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杜荀鹤16首诗词,实在太全面了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10-04 21:12:28

【01】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赠质上人》

一首是送给僧人名叫“质”的诗,开篇“枿坐云游出世尘”,寥寥几字,便勾勒出一幅质上人静坐如枯木,云游若浮云的画卷。

他的身影,在静与动之间自如切换,不为外物所累,超然于世俗之上,仿佛世间万般纷扰皆与他无关,只留下那份清逸与淡然,悠悠然于天地之间。

“瓶钵相随本自轻”,寻常僧侣云游,总需携一瓶一钵,以资饮食之需,而质上人却连这最基本的行囊也舍弃了。

他一身之外,别无长物,来去无牵,如同天际流云,随风而散,无拘无束,展现了其超脱尘世、心无挂碍的高洁品质。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一句带有禅定意境,他将质上人的精神境界推向了极致。

在纷扰的红尘中,他选择沉默,不是无言,而是对人间琐事的彻底摒弃与超越。他的心中,没有名利的纠葛,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一片宁静与平和。

与人相遇,他不谈论世间的是非恩怨,大抵他深知,这一切皆是过眼云烟,唯有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方是永恒。

“所谓“世缘终浅道缘深”(苏东坡语),在这位质上人身上表现得非常彻底,他完全游离于尘世之外。

杜荀鹤以浅近直白、流畅自然的语言,将质上人的形象与精神境界刻画得淋漓尽致。

他的诗句,虽无华丽辞藻,却字字珠玑,句句含情,让人在品读之间,有学会放下心中的执念与束缚,去追求那份属于自己的心灵自由与超脱。

【02】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题弟侄书堂》

大抵是一个既注重个人修养又心怀天下的儒者在某个时刻,望着侄儿那沉浸在书海中的身影,心中涌动的情感自然流淌开来。

侄儿即便身处动荡不安的世道中,亦能坚守儒家礼仪,勤勉修学的身影。这份在逆境中不失风骨,于纷扰间保持清明的精神风貌,让诗人不禁心生赞叹。

也许,正是这份难能可贵的坚持,让侄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彰显了儒家文化的坚韧与不朽。

窗外,绿竹轻摇,其影婆娑,在书案上轻轻勾勒;远处,野泉潺潺,其声清脆,如同天籁之音,悠悠然流入砚池,与墨香交织成一首无声的乐章。

此情此景,不仅让人想象到侄儿伏案苦读、笔耕不辍的身影,更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纷扰之外的宁静与美好。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是诗人对侄儿最真挚的劝勉与期望,其实也是我们现代人身为父母,身为老师最殷实的期待。

当学之年,当打之年,就应该去承受苦痛,困难,要知道,人每一分努力与付出,都是为了一生的基业与成就。

诗人告诫侄儿,切莫在懈怠与懒惰中虚度光阴,因为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它会见证每一份汗水的价值,也会记录下每一份努力的痕迹。

这既是对侄儿的鞭策,也是诗人自己人生经验的深刻总结,充满了对后辈成长的殷切关怀与美好祝愿。

全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

【03】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蚕妇》

杜荀鹤的《蚕妇》一诗,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旅人,低吟浅唱着世间的辛酸与不平。

诗中,那位脸庞蜡黄、目光中失去光泽的蚕妇,仿佛穿越时空的长廊,静静诉说着她的故事,让人心生怜悯,又感慨万千。

“我的脸蜡黄,没有一点光泽”,这开篇之语,朴素而直接,却如同锋利的刀刃,剖开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她的面容,不再是青春的光泽,而是被岁月与劳作深深镌刻的痕迹,映射出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普遍命运。兴许,在这份黯淡之下,隐藏着无数次夜以继日的辛勤,以及对生活无尽的期盼与无奈。

“哪知道人世间的什么荣华富贵”,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贫富悬殊的年代,荣华富贵似乎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对于她而言,不过是镜花水月,遥不可及。她的心中,或许只有对温饱的渴望,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她的付出与收获极不相称,辛勤养蚕,却只能身着粗布麻衣,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巨大落差与伤痛。她迷惑了,非要问这世间为何会这般?

