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六环外,连造9栋自建房:年轻人都回来盖房了

一条 2024-10-15 17:13:30

前不久,80后建筑师成直

在北京郊区村里的一块废土上,

帮助主人建造了一处300㎡的“乐园”。

室内和院子错落,

有露天泡池、秋千和滑梯,

还能眺望山景。

这是他在北京乡郊建造的第9栋农村自建房,

光门头沟区域就有5栋,

被同行戏称为“门头沟卒姆托”。

虚张声势之家 © 朱雨蒙

成直观察到,建设乡村自建房,

正在形成一股新浪潮。

越来越多进大城市工作的中青年,

回到老家宅基地,

把荒废老房改造为第二居所,

假期回来与一大家人共同生活。

他估算,光北京的郊区乡村,

每年至少有上万个建房需求。

过道之家

乡村自建房的屋主往往来自工薪阶层,

因此成直几乎每个项目的预算都极其紧张,

“在这个前提下去看怎么把事做好。”

为了使房子尽善尽美,

成直甚至会自己贴钱完善细节。

跳墙之家

山雀之家

一条拜访了成直改造的

“跳墙之家”、“山雀之家”、“过道之家”,

与他聊了聊深耕农村自建房多年后的思考与期待。

编辑:马诗韵

责编:陈子文

成直在过道之家接受一条采访

我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建筑学,毕业后也一直在干这个事儿,对建筑还是有热情的。2014年,因为想要尝试寻找自己的设计出路,也希望更自由地工作和生活,我从事务所裸辞出来,2年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当时一无所有,没有任何资源。

独立工作室早期的项目肯定都是靠朋友介绍,门头沟的第一个项目也是。目前,我已经在门头沟建成了5栋房子,被同行戏称为“门头沟卒姆托”。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整个北京郊区乡村,我一共建成并发表了9个宅基地上的自建房。

过道之家

四合院改造前后

“过道之家”是我在门头沟的第一个项目。

朋友的远房亲戚在门头沟家里有个院子,荒废多年。老人去世了,年轻人也早就搬到城里工作,但觉着房子荒废着太可惜,就想收拾出来,逢年过节或周末可以去住一住,招待朋友。房主觉得,一个大家族就应该有个可以团聚在一起的地方,而不是分散在城市里。

台上之家

开工之前,主人说她弟弟家也有一个院子,就把弟弟也拉过来一起讨论。所以我在门头沟的前两个项目是同时做的,“过道之家”和“台上之家”。

山雀之家小院原始的模样

小院改造后的模样

“山雀之家”的主人宋先生和王女士是一对90后夫妻,一直很怀念山村生活,他们家在附近的另一个村子里有一处破败的小院。

2019年,男主人的母亲依然独自在小院里生活。夫妻俩去台上之家做客,特别喜欢,就决定把几年来工作的积蓄都拿出来,想为家人朋友也打造一个团聚的场所。

跳墙之家改造前破败不堪的东房、南房

跳墙之家拥有四通八达的空间,使得人在室内可以更加便捷地到达各处

在村子里边大家多少有点亲戚关系,看到别人建成的房子特别喜欢,就也来找我。

“过道之家”的主人有个亲戚也是年轻一代,好久没回村,一直在城里工作。2021年夫妻俩回村祭祖,那时候“过道之家”跟“台上之家”都已经建成两年有余,他们去看完非常喜欢,就把自己家的老宅也收拾出来改造,这就是“跳墙之家”。

虚张声势之家 © 朱雨蒙

有露天泡池、滑梯等多处休闲设施 © 朱雨蒙

“虚张声势之家”是我在门头沟建造的第五个家,最近刚发表,那个房子的场地在重新建造之前几乎就是一片废墟。

北京门头沟

就北京而言,六环外这一圈远郊区县生活的人口非常多。每个村子里大约小到五十、一百,大到三五百户人,每年都得有3-5户要重新盖房子,那么在北京的郊区乡村每年恐怕有几万的建房需求。

尤其是这几年回乡的浪潮越来越强,跟城市的环境也有关系。我小时候印象里,大家为了摆脱农业户口进城,都急得不行,现在有点反过来了。城市的问题也非常严重,压力,节奏,还有环境问题。

如今回乡的交通更便捷了

而且现在交通方便了。门头沟的一个房主说,小时候来城里上学得住校,每次回村要坐将近半天的火车。去年开车回村还是走山路,今年年初高速通了,回去也就一个小时多点,距离不再成为巨大的障碍。

山雀之家在相似的乡村房子中间显得很特别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父母都是单位的基层工作人员,我自己也一直是过得挺节省。

我的甲方们也同样是工薪阶层,生活环境是非常有限的。我做的大部分项目预算都极其紧张,在这个前提下去看怎么把事做好。我要是盖我们家也这样,得想各种办法省钱。

改造后的跳墙之家,院子即使被高墙围合,也光线充足,视野明亮

跳墙之家的一、二层卧室实现了“一定要敞亮”

在村里盖房子,大部分人不会找建筑师,就直接找施工队,经常会出现小半个村子的房子长得完全一样。对于多数人来说,找建筑师跟在网上花5000块买图纸不是一样吗?

