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张罕见照片记录百年成都沧桑蝶变
成都,古蜀文明发祥地。
公元前四世纪,古蜀国王开明九世于
“广都樊乡”(今双流境)“徙治成都”,
以“周太王从梁止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
故名成都,相沿至今。
成都东门(迎晖门)城楼,大约拍摄于1900年
依据挖掘的金沙遗址考证,
成都建城史可追溯到3200年前。
19世纪,法国旅行家古德尔孟曾赞叹
成都是“东方的巴黎”。
今天,汇汇从
1900年成都的老照片开始跟大家分享
成都这100多年来的沧桑与巨变。
这里有百姓的平常生活,
有城市的雕梁画栋,
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
这座城市曾经的有过与记忆。
成都,城隍庙。约翰 · 伯奇/摄,大约拍摄于1900年。
从南城墙上俯瞰成都南较场。约翰 · 伯奇/摄,大约拍摄于1900年。
1908年,成都,望江楼。
1908年,成都,九眼桥。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英)/摄。
1911年春,成都青羊宫内,篾梳摊点。
成都,西城门外的一条小路,城墙上是春熙路一家钟表行的广告。照片大约拍摄于1917年左右。
1917年,成都华西协合大学里的一处建筑。西德尼·戴维·甘博/摄。
1920年,成都,东大街上的人群。
1935年,成都,街头小吃摊。福尔曼·约拍/摄。
1935年,成都,一对新人的婚礼。
1935年,成都,东大街十字路口。福尔曼·约拍/摄。
1941年,简阳县龙泉驿(1960年划归成都管辖),把脉。卡尔·迈登斯/摄。
1941年,简阳县龙泉驿(1960年成为成都龙泉驿区),镇里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卡尔·迈登斯/摄。
1949年,人民群众夹道欢迎解放军进入成都市。漆奇/摄。
1950年代,成都,人民南路上的四川剧场(图左)。
1950年代,成都,春熙路。
1950年代,成都,新南门城门。
1959年,成都,小人书店。
1960年代,成都,盐市口转盘。
1960年代,成都,人民南路。
1960年代,成都,人民公园。
1960年代,成都,西御街。
1960年代,成都,老百货大楼,大概是现在的远东百货位置。
1976年,成都人民广场缅怀毛主席合影。
1980年代,成都,上水巷。
1980年代,成都饭店。
1980年代,成都,东大街。鲍安华/摄
1981年,成都,科学展览馆前的行人。
1985年,成都新华西路,争做文明市民宣传站,几个小学生在路边做宣传。
1985年9月6日,成都,我国开始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一幢大栋前挂着宣传横幅。
1980年代,成都,提督街上的天桥。
1990年代初,成都,宽巷子。周筱华/摄
1990年代,成都,红星路上的邮政亭。刘陈平/摄
1990年代,成都青年路,西装革履。
1990年代,成都青年路,手拿大哥大通话的美女。
1993年,成都太升路,自发形成的通讯一条街。
1994年夏,成都街头,时尚靓女。
1995年,成都,刚整修后的城边街人行桥一带,现在这里叫锦里中路。
1996年,成都市中心的街景。
1998年5月,成都,合江亭。李豫龙/摄
2001年11月24日,成都,改造前的天府广场钟楼。李豫龙/摄
2002年11月7日,成都,改造前的天府广场。李豫龙/摄
2016年,成都,天府广场。
2017年6月5日凌晨,成都远眺雪山。蓬州闲士/摄
2017年7月19日下午,成都锦江风光。蓬州闲士/摄
2017年9月10日,成都,四川科技馆。蓬州闲士/摄
2017年12月9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挥舞红绸的女子。蓬州闲士/摄
2018年7月1日,成都锦江风光。
2018年8月3日,成都春熙路,萨克斯演奏。蓬州闲士/摄
2018年8月4日,成都科甲巷建筑。蓬州闲士/摄
2018年夏,成都市区绿道。zzuang/摄
2018年,成都市中心。
从金沙文明的源远流长
到文人墨客的川行华章
从“文君当垆”的浪漫
到“芙蓉满城”的唯美……
千百年来,成都既传承着灿烂辉煌、弦歌不辍的巴蜀文脉,又书写出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
优越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底蕴,推动天府文化在自然与人文、封闭与开放、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碰撞融合中传承发展,呈现出人文性、世界性、创新性、包容性文化特质,凝聚成“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时代价值和现实表达。
翻开这一张张新老照片
"天府之国"成都向我们款款走来
百年来它所展现的不是沧桑与巨变
而是这座城市
优美的身姿,曼妙的舞步。
转自微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