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这样的资讯:那就是海关对于外来生物物种的携带十分重视。很多人对此并不理解:多数人不觉得个人携带的一些生物物种,会对我国的生态造成多大的威胁。而历史上,就曾有过几条外来鱼苗,几乎灭绝了一个湖泊的土著生物的记录。
1、博斯腾湖博斯腾湖位于我国的新疆地区,同时博斯腾湖也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不过,博斯腾湖在1958年以前,物种一直很单调:整个湖里,只有几种土著鱼生活。所以到了1958年,相关单位考虑到应该充分利用博斯腾湖的资源发展鱼类养殖,于是通过人工敢于的手段,引进了鲤鱼这些淡水鱼类作为移民,抵达博斯腾湖生活。本来按照设想,博斯腾湖会丰富新疆乃至西部地区人民的餐桌。
之后十年时间里,相关部门又陆续引进了一些新的移民物种到博斯腾湖生活。
不曾想,一个细节上的问题,改变了事情的结局——甚至让事情和预想的计划出现了背道而驰的局面。
2、河鲈鱼独霸博斯腾湖当时是1968年,相关单位再一次引进新物种到博斯腾湖繁殖。但是在引进的物种里,被混淆了几十条河鲈鱼的鱼苗。当然这种鱼的老家在欧洲,如果不是人工影响,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在亚洲,更不可能出现在新疆。
当时的人们对于生态安全的意识并不强,所以,这些鱼苗进入博斯腾湖的时候,人们也没有想太多。但不曾想,也就几年后,博斯腾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起初只有几十条河鲈鱼的鱼苗,经过五六年的繁衍,很快成为了博斯腾湖的主体鱼类,反倒是原本占据数量优势的其他鱼类,逐渐小众化,甚至处于绝迹的状态。博斯腾湖几乎实现了物种更新的局面。
为此生物学界对博斯腾湖鱼类的变化进行了一番研究,最终,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首先是繁殖周期问题。河鲈鱼的繁殖周期较短,基本上一年期的河鲈鱼,就可以开始繁衍,而博斯腾湖的很多土著鱼需要六年左右才能繁衍。从周期来看,河鲈鱼就占据了先机。更要命的是,河鲈鱼的繁殖数量也是土著鱼的数倍——换句话说,河鲈鱼的繁殖可以用又频又多来形容,因此虽然河鲈鱼基数少,但增长快到了可怕的地步,而土著鱼虽然基数大,但增幅太低。因此只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两者的比例就会逆转。
同时,河鲈鱼的小鱼在成长过程中,还会利用基数优势,吃掉土著鱼的后代,这让本来繁殖率就很低的土著鱼,在增量方面进一步减少。
所以此长彼消之下,博斯腾湖的土著鱼在无形中遭到了灭绝。
3、结语当然河鲈鱼本身也是经济鱼类。因此相关单位可以通过较低成本的方式,对河鲈鱼的扩张进行控制。但是,很多其他入侵物种,危害性比河鲈鱼大,治理起来成本也更高。所以,为了避免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土物种的危害,相关单位只能最大化防止外来物种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我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