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贸试验区八年成果丰硕38项改革创新在全国复制推广

陕西杂谈 2025-04-09 10:48:24

4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八周年情况。截至2025年2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创新案例985项,38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0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新设经营主体24.08万家,其中新设企业13.58万家,是设立前(2.56万家)的5.3倍。

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副主任孟军透露,八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在首创性、集成性、差别化、带动力上取得新成效,国家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日益彰显。

“累计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28万亿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32.7亿美元,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70%的进出口贸易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1/3以上。”孟军表示。

在围绕产业链集成创新方面,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其中,加快中欧班列长安号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建设,聚集上下游企业320余家。29家企业在16个国家和地区布局36个“海外仓”。

二手车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在西安国际港站揭牌运营,助力打造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二手车出口集结中心,首创“二手车出口+中欧班列+综保区集结+启运港退税”模式,2024年全年出口二手车7346台,同比增长80%。

杨凌示范区探索开展种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搭建国际粮农全产业链和跨境订单农业服务平台,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建成10个境外农业园区,加快形成国际农业科技产业合作体系,“杨凌农科”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合作的亮丽名片。

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印发《中国—中亚五国教育合作工作方案》。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项目建成投用,西安爱菊北哈州100万吨粮油物流加工基地建成运营,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哈萨克斯坦二期项目开工。中亚公园建成开放,职教出海品牌“秦岭工坊”“小而美”民生项目在中亚落地。打造面向中亚的粮食、果蔬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与中亚国家共建国际物流节点和物流园区,累计建成10个海外仓。

2024年全省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48.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20.2%,高出全国13.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中欧班列(西安)常态化开通18条国际线路和26条“+西欧”集结线路,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主要指标居全国第一。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开行4985列、货运52.4万标箱,分别增长25.1%、21.9%,陕产货值占比超40%,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已成势见效。

与此同时,持续提升西安国际航空枢纽能级。制定“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新开复开国际客运航线53条、运营全货运航线达到7条,客货运航线通达全球43个国家、88个城市,“一带一路”航线覆盖27个国家、54个城市,实现中亚“五国七城”通航全覆盖。

2024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703万人次、同比增长13.7%,货邮运输量达29.05万吨、同比增长9.3%。石喻涵

来源:三秦都市报

0 阅读:3
陕西杂谈

陕西杂谈

说说陕西文化、历史、娱乐圈的事 谝文化栏目的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