杜荀鹤,这位生活在唐朝末年的诗人,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将笔触深入到了社会的最底层,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描绘了蚕妇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黑暗。

他的诗,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的流淌,是对人性光辉的颂扬,也是对社会弊病的深刻批判。

【04】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泾溪》

在那泾溪之畔,水波轻抚着斑驳的礁石,急流与险滩相互撞击。站在溪畔,凝视着水流中浮沉,心中涌动着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那个水流湍急、礁石嶙峋的岸边,给每一艘船和船夫的提醒谨慎与敬畏,他们深知,唯有小心翼翼,方能在这片危险的水域中安然前行。

于是,年复一年,我们未曾听闻有船只在此倾覆的噩耗,只因那份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珍视。

反倒是在看似平静无波、安全无忧的水域,却往往隐藏着更大的危机。那些因安逸而放松警惕的灵魂,最终成为了命运的牺牲品。

杜荀鹤它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告诉我们:真正的危险,往往不在那些显而易见的挑战之中,而在那些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安逸时光。

或许,正如南宋诗人姜夔所言,“碍而实通曰理高妙”,杜荀鹤的这首《泾溪》正是以这种“碍而不通”的现象,揭示了“大通”的本质。

它让我们明白,人生的航程中,无论是急流险滩还是平流无石,都需保持一颗警醒的心,因为真正的安全,永远源自于内心的谨慎与不懈的努力。

行船之道有了,这何尝不是人生百态的深刻比喻。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豪杰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吴王夫差的懈怠、关羽的麻痹、中华大国的固步自封……这些故事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在安逸中保持警醒,在挑战中奋勇前行,才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今天,当我们再次吟诵这首《泾溪》时,不禁会为其中蕴含的哲理而感慨万千。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里,我们居安要思危、处盈要虑亏。或许已经远离了那些急流险滩的考验,但内心的警醒与谨慎却永远不能丢失。

只有那些能够在安逸中看到危机、在挑战中抓住机遇的人,才能最终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05】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

明白如话的小松,它初时渺小得几乎被周遭的蓬蒿所淹没,那满身的松针,如同稚嫩的刺头,在深邃的绿色中倔强地探出头来。

小松虽小,却以它那直而硬的松针,向世人宣告着不屈与顽强。它不畏深草的遮蔽,不畏环境的艰难,只是默默地积蓄着力量,等待着那一日的绽放,从不言放弃。

时光荏苒,当人们再次注意到这片草丛时,惊喜地发现,那曾经不起眼的小松,已然超越了蓬蒿的高度,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力量与成长的奇迹。

这“出”字,不仅是小松高度的变化,更是它生命力与意志力的胜利宣言。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世人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繁华与成就,却忽略了那些默默努力、蓄势待发的生命,每每看到这里,就会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小松,这未来的凌云巨木,在尚未展现其伟岸身姿之前,却常常被忽视甚至遗忘。直到它真正高耸入云,人们才恍然大悟,惊叹其高。但这时的赞叹,对于小松而言,或许已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杜荀鹤,一位出身寒微、才华横溢却却屡试不中,一生潦倒,或许正是从自己的经历中,看到了小松的影子,自然而然的就将自己代入了角色,它就是他自己本身。

不过,他终究也深知,才华与潜力并不总能立即得到世人的认可与赏识,更多的时候,它们需要时间的沉淀与证明。而他们看不起小松的人,无非也是世俗之人,愚昧无知、见识短浅而已。

【06】

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旅舍遇雨》

月色与星光悄然隐退于乌云的帷幕之后,耳边,是江水不息的涌动,那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昂,莫名地添了几分愁绪,在心间轻轻荡漾。

夜半时分,我独自坐于昏黄的灯前,光影斑驳中,思绪如同窗外肆虐的风雨,纷至沓来。

十余年间的风霜雨雪,那些坎坷的经历,以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世间不平,都在这不期而遇的大雨中,一股脑儿地涌上心头。它们如同潮水,一次次拍打着心灵的堤岸,让人难以平息。

杜荀鹤其实一直胸怀壮志,他的一生,是对“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身谋”最生动的诠释。

他渴望以笔为剑,以诗为马,济世安民,怎奈生于唐末乱世,社会黑暗如夜,才华虽横溢,却终难觅知音,壮志难酬,只留下满腔的愤懑与无奈。

他的心中,始终回响着“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的悲叹,那是对时代无情的控诉,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哀怜。

