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没有肠息肉,看吃饭就知道?肠内长息肉,吃饭或有这几个表现

郭嘉聊健康 2024-11-29 19:15:08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今年27岁的小李是个游戏主播,唯一的工作就是天天在家直播。

忙起来的时候,懒得做饭的他就随便点个外卖解决了,而且还专挑那些辣的、油的来吃。

吃完之后又没运动,整天就坐在电脑前面忙活。

时间一长,他的身体就出现了一些毛病。最近每次吃完饭之后他都肚子疼。

有时又便秘,总觉得胀胀的但就是拉不出,非常难受。

后来他抽时间跑了一趟医院,这才发现问题有点大条。

医生听了小李的描述之后,猜测他可能是长肠息肉了。

于是为了更进一步,医生给小李安排了肠镜。结果这一查,果然就发现了小李肠道里有个腺瘤性息肉。

医生建议小李立刻切除,因为腺瘤性息肉如果不及时切除,有癌变的风险。

小李一听也吓了一跳,他很快就同意了医生的方案,也很顺利完成了这个小手术。

不过小李也很好奇,这肠息肉到底是什么?有没有办法可以提前知晓肠腔内长了息肉呢?

医生表示,其实长了肠息肉,有些人在饭后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要引起重视!

一、肠息肉到底是什么样的?

说到肠息肉,其实就是肠黏膜表面隆起的小疙瘩,没有搞清楚病理之前,全部都叫做息肉。

一般来说,肠息肉常见于结肠和直肠,比较少见于小肠。

至于为何会长肠息肉,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肠道有炎症,或者平时饮食习惯不佳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会摊上这病。

若按照病理来细分的话,肠息肉分好几种。

第一种就是腺瘤性息肉,在结肠和直肠较为常见,单个或者多个都有,长得形状也会有差别,可能有蒂或者无蒂。

如果结肠和直肠长了这些息肉,那就要小心了,因为腺瘤性息肉是有可能会癌变的,所以一旦发现了就要赶紧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第二种就是炎性息肉,其实就是因为肠子有炎症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等,从而导致黏膜鼓起来形成的息肉。

不过好在它是良性的,所以也不必过于忧虑,但尽管如此,还是应该尽快切除,避免出什么健康意外。

再来就是错构瘤型息肉,比较少见,比如幼年性息肉等,一般小孩子容易得,特别是10岁以下的小孩。

不过要分辨到底是哪一种息肉,还得要去医院做肠镜,甚至活检,才能知道它是恶性还是良性,该怎么治。

二、长肠息肉,吃饭会有什么表现?

虽说仅仅依靠吃饭的表现,没有其他医学手段的话,其实是很难发现肠腔内有没有长息肉的。

但是长了肠息肉的人,因为肠息肉影响了肠道功能,是有可能在饭后表现出一些反应的。

那么,长肠息肉了,饭后会有什么表现呢?

1、饭后胀气

如果在吃完饭后,你觉得肚子有撑胀感,甚至有时候还可能会隐隐作痛。

不仅如此,还伴随着打嗝或者嗳气,想要把腹内的气体给排出去,那可能就是饭后胀气了。

其实饭后胀气的原因非常多,比如吃了不对的东西、肠道发炎感染,或者肠道菌群乱了套等,都有可能引发胀气。

不过还有一个原因,可能大家都不太注意,其实肠道长了息肉,也是有可能会出现饭后胀气的情况。

要知道,肠道里长了息肉,要是它不断长大,或者说长的位置很巧妙,那就很容易卡住经过的食物。

这样一来,食物和气体堆积在一起,又没有办法顺利排出,肚子就很容易胀气,而且持续时间还很长,不容易得到缓解。

所以如果饭后胀气老是发生,还常不好,在排除常见的原因,也得想想是不是肠息肉的问题造成的。

2、饭后腹泻或便秘

如果在饭后,你出现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需要频繁地跑厕所,每天可能会3次以上。

或者出现排便变得困难,可能需要费很大劲,才能排出干硬或者颗粒状的粪便。

而且每次排便的时间变得更长,还常有排不尽的感觉。

若有这种在饭后排便习惯改变的情况,那就要引起警惕了,这有可能是肠腔长了息肉在作祟。

正常情况下肠道的蠕动是有规律的,但如果肠内长了息肉,肠息肉可能会刺激到肠道黏膜,如此一来就有可能影响肠道蠕动的节奏。

若肠息肉扰乱了肠道蠕动的规律,在肠道内的食物残渣和粪便停留时间就出现异常,进而引起腹泻。

不仅如此,如果肠息肉过大,还可能会造成部分肠道阻塞。

这样一来,消化液和食物残渣不能充分接触,随着肠道蠕动的加快,也有可能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此外如果肠息肉还伴有炎症,或者说肠息肉已经出现了恶变,那也会让肠道功能受到更严重的伤害,腹泻等症状就会更加厉害了。

