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花果“打动我的不仅是热血少年气,而是看到了久违的集体”。豆瓣上的一句高赞评论,让人仿佛回到了稚嫩又纯粹的学生时代。有多少节目能将表达的舞台完全交给年轻人?在现在的综艺舞台上,有音乐、职场、恋爱、说话等各种细分类型的“试验田”,唯独很少见到属于年轻人真正的表达,直到娱乐独角兽偶然看到了这档宝藏综艺《沸腾校园》。
原本以为是平平无奇的校园舞蹈节目,但看完第一期娱小兽就被吸引住了。川音结合“皮影”和“街舞”的燃炸、国科大博士“ppt怼街舞”的严谨,这节目打动人的就是“赤诚”二字,尤为难得的是,我们能看到当下年轻人的更鲜活的价值观表达。最新一期节目中,广州工商学院JOKCREW的《不要让爱变成阻碍》齐舞舞台,不仅刷新了排名,更引发了现场及屏幕前观众们对“别人家的小孩”社会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一句“不要让我们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我们只是你的孩子”令人动容。“沸腾辅导员”杨丞琳与檀健次都被这支作品优秀的情绪感染力和技术呈现所感染,直言其为“比赛前五名的作品”、“目前为止最出色的舞台”。
“别人家的孩子”几乎是这一代年轻人最容易产生“共情”的场景了,我们在脱口秀、职场综艺都能看到该场景的还原,但一档高校竞演综艺中引发如此深度的讨论,尚属首次。这档综艺告诉我们,别停留在对“00后”的刻板印象了,充满了人文关怀、团体意识的“共情力”正在代替“叛逆”、“个性化”,成为了Z世代们的新标签。或许,超脱的个性只是他们的A面,多才多艺的当代大学生们更加感性的B面,正在通过《沸腾校园》全景式呈现。“热爱永不毕业”,青春的另一种解法“校园可以毕业,但你们的热爱永远不会毕业”。在第一期节目中,节目沸腾辅导员檀健次对于竞演社团的点评引发了参赛选手和观众的集体共鸣。因为疫情原因,原本应该在毕业典礼拥抱、痛哭、互诉衷肠的经典“毕业场景”无法再上演,中传Password街舞社编排的舞蹈《再见一面》演绎出疫情当下大学生关于“毕业”的遗憾。上课铃、集体宿舍、抢水房等特别校园符号的场景被编排进入了开头的舞蹈中,毕业典礼只能线上举行又击中了多少人的“泪点”……这样的表达放进了舞蹈中,显得非常有视觉冲击力。而这是《沸腾校园》与其他歌舞类综艺最大的区别。
作为一档的高校舞蹈社团竞演真人秀,《沸腾校园》以“大学生”为核心看点、坚持贴地的观点输出令其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节目汇聚了20个来自高校舞蹈社团,他们以学校为单位参与舞蹈编排进行团战,争夺《沸腾校园》年度最强社团称号。大学生们南腔北调汇聚一堂,挥洒青春,以舞会友,其中不乏各个专业的学霸、研究生、博士生前来应战。打破人们对高知青年们的常规印象、拆除“别人家孩子”的刻板标签,用舞蹈比赛的契机倾听来自他们的声音,《沸腾校园》在当下的舞蹈、竞技类节目中间是一抹难得的亮色,也是整个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窗口。通过《沸腾校园》,我们看到了当下中国大学生们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崭新面貌。各大学校舞社对舞蹈的接触程度不一,有临时组合成团、初次舞台亮相的中国科学院博士团,有来自街舞专业、舞蹈学院的专业舞团,也有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各大比赛常客,以及四川音乐学院、对外经贸大学这样的高校舞团天花板。
“保持热爱”、“薪火相传”、“白天怼科研,晚上怼舞蹈”、“为科学工作,为生活舞蹈”等口号,无不体现着高校大学生们学院派的自信、洒脱态度,也让节目整体散发着一种张扬、自由、青春无敌的气场。相对于商业化团体的成熟业务能力,大学生舞蹈社团虽然稚嫩但始终炽热,为数不多的舞台经验遮盖不住他们积极编舞、完成舞台的决心。校园的共同记忆、互联网时代的新视角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力,让他们更加倾向于创作那些覆盖面广的社会命题,对中国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青睐有加,他们也更擅长将能够触动心灵、引发共鸣的元素融合进街舞作品当中。
