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不如美国,机床不如日本,汽车不如德国,电视不如,飞机不如

晓林的日记 2024-12-29 17:34:28

“芯片不如美国,机床不如日本,汽车不如德国,电视不如韩国,飞机不如法国”,2022年,中美贸易协定的首席谈判人在一次访谈中对中国制造品下了这样的评价。

而这番话也被转发到各大视频平台,引发人们争相评论。

然而2023年,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呼应着“芯片禁令”的解除,振奋了国人。

中国制造的蜕变。

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就有许多发明创造,“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些四大发明可谓是中国文化的智慧结晶。

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个文化繁荣昌盛的时期,文人雅士们所创作的作品流传甚广。

但在那个年代,科技发展并不是我国的强项,没有太多关注工业和机械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工业体系的建立,再加上那个年代商业繁荣,对外也盛行贩卖丝绸、瓷器等商品,科技就这样逐渐落后起来。

到了鸦片战争后,我国被迫打开国门,在与列强的贸易往来中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和工业知识,并迎来了工业革命。

然而这一幕却被西方人当做笑料,其实在我国,许多西方先进的工业产品也都是我们国家生产出来的,只不过大部分是贴牌生产。

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了一次巨大的经济改革,对外开放使我国引入了许多先进技术,我国制造完全告别了山寨时代,逐渐进入了一步一个脚印、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

从最初的电子产品起步,到如今汽车、飞机、以及高铁等基础交通工具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步摆脱了之前“廉价、低端”的刻板印象。

不仅如此,如今神舟、嫦娥系列、西湖系列、大飞机等共同见证着我国在科技上越来越强大,也逐渐在国际地位上拥有了一席之地。

按照这样发展的趋势,机床、芯片、汽车等都将会迎来全新的进步。

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也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我国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也纷纷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

不可否认,中国仍然有很多领域无法达到美国水平。

比如美国的芯片生产技术,在这方面,中国依旧面临巨大的挑战。

然而,中国的全面发展进程是不可否认的。

有人说中国的机械装备不如日本,这是对日本先进制造技术的认可,但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追赶和进步。

日本的机床技术一直以来都比较发达,因为在日本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一直注重机械装备制造领域,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再到技术扩展的良性循环。

这一过程使得他们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然而,中国同样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近年来,中国的高档数控机床行业逐渐崭露头角,具备了十足的话语权。

从原来的完全依赖进口,到如今提升自主生产能力利于民生再到抢占国际市场,我们的功不可没。

中国高科技助力世界创新。

“汽车不如国外”指的是中国汽车制造的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差距。

然而,这一观点在近年来正逐渐发生变化。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各大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中国企业都在不断超越自己,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转变。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企业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地位。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国家,并且在税收和免检政策的支持下,销量节节攀升,仅2022年便超越了2021年的总销量,而2023年的整体增速也保持在48%以上。

从2020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500万辆,如今已突破700万辆,在这光辉背后,有力地表达着中国汽车产业强大的推动力与发展潜力,也表现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高度认可的态度。

中国企业已凭自身之力站到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第二的位置,仅落后于德国,并且德国车企认为,宝马如今仅仅在电动化转型之路上走了一小段路,正在全速前进,并认为2023年底将会迎来丰硕成果,不会没落于国内车企。

近两年来国产车凭借高性价比和高性能在电动汽车市场崭露头角,在一些之前实力雄厚的国外品牌进驻中国市场后,已逐渐被国产车挤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Carscoops网站就指出,特斯拉交付量从过去三十四个月一直垫底(在中国市场中)。

中美贸易战以及欧美之间的“芯片战争”使这些发达国家无法继续维持原有的发展势头,美国对中国芯片技术出口实施严格管控,使得中国无法获得所需关键技术,这样即使有头部企业加大投入、高效研发,也无法弥补空白。

但在经过时间的推移,我国自主研发出一大批优质的中低端芯片产品,这样使得中国厂家再也没有什么能商用化的话语权,即使现在,我国仍然无法生产出高质量、高标准、高性能的芯片,但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中低端芯片市场,无形中形成了竞争优势。

中国高端核心器件具备竞争性。

中国总计拥有132个机床项目,其中有26个具有国际水平,43个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还有63个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具备竞争优势。

这意味着什么?

这代表着我国高档数控机床行业已经充分具备了话语权。

不仅如此,我国不锈钢、油气管材等领域同样具有竞争力,而这些机加工材料又是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上的关键所在。

如果我国的机加工材料行业未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那么中国飞机又如何能够做到“下单给谁他家就出”呢?

这表明中国航空制造业正逐步实现自主可控的一体化供应链。

十几年前,我国航空制造仍处于探索培育阶段,人才队伍并不成熟,需要从国外挖掘大量技术技术人员来进行合作和协作开发。

然而如今,中国航空制造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封闭性程度很高的独立设计制造体系逐渐向开放性程度较高的自主设计制造体系转变。

随着这次“硬闯”成功,中国的不少相关技术人员选择回国,这预示着随着我国航空领域能力掌握越来越强,中国本土企业逐渐会有更多话语权,也会迎来更高的发展空间。

0 阅读:2
晓林的日记

晓林的日记

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