至于说到肠息肉引起的饭后便秘,其实就是长了息肉后,息肉占据了一定的肠腔空间,从而导致肠腔变窄。

这样一来,食物残渣通过不畅,自然而然就便秘了。

而且前面也说了,肠息肉是有可能打乱肠道蠕动规律的,肠道蠕动变慢或者不协调了,那就会加重便秘。

当然了,肠息肉表面发炎或者溃烂等,也同样会让肠道功能紊乱。

进而造成排便习惯的改变,甚至有时还可能出现一会便秘,一会又腹泻的情况。

3、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在饭后总是感觉肚子胀胀的,说明食物没有被很好消化。

而且除了消化不良以外,食欲还大幅度下降,就算看到以前喜欢吃的食物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

甚至有时候还会有恶心想吐的感觉,特别是吃了油腻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之后,这种感觉就变得更加明显。

而体重也会快速下降,导致精神状态不佳,整体的健康情况有所下滑。

其实除了一些常见的病因导致之外,肠腔长了息肉也不可以忽视,也可能是导致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的“罪魁祸首”。

因为肠腔里长了息肉,肠道的功能就可能受到影响,吃的东西不能正常消化和吸收。

而且息肉还可能引起肠道炎症,这样一来会影响食欲,就更容易让人没胃口了。

三、肠息肉切了还会再长吗?

在做肠镜的时候,如果医生看到了你肠腔里有息肉,小的话一般都会顺手就切除了。

如果是大一点的话,在做完相关的检查过后,也会安排时间进行切除。

但息肉切除过后就是不是应该高枕无忧了呢?

其实不然,因为息肉还有可能会再长出来。

不过切除息肉部位出现了瘢痕,一般是不会在原本位置长了,但也有可能会在其他部位再长肠息肉。

那么肠息肉为何会再长呢?其实这和适合肠息肉生长的肠腔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改善了肠腔环境,比如控制好肠道慢性炎症,或者是改善生活习惯,如不熬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等,就有可能减少肠息肉再长的可能。

至于切除之后肠息肉会不会越长越多这个问题,其实还是需要分情况的。

如果是良性的息肉,在切除以后因为已经抑制了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再长,但一般是不会越长越多的。

而恶性的息肉可能已经在肠腔内发展了一段时间,即使是切除了息肉,但周围可能已经产生了异常的细胞,或者是患者本身就携带着癌症基因等等原因。

这都会导致之后恶性息肉复发或者增多,也就要注意了。

那肯定也有人忍不住要疑问了,既然这肠息肉都有可能再长了,那为何还要切呢?那岂不是浪费“心血”吗?

话其实不能这么说,就拿恶性息肉来说,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恶性息肉发展成为癌症的过程是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如果你发现了肠息肉并进行了切除,那其实就是把已经长了一段时间的息肉切除掉了。

切除的是快要恶化的息肉,这对于控制病情是有着莫大帮助的。

所以说切断息肉,特别是那些开始恶化的息肉,是可以降低息肉癌变的风险的。

而且只有切除了息肉才能方便之后的病理检查,分辨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息肉,也更方便之后的治疗。

况且已经病变的息肉,切除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所以说即使再长,切除息肉也并非没有意义的。

总结

长了肠息肉的人在吃饭之后,有时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的情况,比如会胀气、腹泻或便秘,或者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

所以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就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肠息肉切了再长的情况,其实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或者治肠道炎症等,改变了适合肠息肉生长的肠腔环境,息肉再长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恶性息肉可能切了也会越长越多,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切了,因为只有切了息肉,癌变的风险才有可能降低。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2024-11-18 蒙哥浅谈健康 《人有没有肠息肉,看吃饭就知道?肠内长息肉,吃饭或有这几个表现》

2023-12-09 中医科吴书勤 《关于肠镜和肠息肉的八个认知误区》

2024-08-21 39健康网 《肠息肉是不是越切越多》

0 阅读:0
郭嘉聊健康

郭嘉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