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3岁少年捡到玉玺上交获20元奖励,44年后专家为何找上门

给你最甜的 2022-11-19 23:48:46

玉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至关重要的宝物。尤其是在封建王朝时期,玉玺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是无数人追崇的存在。

虽然封建王朝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在当下的社会中,玉玺的价值依然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存世的玉玺数量更是十分罕见。

新中国建立以后,不少流落到民间的宝物,都陆续地被发掘了出来。1968年,有一位13岁的少年,就曾捡到了一块玉玺,随后,他又将这块玉玺,上交给了博物馆。

少年上交玉玺后,这件事也没有到此为止,又过了很多年,相关专家竟然再次找到了他。可是,在少年与玉玺的背后,到底有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块石头

1968年9月,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附近的一所小学,陆续地走出了不少的学生。当天正是下午,赶上了学生们的放学时间。其中有一位背着书包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做孔忠良。

孔忠良正一个人向家里走着,他上了一天的学,好不容易放松了。因此,他也没着急回家,而是在路边走走停停,四处寻找东西玩耍。

孔忠良

陕西的九月,已经不是很炎热了,这样的天气也非常适合玩耍。在他回家的路上有一条小河,这也是孩子们经常游玩的地方。

对于孩子们来说,小河就像是一个宝藏,他们经常会在河里发现一些鱼虾河蟹等等活物。这些东西抓回去,便又是一顿免费的美餐。

但是更多的时候,孔忠良都是喜欢在河边坐一会。他玩一玩水,弄一弄石头,也是乐得自在。有时候他看着河里游动的鱼虾,也能盯上好一会。

河流不是很湍急,孩子们在旁边玩也没有什么危险。当天放学,孔忠良便又走到了小河边。闲来无事的他,便想在河边歇歇脚,玩一会再回家。

孔忠良在河边玩耍的时候,不停拨弄着比较好看的石子。在清澈的河水下,他发现了一个白色的石头。这块石头很漂亮,在阳光的照耀下还闪着亮光。

河流边的石头虽然多,但是这么漂亮的乳白色石头,还是比较罕见的。孔忠良生出了好奇心,便走到了石头附近,伸手抠了起来。

等到孔忠良摸到石头后,一时间没有挖出来。他顺着石头边挖下去,竟然拿出了一块四四方方的大白石头。

石头上还有不少的污泥,孔忠良也不知道是什么。于是,他又将石头放在水中洗了洗,这一洗,石头的光泽越发明亮了。

在方方正正的石头底下,仿佛还刻着什么花纹,在石头上,也雕刻着孔忠良不认识的东西,虽然他不明白自己捡到的是什么,不过十几岁的孔忠良,还是觉得这块石头不简单。

于是,孔忠良就把石头擦了擦,十分小心地放到了包裹里。他想着拿回家以后,再让父母看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孔忠良(右)

有了这个心思以后,孔忠良也不想在外面玩了。他拿着包裹,飞快地跑回了家。一到家,他便看到父亲正在院子里干活。

孔忠良大呼小叫地跑了过去,十分开心地把石头拿了出来。孔忠良向他父亲讲述了捡到石头的经过,又问父亲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孔忠良的父亲接过石头左看右看,他盯了好一会才说道:“这应该是一块玉啊,好像是一个印章,难不成是什么文物?”

他们一家人都是农民,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见识。对于这种物件,孔忠良的父亲也只是判断出他是一块玉。

即使是一块玉,那也是很了不得的东西了。孔忠良的父亲名叫孔祥发,他虽然是一个农民,品德却十分的高尚,他也很热爱自己的国家。

孔忠良

孔祥发觉得,如果这是一件文物,一定要妥善保管起来才行。他们把这块石头用红布包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柜子里。

到了第两天,孔祥发便带着孔忠良,一起赶到了陕西省博物馆。

上交国家

由于孔忠良的家离博物馆比较远,他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兜兜转转做了很长时间的车,父子二人才抵达了博物馆。