就是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宿于山脚下的江边小客栈,望着窗外那混沌的世界,心中涌动的情感再也无法抑制。于是,他提笔蘸墨,将满腔的愁绪与感慨倾注于纸上,成就了这首《旅舍遇雨》。

前两句,他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了雨夜的景致:月色与星光被乌云遮蔽,山影朦胧,江声潺潺,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压抑的氛围。

而“暗结愁”三字,更是妙笔生花,将自然之景与诗人内心的愁绪巧妙融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后两句,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从室外转到室内,从自然景象回到个人情感,他回忆起自己十年来的漂泊生涯,那些辛酸与苦楚,在雨夜灯前一一浮现。

此时的他,仿佛是一个孤独的旅人,在人生的旅途中艰难前行,却无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那份凄苦与孤愤,那份百感苍茫,如同窗外的风雨一般,猛烈而持久。

他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雕琢,只是以白描的手法,将雨夜的景致与诗人的情感自然融合。

也许,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吧。它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让我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遇下,找到共鸣与慰藉。

【07】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自叙》

酒瓮轻摇,琴音袅袅,书卷泛黄,它们成了杜荀鹤病弱身躯最忠实的伴侣。这份清贫与孤寂,对他而言,却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乐”。

世事如棋,人情冷暖,他却甘愿在这纷扰尘世间,以一介布衣之姿,守着一方宁静,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愿灵魂得以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

一个人得要经历饱受多少世事的沧桑才有这样的觉悟,跳出红尘之外。他宁愿以诗酒为伴,做那宇宙间逍遥自在的吟游诗人,也不愿涉足官场,成为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失去自我的人。这份选择,虽显孤独,却也透出一股子不屈与傲骨。

即便身处困境,他也未曾离开过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和人民。是他心灵的窗口,透过它,我们能看到一位白发满鬓、愁容满面的老人、对世事的忧虑,对苍生的悲悯,心中五味杂陈。

然而,“世情奈值不容真”,在这个黑白颠倒、真假难辨的世界里,敢于说真话的人,往往难以立足。现实就是如此,任你仰天长啸、老泪纵横,这份无奈与悲哀,如同深秋的落叶,轻轻飘落,却重重砸在诗人的心头。

一生的壮志未酬,满腔的热血难凉,最终只能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他或许曾无数次仰望星空,渴望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他也或许曾无数次低头沉思,寻找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但在这个充满不公与黑暗的时代,他只能选择隐逸,选择用诗歌来慰藉自己那颗孤独而炽热的心。

《自叙》一诗,不仅是杜荀鹤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那个时代无数文人墨客共同的心声。

表达自己身处暗世、有志难伸、怀才不遇、走投无路的困境和内心的烦恼;通篇夹叙夹议,评论时事,陈述怀抱,感人肺腑。

【08】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

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冬日将尽,万物静待春归,潇湘的水波更显温柔,我与友人踏上了寻觅诗意的旅程,吟诗起兴最好之地莫过于潇湘。

我们乘一叶扁舟,悠然于湘江水上,四周是冬日特有的宁静与祥和,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只为这一刻的诗意停留。

渔舟唱晚,我们新购刚捕捞上来的鲜鱼,它们有带着江水的清新与渔人的辛劳,让人心生感激。

踏雪沽来的酒,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寒冷却也醇厚,暖了身,更暖了心。“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在这一刻得到了具象化。

夜深人静,岳麓山的深处传来了猿猴的啼声,凄清而悠长,穿透了冬夜的寂静。而雁阵南飞,又北归衡阳,它们似乎在用翅膀丈量着季节的更迭,告诉我们春天已不远矣。

刘禹锡笔下的“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与此刻的我们,或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生命、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我与君更好欣赏这江山绮丽之景,裁来新拟的诗句传到长安。”在这潇湘美景的熏陶下,我们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只想将这份美好化作诗篇,流传千古。

长安,那个遥远而辉煌的地方,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与期望。或许,我们的诗句无法立刻传至那里,但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却如同江水一般,源远流长,永不干涸。

以景寄情,以情入景,将内心的淡泊与无奈、喜悦与哀愁,都巧妙地融入了这片山水之间。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又引人深思,仿佛与诗人一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09】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岭上梅花,似已凋零,却在春雪的装扮下,重绽新蕊,仿佛是冬日的余韵与春日的序曲,在一场雪中奇迹般地交融。

