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有树为困,这种说法是对的吗?

以冬话美食 2024-03-05 22:49:12

冯梦龙《古今笑史·塞语部》:“徐孺子,南昌人,十岁与太原郭林宗游。同稚还家,林宗庭中有一树,欲伐去之,云:‘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木”,“困”字不祥。’徐曰:‘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人”,“囚”字何殊?’郭无以难。”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看似急智,但把“困”理解为院中种树,纯属望文生义。

《说文·囗部》:“困,故庐也。从木在囗中。”徐灏注笺:“故庐之训,未详其旨。困,疑即古梱(kǔn)字,囗,束木也。”段玉裁注:“困之本义为止而不过,引伸之为极尽。”俞樾《儿笘录》:“困之为故庐,经传无征,且木在囗中,于故庐义亦无取。今按:困者,梱之古文也。《木部》:‘梱,门橛也,从木,困声。’困既从木,梱又从木,重复无理,此盖后出字,古字止作困。从囗者,象门之四旁,上为楣,下为阃,左右为枨也,其中之木即所谓橛也。”“困”为会意字,甲骨文从囗(表示门之四框》,从木,会立于两扇门中的木橛之意,作用是限制门的转动,故古文写作上止下木,意为“止而不过”,后“困”为引申义所专用,门橛之义便另加意符“木”写作“梱”来表示。俞氏之说甚确,“困”为“梱”之古文,二者为古今字。

“梱”即门橛、门限,《说文·木部》:“梱,门橛也。”徐锴系传:“谓门两旁挟门短限,今人亦谓门限。古者多乘车,门限必去之也。”段玉裁注:“然则门梱、门橛、闑,一物三名矣。谓当门中设木也。”朱骏声通训定声:“横界于门下者为阈,亦曰切,直竖于门中者为梱,亦曰闑……凡横者直者皆所以为限。”

“闑(niè)”为古代竖在大门中央的短木,《尔雅·释宫》:“橛谓之闑。”《仪礼·士冠礼》:“布席于门中,闑西阈外。”郑玄注:“闑,门橛。”《说文》:“闑,门梱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古者门有二闑,二闑之中曰门,二闑之旁皆曰枨。必设此者,所以为尊卑出入之节也。”《礼记·玉藻》:“君入门,介拂闑;大夫中枨与闑之间;士介拂枨。”孔颖达疏:“闑谓门之中央所竖短木也;枨谓门之两旁长木,所谓门楔也。”段玉裁认为“门梱”“门橛”“闑”是一物三名,是非常正确的。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门制上楣下阈,左右为枨,双曰阖,单曰扇。”古代门的结构,门框上的横木称为“门楣”,有时借指门第,如光大门楣。两边的边框称作“枨”。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亦有用石头的)称作“门槛”,也借指家庭的名望、地位,如他家门槛儿高。门槛古时称作“阈”(《论语·乡党》:“立不中门,行不履阈。”《弟子规》:“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阈”为门槛,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时身体不要歪倒斜靠在墙边,这样看起来很不庄重。黄县民间亦将蹅着门槛当作无礼和缺乏教养的表现,但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只会告诉孩子:“蹅儿门槛不长。”)、“阃”、“切”。门槛又叫“门限”,作用是限制两扇门乱忽达。

古人出入多乘车,有门槛的话车就没法走了,所以古人想了个办法,就是去掉门槛,在门中间竖立一个木橛,既不影响车的通行,也可以对门起到限止作用(至今有些大门中间处用水泥做个墩儿,或是竖立一块角铁,起的就是“梱”的作用)。《史记·循吏列传》:“楚民俗好庳(bì,矮小)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楚王想移风易俗,改乘高车,但令数下而不管用,孙叔敖建议把闾门的“梱”高起来,人们怕拉着底盘,马车自然高起来了。徐锴、朱骏声认为“梱”“闑”是门两旁的短限,相当于现在的“门吸”“门碰”,作用也是限制门的过度转动。

“困”是限制门转动的,故引申为艰难、窘迫,《尔雅·释诂四》:“困,穷也。”《礼记·中庸》:“事前定,则不困。”又引申为使处于艰难窘迫或无法摆脱的境地,围困,《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子三困我于朝,吾惧,不敢不见。”后进一步引申为精力不济,疲倦,《广韵》:“困,悴也。”这个义项黄县话有几个独特用法。把刚刨出的地瓜水气充盈,将其放置一段时间,以使里面的水分消耗,使地瓜变得“憔悴”一点,干物质含量升高一点,这称为“困”,比如:刚刨嘞地瓜要困一困才好吃。“饥困”从字面理解,就是又饥饿又疲倦,在实际应用中,“饥困”是个偏义词,重点在饥不在困,是饥饿的意思,比如:你饥困喽就搬个卷儿吧。这种用法大约是从明清时开始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吾观子众饥困,且饱食,乃可战耳。”清蒲松龄《聊斋俚曲集·墙头记》:“张大接过来,给他套上,说咱爹饥困快拿饭来。”

人疲倦了就容易昏昏欲睡,由此引申指疲乏想睡,如犯困,困劲儿上来喽,困嘞慌。春天天气变暖,阳气上升,人总是疲倦想睡,这称为“春困”;吃饱饭后血液集中到胃部,大脑缺氧,容易犯困,这称为“食因”。有句俗语“鹰饱不拿兔,兔饱不出窝”,它们可能都在犯食困吧。此字后另加意符“目”写作“睏”来表示,建国后推行简化字,仍写作“困”。

凡从“困”取义的字皆与门橛、限制等义有关。

“捆”的本义为编织,《玉篇·手部》:“捆,织也。”《集韵·混韵》:“捆,齐等也。”编织要有经纬,使之各自“齐等”,就是一种限制。又指编织时敲打使紧密牢实,《孟子·滕文公上》:“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赵歧注:“捆,犹叩椓(zhuó,敲击)也。织屦欲使坚,故叩之也。”引申为用绳缠束、扎紧,以限制其自由(这个意思也写作“綑”,现作为“捆”的异形字处理),《红楼梦》第七回:“便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也用来做量词,相当于“束”,宋赵叔向《肯綮录·俚俗字义》:“草束曰捆。”如一捆草、一捆柴火。

“阃”,门限,门橛,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引《三苍》:“阃,门限也。”《集韵·圂韵》:“阃,门橛。通作梱。”古代妇女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活动范围限于“阃内”,故以“阃”指妇女居住的内室,如阃闱、闺阃,《后汉书·皇后纪序》:“内无出阃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后又借指妇女,如阃范(女子的品德规范)、令阃(敬称他人的妻室)。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黄县话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参与孙

黄县话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黄县话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