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历史上,西方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得英国的工业水平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他们正是通过这些先进的科技,从而在不断的侵略和战争中缔造了辽阔的“日不落帝国”。

然而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潘吉星与英国学者李约瑟的研究和考证下,使得他们对蒸汽机发明的源头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蒸汽机的技术源泉竟然来自于中国汉唐两代的发明。
那么中国古代的什么发明促使了蒸汽机的出现,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本掌握这种技术的中国,却没有制造出蒸汽机呢?
汉唐的两大发明我们大家对中国的四大发明都非常熟悉,并且马克思就曾经对中国的四大发明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而造纸术也让欧洲的信息传达和交流减少了阻碍,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则在其基础上促使了欧洲的近代化。但是中国远不止这四大发明,而是因为这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中国汉朝时期,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和发展,中国进入到了近400年的稳定发展局面,汉朝时期中国国力强盛,各行各业都有着很大的发展。其中冶铁技术,就是在汉朝时期逐渐成熟的。

汉代水排
我们大家在看到出土的文物时都能够发现这样的规律,汉代以前出土的文物,大多都是以青铜器为主,而秦汉之后,大多以铁器和其它物品为主。汉朝时期,中国人发现由铁制造而成的武器和农具,比青铜材质的更加坚韧,于是就对冶铁方面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探索。
为了能够提高冶铁的效率,汉朝人发明了一个名为“水排”的东西。想要冶铁就必须要让锻造炉有着更高的温度,而想要达到这种高温,就必须需要鼓风。水排的作用就是通过畜力来提供动能,从而使得水排运作给鼓风提供足够的能量,从而提高锻造炉的温度。

而随着发展,到了数百年后的唐朝,唐朝初年人们由发明了风箱,虽然这个记载最早出于宋朝年间的《演禽斗数三世相书》,但是至少可以证明中国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拥有了“双动式活塞风箱”。
这个风箱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端在排气的同时,将另一端吸入等量的空气,从而鼓风。而这种风箱则非常适用于中国古代规模庞大的冶铁需求。

而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和汉代时期的水排的工作原理几乎一模一样。水排是通过畜力从而推动水排获得能量进行鼓风;而蒸汽机则是通过大量的水蒸气,从而推动需要运转的机器获取动能。
而风箱正好可以起到提高鼓风的效率,从而获取更多的能量。水排和风箱加在一起,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可是又有许多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既然中国先于欧洲数百年就已经掌握了水排和风箱这两大发明,那么中国为什么还会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呢?
为什么没能制造出蒸汽机?我们在中学教科书上,能够得到这样的结论,中国的落后是因为清朝闭关锁国而导致的。实际上,还有着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科技发展停滞不前以及统治者的不作为。而中国之所以没有制造出蒸汽机的原因,就藏在这里面。

在明朝时期,中国的许多科技还是要领先于西方的,尤其是中国的航海技术。郑和七下西洋航行远至好望角,许多的西方人也都非常仰慕中国文化,不惜万里迢迢来到了中国进行交流学习。
我们可能了解过,就在明朝晚期有一个西洋学者叫做利玛窦,他和我们明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就曾经有过不少的学术交流。并且利玛窦等人还亲手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些都是中西方平等友好交流的证明。
而这背后所透露的一个信息就是,即使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中国顶尖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西方并没有多少差距,可以说是各有千秋,西方随着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到明朝末年为止,他们在中国面前还谈不上领先。

而这一切,却都从清朝年间开始改变了。清朝的康熙皇帝,我们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康熙皇帝能文能武,并且还会天文学、地理测绘以及几何运算。但是人们没有发现的一点是,在当时的大清国里,只有康熙一人了解过这些,换言之,全国的百姓对于这些是知之甚少。
清朝虽然进行了闭关锁国,但是他们最不应该的就是限制了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对于火器等方面的研究和对思想文化的禁锢。清朝的主仆等级森严程度达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巅峰,而这些大大限制了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科技发展。

虽然在明朝时期,社会上同样有着固定的等级划分,但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斗争和矛盾,似乎产生了一个微妙的变化。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就比如在万历十七年发生的这件事情。
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官员给万历皇帝上书,书中的内容是:这位官员说陛下长时间不上朝都是因为你自己有病,而太医却一直看不好,说明陛下的这个病有些棘手,需要我来治。随即,这位官员将万历皇帝痛骂一顿,直接变成了堪比周幽王的昏君。
万历皇帝一看勃然大怒,因为此人不仅痛骂他,并且还专门挑着大年三十这一天上书,这下可给万历皇帝气坏了,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对此人做出什么报复性的行动,反而是叫来了一帮大臣诉苦。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史无前例的事情,从晚明时期的历史来看,无论是从科技上还是文化上,以及人们观念的逐步变化上,都透露着近代化的色彩。而清朝却并没有将这种色彩发扬光大,而是依靠着行政命令以及愚民政策和闭关锁国,硬生生的消磨掉了。
清朝的这种措施,无疑是拖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使得中国在领先世界的情况下,逐步的走向了落后。因为技术的封锁和停滞不前,再加上中国人民被封建等级的枷锁牢牢捆绑,所以中国人这才在具有优势的情况下,没有制造出属于我们的蒸汽机。

不过,虽然中国近代没有制造出蒸汽机,从而逐渐的沦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可是我们也从历史中吸取了教训,并且逐渐重视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我们已经摆脱了落后的帽子,走到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列。
信源:《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新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殷华成 张楠
《李约瑟博士如何研究中国科学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潘吉星
《中国对欧洲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潘吉星
用户10xxx74
[笑着哭]还蒸汽机呢,谁用那玩意啊,民科们已经证明郑和船队用的是核动力了而且还得是没污染的核聚变
一拳一个嘤嘤怪 回复 04-07 11:18
反正万物起源永乐大典就对了,盘古也是看了永乐大典才学会开天辟地的[得瑟]
烤馍片
发明出来是一回事,发展壮大是另一回事,中国发明了火药,也没发明出硝基炸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