但我的甲方们能体察到,直接找施工队盖的房子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要不然夏热冬冷,要不然通风采光欠佳,最主要的是,这种千家一面的房子并不一定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匹配。这是挺普遍的状态。

成直在小户型的山雀之家塞进两条独立的楼梯,公共与私密空间完全分离,其中大旋转楼梯被藏在厨房后,内置储物空间

如果你没住过更适合自己的房子,会觉得这不是自然而然吗?举个例子,我小时候住的父母家就是城里最普通的公寓房,70多平米划分成三室一厅。那会儿普遍是多口人共居,肯定希望卧室多一点。

我小时候住着没觉得很局促和不方便,而等你住到一个尺度更适宜的房子里,你就觉得回不去了。

人在居住上的弹性很大,就和饮食一样。从“我只要能吃饱就行”,到“我吃得是不是健康一点”,至少目前为止,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跨越过来。

山雀之家的院子

定制化的设计一定是相对贵一些的。

比如“山雀之家”的主人明确提出,希望拥有一处可以在高处看风景的平台。这个事儿其实挺难的。村子本身就处在两座山中间的谷底,而这个院子又在整个村的最低点。虽是青山环绕,却很难感受到周边的景致,目之所及只有周围密密层层的屋顶和一小片天空。

在一个有限小的场所里,怎么能不侵犯邻居,又能获得高处的体验,这就是设计的一个目的。

山雀之家的露台

互相搭接的坡屋顶

拆除老屋后,我在原来的位置搭建了一个体量完全一致的新房子,用钢结构轻建造的方式,将整个建筑统一在一起。两个坡屋顶互相搭接,坡面向场地内部,削弱对邻居的影响,在高处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空间。

这个房子有点像是义肢,把人从山谷中举起来,看得更高、更远。

跳墙之家原本的四个房子相互独立,成直打通四个房子,形成“回”字动线。冬天不必再穿过寒冷的院子,人在室内走来走去,不受任何限制

过道之家的地窖原本进出口很小,存储食物非常困难。现在地窖入口安置在了厨房的沙发下面,上方专门设计了滑轮,悬挂了一个篮子,更方便存储食物

其实,找建筑师盖房与找施工队盖房的费用,从整个工程上看,差别并没有那么巨大。土建、硬装的成本永远是占大头的,设计费是很小的一部分。

在开始建房之前,我会做大量的“心理咨询”工作,就是跟所有家庭成员聊天,每个人的状态和需求对我来说都是重要的。

多数人说不出来自己想要一个怎么样的家,或者误以为自己知道想要什么,但等到自己的“以为”呈现在面前才恍然大悟。我的工作就是挖掘大家到底内心深处在想什么,最真切的需要究竟是什么。

成直在现场勘景

从设计开始,我需要手工模型来发展和推敲设计。这是很耗时的,但我需要这么工作。手里拿着实体的模型,观察这种实感下的空间和光线变化,这已经成为我的工作习惯。

施工阶段,因为一些无法预判的现场状况或者施工错误,我还会进行设计的调整。在本来就很紧张的预算下,施工队利润也不高。即便是他们的问题,很多施工错误也没办法让他们来承担。

想盖一个和大家不那么一样的房子,大家都不容易。这是个很现实的状况。

但任由错误出现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所以我恐怕需要将错就错地重新思考和设计,最后确保每个环节不出差错。

过道之家拥有玻璃顶的浴室,把自然光和天空最大化的引入房间,晚上抬头就能看到星星

我有一个坏毛病,每个项目末期我都会贴点钱进去。有很多事施工方和甲方都不关心,只有我关心,只能自己掏钱把那个事给做好。

随便举个例子,某个院子的排水,对于甲方来说弄个雨水篦子就完了,但我无论如何希望那个位置更干净一点,就自己花钱买线性排水沟。当然,我也在努力克服这种事后找补的习惯,肯定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一类问题。

