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昀郁闷:积压9年老剧“诈尸”,《霍去病》更名删减于事无补

火狐文娱 2025-04-19 21:55:11

文/火狐文娱观察组

2016年《霍去病传奇》开拍时,张若昀尚未凭《庆余年》跻身一线,古装剧市场还是《琅琊榜》《芈月传》的天下;而2025年的今天,观众早已被短剧、科幻、悬疑题材驯化,历史剧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积压九年,更名《风起大漠》并删减17集,张若昀主演的这部历史题材剧以一种近乎“考古”的姿态重回公众视野。然而,这部剧的命运早已被时代远远抛在身后。更名、删减看似是“求生”之举,实则难掩创作逻辑的陈旧与市场定位的尴尬。

过时的故事:从“军神”到“恋爱脑”

《霍去病传奇》的积压,本质上是历史剧创作困境的缩影。该剧立项时主打“少年军神成长史”,却因过度渲染霍去病的情感纠葛而被历史爱好者痛批“魔改”。原著中“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悲壮,在剧中变成与和亲公主蓁娥(毛晓彤饰)的“虐恋主线”,甚至被网友调侃“23岁的人生拍70集,60集都在谈恋爱”。尽管删减至75集后,制作方宣称“去狗血化”,但九年积压已让服化道风格与当下审美脱节。观众对“实景拍摄”“铠甲复原”的硬核卖点早无新鲜感,反而更在意剧情节奏与人物深度。

反观近年爆款古装剧,《庆余年》以现代思维解构权谋,《长安十二时辰》用悬疑张力重构历史,《梦华录》以女性视角激活宋文化,无一不是以创新突围。而《风起大漠》仍停留在“大漠孤烟、万马奔腾”的传统史诗叙事中,既无年轻观众偏好的“爽感”,又缺乏历史迷期待的“考据严谨”,两头不靠的定位注定让它沦为“时代的眼泪”。

张若昀的尴尬:一线演员的“历史包袱”

张若昀的崛起,几乎与《霍去病传奇》的积压同步。2019年《庆余年》的范闲让他成为“男频剧一哥”,随后《雪中悍刀行》《警察荣誉》进一步巩固其“演技派”地位。但《风起大漠》中的霍去病,却是他九年前的青涩之作。彼时的他尚未形成鲜明的表演风格,与如今沉稳犀利的荧幕形象形成割裂。预告片中,他身披重甲、目光坚毅的镜头虽不乏气势,但对比《庆余年》中游刃有余的幽默与权谋,难免显得单薄。

横向对比同期男演员,张若昀的处境更显微妙:

肖战、王一博以流量见长,古装剧《陈情令》《有翡》虽口碑分化,但商业价值碾压;杨洋凭借《且试天下》《凡人修仙传》稳坐“古偶男神”宝座;吴磊从《琅琊榜》童星转型,《星汉灿烂》《爱情而已》展现多面性;易烊千玺早已转战电影,凭《少年的你》《长津湖》奠定“00后演技派”地位;胡歌则以《繁花》再证“剧王”实力,历史剧赛道几无对手。

张若昀的优势在于“男频正剧”的稀缺性,但若《风起大漠》口碑崩塌,恐将消耗《庆余年2》积累的观众期待。

古装剧竞争:情怀难敌市场规律

历史剧的式微已是不争事实。近十年,除《大秦帝国》《天下长河》偶有破圈,多数作品皆成炮灰。《风起大漠》试图以“历史厚重感”破局,却面临三重挑战:

观众耐心流失:75集的体量在短剧时代堪称“劝退”,即便删减,主线节奏仍被批“拖沓”;

类型创新不足:权谋、战争戏码缺乏新意,反观《显微镜下的大明》以微观史观破题,《长安的荔枝》以职场隐喻出圈;

演员与角色错位:张若昀的“叔系”气质与霍去病的“少年将军”形象存在天然隔阂,不如吴磊在《星汉灿烂》中少年感与霸气的平衡。

更致命的是,该剧还深陷“制作过时”争议。九年前搭建的秦汉影视城、复原铠甲,在2025年观众眼中已无震撼可言。毕竟,《封神第一部》的工业化美学、《流浪地球3》的虚拟拍摄技术,早已拉高国产剧的制作基准。

八卦与作品:婚变传闻下的“风险对冲”

值得一提的是,张若昀与唐艺昕的婚变传闻近期甚嚣尘上。尽管双方未正面回应,但舆论已开始“风险对冲”:若《风起大漠》扑街,张若昀可能面临“家庭事业双低谷”的叙事;若剧集意外翻红,则传闻反而成为流量助推器。不过,观众对演员私生活的容忍度逐年降低,过度消费八卦或将反噬作品口碑。参考杨幂《哈尔滨1944》因离婚传闻分流关注度的前车之鉴。

积压剧的“复活”,是情怀还是负担?

《风起大漠》的定档,像一场迟到的考生闯入已经换题的考场。它或许能靠张若昀的国民度收割初期热度,但长远来看,历史剧的复兴不能依赖“考古”。当观众对《庆余年2》的期待远高于《风起大漠》时,张若昀或许该清醒认识到:演员的进阶之路,需要持续输出《庆余年》级别的作品,而坚决不要为积压剧的“历史包袱”买单!

0 阅读:1013

评论列表

仙得法歌

仙得法歌

8
2025-04-20 16:22

是不是那个原来叫《大漠谣》的?

越大镬越快乐

越大镬越快乐

2
2025-04-20 19:50

反正那对夫妇在营肖号眼里就不做好,动不动就婚变[笑着哭]

不哭死神步惊雲

不哭死神步惊雲

2025-04-22 00:08

垃圾剧

火狐文娱

火狐文娱

娱乐评论,文娱动态,影视剧赏析,小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