极大的威胁。这个世界除了美国外,也仅能再容纳一个新的超级大国,而印度早已经提前预定了这一席位。
放眼全球,有谁更适合成为新的超级大国?欧洲的英法德等国都已经衰落,东亚的日本则是美国的走狗,俄罗斯是个瘸腿的巨人。美国虽然仍是霸权大国,但已经走起了下坡路。
因此印度一直视自己为美国霸权的接班人,事实证明印度的野心不比美国要小。但中国的存在,成为了印度实现大国梦的最大阻碍。
在今年的G20峰会上,印度美国共同提出了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这一提议就是为了对标中国的“一带一路”,凭借着“一带一路”,我国拉近了与亚拉非多国的关系,不仅在经贸上往来合作,而且在政治上,中国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为了对抗中国,美国想要仿照中国的做法,也搞一条经济走廊,这一想法正中印度下怀。而其中的“中东”,更符合美国的利益。毕竟按照印度的想法,只需要从新德里到欧洲就行,因此这一经济走廊原本被称为印欧经济走廊。
如果把中东也整合进去,那美国就更能巩固自己的地位。印欧经济走廊,旨在通过建设铁路管道等基础设施,增强亚洲波斯湾和欧洲的经济,西方媒体又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香料之路”,显然是为了碰瓷我国的“丝绸之路”。
能被美国委以重任,印度是既激动又自豪,对美国的态度也尽显谄媚。而这条“香料之路”想真正落地,一个重点就是美国试图促成的沙以和解,毕竟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是印欧经济走廊的关键枢纽。
在美国的频繁撮合下,沙以关系正常化指日可待,但10月爆发的巴以冲突,彻底毁了这一切。美国支持以色列,而沙特则支持巴勒斯坦,谈判就此陷入僵局。
不过这一切都与印度无关,它还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之中。由于担心中国的崛起,美西方于是希望扶持起印度来对中国进行制衡,并且减轻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这可让印度捡了个大便宜。
在美国的推动下,不少外国企业纷纷跑到印度来投资,甚至日本的大房地产企业都争相到印度开发房地产,苹果谷歌等科技公司也在印度建厂。西方资本将印度市场当成曾经的中国,都想搭上这趟经济快车,狠狠捞上一笔。
可印度真的能复刻中国的成功吗?对此就要打一个问号。不过在印度看来,自己的崛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甚至开始瞧不起“金砖国家”了。
在金砖国家中,印度正事不干,一心扮演着反对者的角色,它反对的对象正是中国。频繁与西方打交道的印度,每当有我国参与并为主角的国际会议,印度就表示不参与,明摆着是故意针对我国。
对于金砖峰会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印度也兴致缺缺,原因正是不想与中国同台。傍上美国大腿的印度,铁了心要做美国遏制中国的急先锋。
最近有消息传出,印度正考虑退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原因是在金砖国家内印度的话语权被挤压,且该合作对印度已失去吸引力。
印度的内心戏还真多,就算印度退出金砖国家,它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也没能提升什么,相反还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在金砖国家的话语权。没有了印度的“捣乱”,金砖国家的合作反而能更好。
而寄希望于与美国合作的印度,因为支持以色列,还吃了个大亏。原本印度耗资10亿美元买下了以色列的一个港口使用权,印度的想法很美好,能借此加强自己在中东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往来。但巴以冲突爆发后,一片混乱的中东,令印度的港口项目直接破产。
这下印度可算是血本无归了,权当是给以色列提供一波军援。可以预见到,和美西方越走越近的印度,注定要成为美国手底下的炮灰。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