山岩间,融雪汇聚的细流,在春寒的轻抚下,又悄然凝结成冰,这一幕幕自然的变迁,无不透露出春雪独有的韵味与魔力。

农家的生活,在春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馨。小鹿被细心地拴住,以防误入猎人的陷阱,这份质朴的关怀,如同春雪般纯净无瑕。

炉火上,煮茶的壶水咕嘟作响,等待着山寺僧人的到来,共品佳茗,吟诗赏雪,那份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让人心生向往。

春雪之功,或可与春雨相提并论。它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洁白无瑕,更以它独有的方式,滋养着万物,使得松间小径上的莓苔更加茂密,生机勃勃。

诗人以“同功力”三字,直抒胸臆,将对春雪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倾泻而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之美的无限敬仰。

然而,在这幅美丽的山村春雪景图背后,却隐藏着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唐末乱世,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仍能以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捕捉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将其化作文字,流传千古。

王室的生活则越来越奢侈糜。.百姓们处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境地。诗人一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对劳动人民和现实生活有广泛的接触。

他借这乡村美景,反衬出乱世的不平与残酷,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深切渴望。

【10】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

衣食旋营犹可过,赋输长急不堪闻。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如此数州谁会得,杀民将尽更邀勋。

——《题所居村舍》

“军兵离去,家室一空。”寥寥数字,勾勒出一幅幅家破人亡的凄凉画面,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如今只余空荡荡的屋舍,在风中诉说着无尽的哀伤。财物被掠夺,青壮年被征召入伍,留下的,是无尽的空虚与绝望。

“税赋的数额又哪里容许减去一分?”这不仅是诗人的疑问,更是万千百姓心底的呐喊。

在生存的边缘挣扎,缺衣少食尚可勉强度日,但那如影随形的赋税,却如同无形的枷锁,让人喘不过气来。官吏的催缴声,如同利刃般割裂了宁静,让人心惊胆战,无处遁形。

夏日里,桑树疯长,却无人采桑养蚕,只因它们已被砍伐,化作了营寨的一部分。春耕时分,田野本该生机勃勃,却只见荒芜一片,耕牛早已成了军队的盘中餐。

这一切,都是战争留下的创伤,是时代的悲哀。

“这样下去,哪一州县会得到好处呢?”诗人不禁发出这样的质问,答案却显而易见。

在这场浩劫中,唯有那些军棍酷吏,他们靠着压榨百姓,换取了功名与利益,将百姓的苦难视若无睹,甚至以此为乐。

杜荀鹤的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真挚的情感,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他用自己的笔,为那些无声的受害者发声,让后人得以窥见那段历史的真实面貌。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战乱后的荒凉与萧条,更是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或许,正是这份深情与真实,让杜荀鹤的诗歌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它让我们在品味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感动。

【11】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

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

——《田翁》

有这样一位田翁,他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白发苍苍更加明显。他的体力,早已被无数个春秋的辛勤劳作所透支,但即便如此,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依旧紧握着农具,不肯放下对土地的深情。

每当春耕秋收之时,田埂上总能见到他瘦削而坚韧的身影,而更令人动容的是,他的身边,常伴着一个稚嫩的孩童——那是他的孙子,正用稚嫩的双肩,努力支撑着爷爷摇摇欲坠的身躯,共同耕耘着这片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

这一幕,既是对生命传承的赞歌,也是对生活重压下不屈精神的写照。

然而,即便他们倾尽所有,汗水洒满田野,换来的却不一定是丰收的喜悦。在那个被封建枷锁束缚的年代,青苗之税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计。

若不能公平缴纳这沉重的赋税,即便是风调雨顺,稻谷满仓,田翁的餐桌上也可能空空如也,饥饿如影随形,如影随形地侵蚀着他们本就脆弱的生活。

《田翁》是对一位老农个人命运的悲叹,更是对整个时代背景下,广大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刻揭露。

诗中蕴含的情感,既有对田翁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也有对其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既有对封建统治者贪婪无度、横征暴敛的愤怒控诉,也有对理想中公平、和谐社会的向往与呼唤。

【12】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闽中秋思》

秋雨绵绵,轻拂过丛丛紫菊,那色彩在雨丝的轻抚下,变得浓淡相宜。风,带着几分凉意与不羁,穿梭于片片红蕉之间,叶与叶相互摩挲,发出飒飒的声响,那是大自然最质朴的乐章,清脆悦耳,引人遐想。

