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妻子病逝,他将妻子骨灰放枕边,夜夜共眠33年,遗嘱感人肺腑

幽梦一帘诗韵香 2024-12-07 18:58:08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1

1936年的一天,巴金先生来到了新雅饭店,坐在桌前,怀着好奇的心情,等着见他的笔友。

“你好,李先生,初次见面,你可比我想象中的年轻好多呀!”

一个可爱的女孩,身着校服出现在巴金先生的面前,没错巴金先生的原名叫李尧棠,女孩礼貌地称巴金为李先生。

巴金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与女生见面,内心非常的紧张,好在女孩幽默、落落大方,让巴金的紧张瞬间消散。

巴金邀请女孩落座,半开玩笑的说,“你也很可爱呀,好像一个小娃娃。”

两人落座后开始交谈,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别看两个人的年龄相差13岁,但是丝毫没有代沟。

经过这一次见面,女孩对于巴金从崇拜到心生爱意,她开始频繁的找巴金见面,诉说衷肠。

巴金又何尝不知道女孩的心思呢,可是他的内心装满了道德感。

13岁的年龄差让巴金内心百感交集,他不想耽误一个女孩的大好青春。

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年轻可爱的女孩,在与巴金第一次见面后,就对他如此深爱呢?

02

在当时那个年代想必很多喜欢文学,喜欢文艺的人,都会对巴金心生爱慕吧。

巴金从小就展露了文学的天赋,长大后受到“五四”新潮思想的影响,对于文学创作更加的痴迷与热爱。

巴金在24岁的时候,发布了小说《灭亡》,这本小说在当时的轰动很大,影响了很多的人。

巴金这个享誉文坛的笔名,也是在这本小说发布后才有的。

在1936年的时候,巴金又发布了《家》,这本小说发布后,他受到年轻人欢迎的程度更深了,已然成为了年轻人们心中的偶像。

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大家都通过写信,来表达对巴金的欣赏之情。

在众多的信件中,巴金发现了一个名字叫“一个10多岁的女孩”,这个落款显然吸引了巴金。

女孩在信中表述了对巴金作品的喜欢,也表述了自己的困惑,巴金都一一进行了解答,并对女孩进行了一定的指点。

两人就这样频繁的通着信件,半年之后,女孩鼓足勇气在信件中附上了自己的照片,并且约巴金见面。

女孩的名字叫萧珊,出生在相对富裕的家庭,从小就喜欢文学艺术,上学的时候属于学校的文艺骨干,并参演话剧。

后来因为与新学潮的人交往密切,不慎被学校开除。

可就在被开除的这段期间,正巧赶上巴金出版了《家》这本书,萧珊也因此给巴金写信,希望能够得到指点。

一个在迷茫中的女孩,受到了当时被众多青年追捧偶像的指点,内心自然会心生情愫。

再加上后来的见面,巴金似乎没有想象中那样的古板,萧珊的内心对于巴金早已不是单纯的感激崇拜,显然变成了爱意。

或许现在人们觉得,13岁的年龄差不算什么,两人郎才女貌,思想又很契合,可以在一起。

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13岁的年龄差已经是很大的障碍了。

好在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最后在一起可能是双方的勇敢,也可能是受到了时代的影响。

03

萧珊不想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想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和自己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

在父母不断的逼婚下,萧珊也终于和巴金说明,她不想被迫嫁给自己不爱的人。

当时的巴金听到这样的话,内心百感交集,但是他只说了一句:“你自己拿主意吧。”

就是这简单的几个字,对于萧珊杀伤力很大,她失望至极,她没成想自己喜爱的人,竟然如此的没有勇气。

就在萧珊痛哭流涕,准备离开的时候,巴金叫住了她;

“我不是不想和你在一起,只是你现在年纪小,思想还不成熟,如果等你长大了,不嫌弃我这个老头子,那我们就在一起吧!”

巴金终于鼓足勇气,表达了内心自己真实的想法,萧珊也坚定了内心的选择,她一定要和巴金在一起。

两人彼此确定了心意,在一年后,七七事变发生,儿女情长在国家大义面前似乎不值一提,两人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中。

转眼到了1944年,从1936年两人确定心意,再到1944年,足足8年的时间,两人之间的感情,情比金坚。

萧山也已然长成了大女人,她终于可以嫁给巴金了,1944年5月,他们在贵阳结婚了。

没有结婚的仪式,就连新房也是巴金和朋友借的,即便是这样两个人也倍感幸福。

结婚后的第二年,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家人幸福生活在一起之余,生活压力也十分的大。

巴金继续搞创作,萧珊则作为巴金背后的女人,收拾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默默的为巴金付出。

萧珊的付出,巴金都看在眼里,他曾说过:“任何环境下,我都要做一个值得你爱的人。”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两个人相互扶持,相互关爱,携手度过几十个春秋。

如果两个人能一直幸福的生活,即便生活苦点也没有关系,可是往往天不如人愿。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巴金被下放到牛棚劳作,萧珊被安排扫大街。

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两个人依旧在不断的努力,萧珊总是默默的鼓励巴金,一定要坚持下去终究会胜利。

就是这样一个乐观的女人,没有迎来属于自己胜利的那一天。

1972年8月,萧珊去世,因为日夜的辛苦,身心的折磨,她患上直肠癌,永远的离开了。

萧珊在55岁那一年永远的离开了巴金,本来是安享晚年的年纪,本来马上要迎来胜利的曙光,但她还是先走一步了。

04

萧珊的去世无疑是对巴金非常大的打击,他一夜之间白了头,常常看着妻子的遗物发呆,不禁的流下泪水。

巴金写了很多的著作,他在用文笔激励他人,他也想用文笔留下对妻子的思念。

《怀念萧珊》和《再忆萧珊》都是巴金对妻子的思念,一词一句的真切情感,让后人看到都会潸然泪下。

从1936年他们相识,再到1972年萧珊去世,他们携手走过了36个春秋,经历了重重的磨难。

巴金对于萧珊的爱,不单单是用文字可以表达,自从萧珊去世之后,她的骨灰盒没有下葬,而是一直被巴金放在枕边。

曾经的枕边人,变成了一盒冰冷的骨灰,夜夜陪伴着巴金,直到巴金去世。

巴金在2005年的时候去世,萧珊的骨灰盒就这样陪伴了巴金整整33年。

巴金去世之前留下了遗嘱,他希望将自己的骨灰与妻子萧珊的骨灰混合在一起,然后撒入大海。

如此浪漫且感人的遗嘱,足以看出巴金对妻子的爱,即便是两人都已离开,但也要生生世世都在一起。

他们在世的时候经历过许多的磨难,或许巴金希望他们去世后,骨灰可以随着大海四处漂泊,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巴金对待爱情是认真负责的,从他不想耽误萧珊,到与萧珊携手婚姻,最后把萧珊的骨灰盒放在枕边陪着自己;

他的确成为了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萧珊去爱的人,他也用一生来证明萧珊的选择没有错。

萧珊虽然早早的离开,但是她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胜利曙光,那就是巴金对她至死不渝的爱。

在很多人看来文人墨客因为思想过于新潮,对于爱情并没有多么的忠诚,但是巴金先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完——

审核|早桔

注:原创首发,抄袭必追究到底!

信源:《他将妻子的骨灰放在枕边,夜夜共眠33年,遗嘱感人肺腑》2024-12-04 11:23·百年战争录

0 阅读:0

幽梦一帘诗韵香

简介:幽梦一帘诗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