我个人认为房子还是挺重要的,不像你买把椅子,用两年就换了,盖一个房子几乎就是一辈子的事。

过道之家原本破败的杂货屋,改造成了尖屋顶的阁楼。靠近胡同一侧凿开了一扇长条窗,搭上木楼梯之后,小朋友很喜欢在这里攀爬、玩耍

我参与建设的房子都是独立住宅,一方面公共建筑的机会本来就很少,我一个微型的小作坊,也没有甲方找我来做;另一方面,至少目前这个阶段,我希望自己设计的房子尺度别太大。

大尺度的建筑是一种系统工作,建筑师不可能一个人把什么事都干了。而我现在做的事还是有点像手艺人,几乎一个人说了算,花大量时间关注在设计本身。

而且公共建筑更多关注的是效率、资本利益、人流量、象征性,这些抽象的事。但是住宅跟人的日常和情感相关,我目前的工作是完全面对具体的人,解决他的问题,创造他对未来生活的想象。

山雀之家一楼的影音区源自成直灵光一现的设计巧思,他把房子原本的高差化解为了三个大踏步,既可以当作客厅区域,也能变成电影院似的上下排座椅,夜晚大家可以在这儿看片、唱K

山雀之家三楼是可以眺望远山的露台区域。休息日,夫妻俩会带着家人、朋友,在露台上烧烤喝酒,喝茶聊天

在过道之家,晚上家人们坐在院子里喝喝茶、聊聊天,一边烧烤一边看电影

在我的设计中可以找到一些共性,比如注重家庭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就是人跟人的关联,同样是居住功能,酒店是一个几乎不需要人和人关联的场所,家和酒店最大的区别是,大家想一起生活。

城里的大家庭往往没有团圆的条件,逢年过节一般都是订饭馆。如果在郊区乡村有一个宅基地,能盖出三四百平米的房子来,就能承托团聚这件事。

北京郊区乡村的自然环境

成直为跳墙之家设计了三个“寄生”的房子,附着在老宅之上——“提篮”、“手提箱”和“高脚柜”,把地面、天空和自然连接在一起,让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眺望山川

跳墙之家的厨房也设计了一个向东的条形开窗,当人站在比厨房高一点的空间里时,就可以看见远山

人跟自然的关联也一样。我们在城市里生活相对被动,城市是需要密度的,人跟自然要让位于密度。而乡村是不需要密度的,人有机会建立更多跟自然的关系。房子不应该是牢笼,而应该让人更好地生活在自然环境里。

跳墙之家,从餐厅往右手边走,可以上露台,左手边走,可以去书房和茶室,穿越直走,可以抵达两个卧室

一位建筑师朋友曾经问我,你这些设计怎么像城里的房子?恐怕大家想象中乡村的房子应该是红砖灰瓦、坡屋面、种着树的大院子。

但我不想被观念绑架。现实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什么样的材料更经济,什么样的空间更适合那个现场和具体的日常,那我们就做什么选择。真实性放在第一位。

有些甲方朋友第一次见面会说要设计成日式、北欧风、侘寂风……这些在我的眼里恐怕都是束缚,不如聊聊更本质的需求:你们家几口人?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这个村子是什么样的?右边邻居的墙贴到你家了吗?这些问题自然会塑造出一个房子。

如果说我们在郊区乡村建的房子看起来更像城市的房子,背后的原因是,由于网络普及和优秀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跟郊区就是更像城市了。

山雀之家,除了暴露在外的屋梁,空间内没有任何阻挡物

我还记得在山里建的第一个房子特别有意思,那会儿我胡子还挺长的,我去看完现场回来,全村都传遍了,说谁家请了一个老道。

人们对不熟悉的事物是会不理解,带有偏见的。“缝中之家”盖到一半的时候,邻居们都觉得特别奇怪,说谁家像你们家这么盖?这是人住的房子吗?

“山雀之家”盖房的时候,大家也都是不理解屋主夫妻俩,觉得大家都是去城里买房,才是有出息。你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回村盖房子?

山雀之家的夫妻俩回村,一路和每个碰见的村民都要聊上半天

但是等完工后,邻居们再来看就能理解了,真实的空间和场所胜过千言万语。这个东西跟他习惯的不一样,但仿佛和真实的生活更匹配。

我们的房子像是一个样本,让村民们看到了新的居住可能。现在每天就很多人找我支招,想把自己的院子也好好建设一番。

晚上,跳墙之家室内的灯光通过光带传出去,让老宅显得不那么死板

其实,如果只在一个村子里改造两三户,并不能改变“千村一面”的情况和人们的观念。但是时代在变化,未来年轻建筑师在乡村还有着巨大的机会。

如果人们的意识越来越开放,每个宅基地自建房都愿意找既专业又有热情,认真做设计的建筑师参与进来,最后结果肯定是会更好的,而且我认识这样的年轻建筑师群体其实是非常多的。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