《闽中秋思》的开篇,便以这样一幅声色并茂的景致,缓缓铺陈开闽中的秋日风情。

诗人以“匀”字绘雨,细腻入微,仿佛那雨是位巧手的画师,精心为紫菊着色;又以“弄”字赋风,风便有了生命,与红蕉嬉戏,叶声成韵,别有一番情趣。

北畔青山巍峨,南畔大海浩瀚,这样的景致,美得足以入画,让人心生向往。然而,诗人却轻轻叹道:“只堪图画不堪行。”这简单的七个字,道出了旅途的艰辛与无奈,也隐含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闽中的美,虽令人陶醉,却非久留之地,因为这里不是心灵的归宿,那份对家乡的渴望与思念,如同潮水般涌来,无法平息。

诗人身处异乡,他没有直接诉说家乡的种种美好,也没有描绘闽中秋景的萧瑟,而是巧妙地通过对比,将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对归途的渴望交织在一起。

这种含蓄而深沉的表达方式,让“乡愁”二字不言自明,弥漫在字里行间,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在这首诗中,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位白发苍苍的诗人,站在闽中的秋日里,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与向往。而那份乡愁,也如同那绵绵的秋雨、飒飒的风声一般,永远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间。

【13】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投长沙裴侍郎》

乾符年间,寒风或许正轻拂过长安的街巷,一位心怀高远、身居微末的士子,怀揣着满腔的热忱与不屈,踏上了前往长沙的路途。

他此行,非为攀附权贵之门楣,而是为了一桩更为纯粹而深沉的渴望——寻得一位知音,共话风雅,同论文章。《投长沙裴侍郎》,便是在这样一番心境下,缓缓铺陈开来的诗篇。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开篇两句,诗人以谦卑而不失风骨的姿态,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他深知身份卑微,却更坚信内心的道义之光不灭。此番造访,非为权势所动,乃是因裴侍郎亦是心怀大道之人,志趣相投,方有此行。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言辞之间,透露出一股淡然而又坚定的力量。

诗人所求,不过是对方能公正地阅读他的作品,共同探讨文学之奥秘,而非谋求仕途之便。

这份超脱与纯粹,让人不禁动容。他巧妙地隐藏了心中的渴望,以一种近乎于“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微妙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真正意图,既不失尊严,又显得含蓄而深邃。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雨中垂钓的孤影,夜风中传来的雁鸣,怎么又突然有点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味道,这该死的孤高志趣与鸿鹄之志,竟然如同一辙。

它们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诗人对自由、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不可多得的诗意与韵味。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诗人以掷地有声的言辞,展现了自己的傲骨与原则。在他看来,真正的男子汉,应当凭借自己的才华与努力赢得尊重与恩泽,而非轻易接受他人的施舍与怜悯。

这既是对自我的鞭策与要求,也是对裴侍郎乃至整个社会的无声宣言:他追求的,是那份基于相互尊重与理解的认可与赏识。

《投长沙裴侍郎》一诗,它不仅仅是一首自荐之诗,更是一首关于信念、关于追求、关于尊严,关于矢志不渝的赞歌。

诗人以笔为舟,以心为帆,在文学的海洋中破浪前行,最终抵达了那个属于他的精神彼岸。

【14】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再经胡城县》

我再次踏足胡城县的故土,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泛起层层涟漪。去年初经此地,县城里弥漫的,是百姓们声声泣血的冤屈,每一声呼喊都似利刃,割裂了宁静的空气,让人心寒。

而今,时过境迁,县宰已换上那象征着权势与荣耀的红袍,那鲜艳的红色,在我眼中,却莫名地染上了几分沉重与不安。

诗中未直接描绘县宰的暴行,也未详尽叙述百姓的冤屈,却以这种含而不露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更为强烈的震撼力。

县民的无声冤屈,县宰的加官进爵,两者之间的鲜明对比,如同一幅深刻的社会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那些未言明的细节,如同迷雾中的暗流,引人深思,令人遐想。

诗人以一颗悲天悯人的心,记录下这一切,他的笔触虽冷峻,却蕴含着对人民深切的同情与对统治者的强烈批判。

他让我们看到,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正义与良知是如何被践踏,人民是如何在苦难中挣扎求生。