进了博物馆以后,孔祥发便拿出红布,说是要找专家鉴定一下文物。专家对于文物已经见怪不怪了,面对孔祥发拿出来的红布,他也没有太多的好奇。

出于礼貌,专家还是将父子二人请到了办公室内。寒暄了几句后,专家便接过红布,将其打开观看了起来。

红布刚一打开,专家便惊呆了,他越看越吃惊,越看越入神。在此期间,他拿了不少的工具,对这块石头进行了仔细地查看。

孔祥发父子二人的存在,已经被“忽视”了。父子两人也很有教养,他们看专家十分专注,也没有出声打扰他。

过了好一会,专家才感叹地说:“这个东西可了不得,你们从哪里弄来的呢?”听到专家说话后,孔祥发便让孔忠良将发现玉玺的过程又重复了一遍。

听完孔忠良的诉说后,专家更坚定了自己的推断。他点了点头说:“你们捡的这个东西,是一块玉玺啊!”

孔祥发听完后一脸惊讶,整个人都愣在了当场,而孔忠良对玉玺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观,他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是很珍贵的样子。

专家看他们不懂,便也耐心地讲解了一下他的初步判断。在专家的断定下,这个玉玺下部,刻着的花纹是四个大字“皇后之玺”。

这个玉玺通体是用珍贵的玉石制成,玉玺底下刻着的是字,玉玺上端刻着的是一只在匍匐着的螭虎。螭虎是古代传说中的龙子,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专家不能第一时间判定出太多的信息,他对孔祥发父子简单地讲解了以后,便让父子二人休息一会,因为这个发现,已经引来了博物馆内所有专家的震惊。

专家们想尽快地确定一下,这个玉玺到底是什么来历。他们开始翻阅古籍,查找各种线索。

一位专家在《汉官旧仪》上发现了一段记载,让他十分地激动。书上说:“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纽。”

再加上玉玺出土地的推断,专家们几乎可以确定,这块玉玺应该是汉朝时期皇后用的东西。

一位专家得出推断后,他十分激动地喊了起来:“这是吕后,一定是吕后用过的玉玺,这可是稀世珍宝,无价之宝!”

孔祥发在得知玉玺这么珍贵后,他毫不犹豫地就提出:“既然是国宝,那就上交给国家吧。这个玉玺,对国家肯定有很大的价值,保护国家的文物,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专家们被孔祥发的精神感动了,他们也想留住珍宝。但是专家们没有想到,孔忠良这么轻易地就将东西捐献了出来,甚至都没有等专家们开口询问。

孔忠良对父亲的决定也是十分赞成,东西虽然是他捡的,但他也并没有因此感到可惜。孔忠良觉得,自己为国家做了贡献,这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面对这么坦然的农民父子,专家们倒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经过研究,他们决定按照正规程序,在博物馆进行登记后,为孔祥发父子申请一下补贴。

而孔祥发父子只是登了记,至于专家说要申请的补贴,父子俩说什么也不接受。他们没有要任何的报酬,在送完东西后,两人便要启程返回家中。

博物馆领导看他们如此淳朴,便拿出了二十块钱,说是给他们当作来回的车费。毕竟父子二人的献宝举动,已经是立下了大功,再让他们自己花路费钱,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父子二人架不住领导的劝说,就收下了二十块钱,趁着天色还早,便坐车返回家中了。可是这件事,还没彻底结束。

多年以后

玉玺留在了博物馆后,专家们便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了。经过他们的研究,这块玉玺,在材质上使用的是新疆和田羊脂白玉,这块玉非常精美。