大学生们通过旺盛的创作力向人们证明,年轻人的情绪有着足以感化人心的力量。除了呐喊出让“别人家的小孩”回归自我的心声,各大高校舞蹈社的学霸们也都很有梗,对“搞科研的怎么会跳舞?”,“衡量是不是博士生的标准不是看发量”这些偏见的回击,让比赛氛围顿时高涨、充满趣味起来。大学生们创作的舞蹈或感性、或顽皮,或深刻,或先锋,改变了大众对高校年轻人的刻板印象。他们敢想敢表达的多元面貌,不管是在舞台、真人秀还是舞台结束后的talking,都能引起大家的情绪共鸣。喊话“中国式家长”,00后get了情绪密码本周播出的第四期《沸腾校园》战队分组赛况升级,白热化的比拼尽数体现大学生们“敢拼敢说敢表达”的态度。除了“舞台刺客”频频出马的女单battle燃炸现场之外,舞蹈社成员对舞台主题的设计和解读,映射出Z世代对一些社会议题高度关注的态度,这些化为舞蹈的“呐喊”,往往代表着大学生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广州工商学院JOKCREW的《不要让爱变成阻碍》的齐舞舞台惊艳众人,成为本期黑马。谈到舞台构思,陈杰评解读这支舞跳得就是心中的自己。与很多人一样,陈杰评从小被家长灌输要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单亲家庭、父亲强势让他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关爱,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家长的安排,许多想法只能被封存在心中。这样的经历让他们决心通过舞台喊出自己的声音:“不要让我们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我们也不可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我们只是你的孩子。”
这番话触动了现场不少大学生。现如今,“叛逆”二字仍然是横亘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巨大鸿沟,两辈之间的缺乏沟通,导致双方都不被理解。JOKCREW在节目中勇敢地走出第一步,用自己的舞蹈告诉观众、社会和更多成年人,拒绝被“绑架”,00后有属于自己的精彩。节目播出后,相关话题#00后大学生编舞喊话中国式家长#下,也收获不少网友有感而发,“梦想得以被尊重,爱才能成为真正的‘爱’,“父母以爱之名束缚孩子的做法要不得”,“信息时代,教育理念也该更新换代了”,“成为父母后,才能理解父母的难”等评论证明了,用心的舞台终将抵达人心。
类似的深刻表达也比比皆是,如“佳减乘除”联盟的湖南第一师范JBS街舞社,通过毛不易《像我这样的人》创作齐舞作品,表达“即使你是再普通再平凡的人,总会有灯追随你,总会有花献给你”,试图鼓励治愈每一颗平凡的心;对外经贸大学舞团在作品《阿果》中呼吁“婚嫁自由”;中央财经大学的初舞台《我》鼓励女性不要畏惧外界的眼光,无论高矮胖瘦都要大胆追求心中的美。
可以发现,正处在表达欲旺盛的年纪,当代大学生乐意并积极释放着自己对生活、对文化、对生命、对社会热点等问题的思考。Z世代关注自我,也关注他人,他们对一些社会议题的解读颇具人文性,视角辛辣,表达清晰,证明了当代大学生对艺术的思考和展现蕴含着无限能量。《沸腾校园》依靠多元的大学生群像出圈,所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一档社团舞蹈竞技节目本身,更是当代年轻人现状的切角和发声口。而节目想表达的正是“平凡是生命本色,不凡是生命追求”的普世价值观。沸腾、热血、有态度,“校园系列”的长尾效应除了舞台上火力全开的比拼,最能体现出大学生组织社团活动时的激情瞬间的,还有更加贴近真实校园生活的排练室和宿舍日常。从第三期开始,舞社成员们的宿舍生活正式拉开帷幕,舞台上热辣起舞的他们回归日常就成为了一个个真实而生动,充满趣味的年轻人。入校欢迎会、竞选学社联会长、竞选主持人都还原了真实的大学校园生活。《沸腾校园》通过360度展示大学生的全方位日常,打造多重看点的沉浸式体验,轻松锁定住核心受众。实际上,“逐梦少年竞技PK”是综艺节目永恒的命题,但玩法的创新却是各家平台争相“研发”的重点。随着时代的更迭,电视、网络、长短视频相互争抢受众,电视观众的审美在发生巨大变化。年轻、高智、强技能逐渐代替“草根”成为综艺新赛道的通关密码。近年来,不仅是以音乐、舞蹈为看点的竞技类综艺,围绕社交、职场、恋爱的观察类综艺都在不约而同地聚焦大学校园,全方位地展现高校学院派艺术特长生们的多彩青春。这些在专业领域、语言表达、才艺种类和团体配合上更具优势的群体,所对应的正是当下最具网络活跃度、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众群。这类综艺节目在填补垂直类综艺空白的同时,更能通过选手们的表达,反应当下热门话题的构成,并且达到拉动圈层用户关注度的效果。
《沸腾校园》的横空出世正体现着腾讯视频综艺板块的全新布局与规划,从2020年的乐队选拔节目《明日之子乐团季》到今年以“高校社团舞蹈竞技”为主题的《沸腾校园》,腾讯视频综艺都做到了深入校园,在符合Z世代审美的新赛道中闪转腾挪,精耕细作。其中《沸腾校园》对大学生们集体共创、情感世界和生活细节的展现,能让年轻观众更加有代入感和陪伴感,一些贴近时代的社会议题的加入,也能将Z世代的价值观通过舞蹈更精准的表达,引发共鸣的同时,直达各个圈层。从脱口秀到校园,腾讯综艺在垂直赛道上的探索越来越深入、丰富和勇敢。在越来越难以契合年轻人的当下,以校园为背景的节目唤醒的不仅是18到24岁的z世代,更是辐射到了远离校园多年的80后一代。“情怀”是不变的出圈密码,而这一次,《沸腾校园》给了我们极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