《再经胡城县》不仅是一首揭露黑暗统治的政治讽刺诗,更是一曲对人性光辉与黑暗交织的深刻反思。

它让我们在历史的尘埃中,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的震撼与共鸣。

在诗人的笔下,胡城县不再仅仅是一个地名,它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关于权力、腐败、苦难与抗争的永恒话题。

再次品读这首诗,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与诗人一同站在胡城县的街头,聆听那些未曾远去的冤屈之声。

封建统治者残民以逞的本质,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腐朽,封建社会是非颠倒的现实真的令人感到愤慨。

【15】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溪兴》

九华山脚下,溪水潺潺,一日,晚年的诗人独坐于溪畔,手执钓竿,心随云卷云舒,正欲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淡泊。然而,天公不作美,山雨骤至,溪风狂起,卷起了他手中的钓丝,也卷起了他心中的涟漪。

雨疾风狂,似乎连天地都为之色变,而诗人,却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找到了另一种生活的节奏。

他轻轻卷起钓丝,走进那简陋的船舱,从中取出一只盛满佳酿的瓦瓯,对着风雨交加的世界,开始了他的独酌时光。

“瓦瓯蓬底独酌时”,这一幕,既有几分孤寂,又透着几分洒脱。雨声、风声、酒香,交织成一首无言的乐章,陪伴着诗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眠的夜晚。

或许,他是在借酒消愁,又或许,他只是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在这风雨飘摇的小舟上,他仿佛与世隔绝,成为了一个遗世独立的隐者。

当酒意渐浓,诗人终于抵挡不住困倦的侵袭,沉沉睡去。在这漫长的梦境中,他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忧愁,只愿随着小舟在山溪中任意漂流。

直到醒来,才发现自己已不知不觉间漂到了前溪。那一刻,他的心中或许有一丝惊讶,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与满足。

“流到前溪也不知”,他似乎已经超脱了世俗的束缚与羁绊,达到了一种随遇而安、独乐其乐的境界。

在这溪上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与安宁,即便生活清苦,即便壮志难酬,他也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溪兴》一诗,以溪上垂钓、酣饮为引子,却巧妙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凄凉。然而,在这份孤寂与凄凉之中,又淡淡浸透着看透世情、游戏人生的意味。

诗人以溪为伴,以酒为友,在风雨中找到了自己的诗与远方。他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他的心灵却异常丰富与自由。这,或许就是隐逸生活的真谛所在吧。

【16】

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

儿童书懒读,果栗树将空。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

——《秋日山中寄李处士》

在那唐末的乱世风雨中,杜荀鹤以笔为舟,泛游于动荡的江湖,他的心,却如寒山之巅,细雨绵绵中仍傲然挺立,不屈不挠。

我辈的大道怎么会走到尽头,就像寒山还在细雨中巍然耸立一样。开篇即掷地有声,以“吾辈”自居,那份对信念的坚守,如同寒山在细雨中屹立不倒,既是对自我坚持的肯定,也是对同道中人无声的鼓舞。

孩子们都对读书有一种惰性,贪玩得把树上的果实都快摘完了。字里行间透露出淡淡的忧虑与无奈。

儿童,本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却在嬉戏中遗忘了求知的重要,如同那即将被摘空的果栗树,预示着未来的某种空虚与荒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令人深思的画面,让人不禁为国家的未来而忧虑。

我们的言论要牵涉到国计民生的世事,文章要能体现国风的标准。这是诗人的期许,也是他的担当。

他以教育者的姿态,向世人提出要求,希望自己的言论与文章能够触及社会的根本,影响国家的走向,继承并发扬《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以笔为剑,刺破黑暗,照亮前行的道路。

“(我辈的学识)在太平丰足之世还是有用的,不应该(因为乱世而)丢掉报国之心。”尾联的这一句,如同一声响亮的号角,唤醒了沉睡中的灵魂。

诗人坚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学识与报国之心都是不可或缺的。他以坚定的信念,告诉世人,即使是在乱世之中,也不应放弃对知识与理想的追求,因为那将是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灯塔。

整首诗,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剖析,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既有对儿童的深切关怀,也有对国家的拳拳之心。

杜荀鹤以他独特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让我们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与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1 阅读:16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简介: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