它颜色纯净,没有什么瑕疵,看起来就很晶莹,表面在光线的折射下,更显得光润无比。玉的质地坚硬致密,也没有什么“受沁现象”。

玉玺上部雕刻的螭虎活灵活现,看起来就凶猛异常。螭虎的体态上,雕刻技艺更显高超。它四肢有力,双目圆睁,眼球雕刻得大而有神。包括它的嘴巴和牙齿,都能很清晰地看出来。

螭虎的头部,在鼻子上和耳朵上,都能看出下了不少的功夫。它的尾巴藏在了云纹之中,背部还阴刻着一条曲线,曲线比较随意,像是跟着身体摆动一样。

在螭虎的腹部还有一个小孔,根据专家判断,这应该是用来绑带子的。玉玺的四壁均刻有云纹,看起来美轮美奂。

在底部“皇后之玺”的雕刻书法上,也能看出字体笔法的意趣。笔势方中带圆,整体气韵生动,在高贵华丽之中,还能看出一丝庄严之气。

经过专家测量,这枚玉玺为正方形,2点8厘米的长度,高度也有两厘米,重量只有33克。仔细看起来,这块玉玺其实是比较小巧的。

如此小巧的玉玺,也是十分符合皇后的身份。根据专家们在史料深加工的记载,这块玉玺应该就是西汉吕雉使用过的。并且在玉玺的发现地,也与汉朝时期的一处陵墓非常接近。

也许就是不经意间,玉玺从陵墓中流落出来,至于他到底是怎么出来的,依然是一个很让人费解的问题。毕竟,这也只是专家们的一个推断。

在此后的几年里,这枚玉玺便一直收藏在博物馆,专家们也从来没有停止对它的研究。因为这块玉玺的历史价值,实在是太大了。

这枚“皇后之玺”是汉代历史中,唯一存世的一枚皇后玉玺。它也是在历史研究和解析中的关键“证物”。

值得一提的是,它在1974年,离开过博物馆一段时间。当时中央有一位女领导,听说这枚“皇后之玺”后,便特意让人将它带到了北京。

一直到女领导去世后,这枚玉玺才被送回了陕西省博物馆。由此可见,即使到了当下,它也依然是受人们追崇的一件宝物。

虽然这件玉玺与当初发现人孔忠良没什么关系了,但是过了很多年,专家还是再次找到了他。

孔忠良(左二)

2012年4月,陕西省成立了一家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同时,他们准备表彰一些在捐献文物上做出贡献的人。

当时,陕西省博物馆有很多年纪大的专家,都在说一位13岁的孔忠良捐献玉玺的事。相关工作人员在了解了事情经过后,便立刻去寻找孔忠良。

在2012年10月的隆重活动上,工作人员为孔忠良补发了一个证书。在活动上,他们表彰了孔忠良的所作所为,感谢了他对国家文物保护作出的贡献。

对于工作人员的做法,也让将近60岁的孔忠良十分感动。他说:

“过了这么多年,没想到还有人能记得我。虽然我的日子过得不算好,但是我从来没有因为捐献出宝物而后悔过。我会尽我所能,为保护文物尽自己的能力。”

如今,“皇后之玺”早就成为陕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经在河边玩耍的少年,也已经成为了白发苍苍的老人。虽然时间流逝得飞快,但是这枚玉玺,依然保持着历史的光辉。

孔忠良多年以前的举动,为中国留下了一个稀世珍宝,对于孔忠良与父亲孔祥发这种奉献精神,也是非常让人佩服的。

如今,孔忠良更是教育自己的儿女,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对中国的历史文物心生敬畏。

保护中国历史文物,并不只是国家与领导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1 阅读:1159
评论列表
  • 2022-11-21 19:56

    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助。不能因为别人的善良,而受到轻视。

    精神贵族 回复:
    支持!现在给予两百万以上的奖励才对得起这父子俩的善良!
  • 2022-11-22 18:28

    捡到文物,主动上缴国家。

  • 2022-11-20 11:45

    肯定是补发一面锦旗

  • 2022-11-20 19:02

    33克的大白石头

给你最甜的

简介:爱是哀愁是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