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与注意事项

汽车天地 2025-04-17 14:16:12
安全带:被忽视的 “生命守护者”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你和家人朋友一同驾车出游,心情愉悦,欢声笑语回荡在车内。突然,前方车辆紧急刹车,你还来不及做出太多反应,只听 “砰” 的一声巨响,车辆发生了剧烈碰撞。这时候,你身上的安全带就如同一位隐形的守护者,紧紧地将你固定在座位上,避免你因巨大的冲击力而撞向前方的硬物,或是被甩出车外。

类似的交通事故场景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众多,而在这些事故中,很大一部分伤亡本可以通过正确使用安全带而避免。例如,在一些高速追尾事故中,未系安全带的驾乘人员会因巨大的惯性被甩出车外,造成重伤甚至失去生命;而系了安全带的人,往往能够在安全带的保护下,仅受到轻微的擦伤或扭伤。又比如在车辆翻滚事故中,安全带可以将驾乘人员牢牢固定在座位上,大大降低了被甩出车外以及遭受严重伤害的风险。这些真实发生的案例,无不凸显出安全带在交通事故中的关键作用。

安全带的 “前世今生”

安全带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安全的奋斗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当时英国航空先驱乔治・凯利在滑翔机设计中加入了安全带 ,目的是将飞行员固定在座椅上,防止飞行过程中掉落。不过,早期的安全带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都欠佳,更像是简单地把人 “绑在座椅上”,穿戴和脱下都极为不便,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影响逃生。那时的安全带被称为 “Harness”,名字源于马和马车上使用的 “马具”,可见当时对舒适性的忽视。

进入 20 世纪,汽车逐渐普及,但最初汽车上并没有安全带。直到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纳什汽车公司效仿飞机,推出配有安全带的汽车,不过其安全带仅固定驾乘人员腰部,安全防护度和舒适度都很低。那时,人们对安全带的作用存在诸多争议。有些人觉得,车祸发生时,安全带会将驾乘人员束缚在车内,若车辆燃烧或爆炸,将无法逃生。所以当时人们更注重提升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比如避免酒后驾车等,愿意为安全带花钱的消费者寥寥无几。福特汽车曾推出安全带等选配安全措施,还进行宣传,结果却适得其反,消费者认为提供这么多安全措施,说明车辆本身不安全,福特的销量也因此受到影响 。

随着汽车动力增强、车速加快,车辆事故导致的人身伤亡增多,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安全带,并研究更好的设计。1955 年,美国神经科专家亨特・希尔顿医生提出可伸缩安全带的想法,还建议使用安全气囊等提高驾乘人员安全的措施。此后,发明家们研究出固定驾乘人员肩膀和腰部的组合安全带,但因安全带扣在中间,穿戴仍不舒服。20 世纪 50 年代还出现过一种 “希伦安全带”,一端固定在车辆底部,另一端越过驾驶员身体固定在车门上,旨在车辆碰撞时保持车门关闭,减少车内人员伤亡,不过这些安全带基本都是两点式设计 。

真正具有革命性的突破是在 1959 年,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首席安全工程师尼尔斯・博林,凭借在医学、人体工程学方面的深厚积累,以及在飞机安全带方面的设计经验,提出了三点式安全带的开创性设计。这种可伸缩的、能够同时固定肩部、躯干以及腰部的三点式安全带,大大提高了驾乘人员的安全性,成为现代安全带的雏形。当时,沃尔沃汽车公司不仅在自产的所有汽车上装配博林的三点式安全带,还无私地把这项发明分享给其他汽车制造商,为全球更多驾乘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此后,安全带在设计和功能上不断改进和完善,如加入了自动收卷装置、肩部高度调节装置、预紧器和限力器等,进一步提升了其保护性能 。

不系安全带,危险有多大?

看到这里,你或许已经对安全带的历史和发展有了一定了解,但你可能还没有深刻意识到,不系安全带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危险。接下来,就让我们用真实的数据和案例说话。

(一)事故数据触目惊心

据权威机构统计,在所有交通事故死亡案例中,因未系安全带导致的伤亡占比相当高。以我国为例,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因为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在一些高速碰撞事故中,未系安全带的驾乘人员死亡率更是高达 70% 以上。而在欧洲,相关研究表明,系安全带可以将正面碰撞事故中的死亡率降低 57%,侧面碰撞事故中的死亡率降低 44%,翻车事故中的死亡率降低 80%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破碎和悲剧,它们时刻提醒着我们,安全带就是生命带,系与不系,生死攸关。

(二)真实案例警示

让我们来看两个真实发生的案例,它们将更直观地展现安全带的重要性。

2024 年 7 月 16 日,海口市琼山区乡村道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王某鹏驾驶的轿车与梁某承驾驶的轿车在交叉口相撞后导致后者侧翻。司机梁某承及车内乘客张某孔、梁某英,因为不系安全带被甩出车外受伤,伤者被立即送往医院,尽管医院全力抢救,梁某英仍不幸去世 。这起事故中,安全带的缺失成为了致命因素,如果他们当时系好了安全带,或许就能避免被甩出车外,悲剧也就不会发生。

同样是在 2024 年,5 月 15 日 11 时 42 分,桂林市凯风路茶店路段,文某驾驶白色小车在行驶时为避让障碍物左转变道,由于未注意察看相邻车道车辆行驶情况,车辆与同向直行的大型货车相撞,导致货车车头撞上小车驾驶位及后方左侧乘客位,白色小车车门严重变形。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经调查,小车驾驶人文某驾车时规范系了安全带,在与货车发生碰撞时,小车虽被挤压导致车辆倾斜,但安全带固定住了文某,使得其并未因车辆的震动和倾斜而受到人身伤害 。这两个案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因为未系安全带而失去生命,一个因为系了安全带而安然无恙,安全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确佩戴,安全加分

了解了安全带的重要性后,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 —— 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带。只有正确佩戴,安全带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保护作用。

(一)调整位置很重要

大部分车辆的安全带位置调节机构位于 B 柱附近 ,它可以上下移动,以适应不同身高的驾驶员。当你准备驾车或乘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调整肩带的高度。对于身高较高的驾驶者,可以把卡扣尽量往上调,让安全带正好从肩膀锁骨上勒过;而身高偏矮的驾驶者,则可以适当向下调一些。合适的高度是安全带正好从肩膀锁骨上勒过,既不能勒着脖颈,也不能低于腰部。如果安全带肩带位置太高,在紧急情况下收紧时,可能会割伤驾乘人员颈部;而如果位置太低,安全带肩带则容易滑落,导致无法有效限制驾乘人员身体前倾 。

(二)标准佩戴姿势

调整好安全带位置后,就可以开始佩戴了。对于成年人来说,正确的佩戴姿势如下:首先,调整好坐姿,人与方向盘的距离以双手平伸后两手手腕正好放在方向盘上为宜,腿部呈约 90 度弯曲,这样在紧急制动时,腿部能更便于灵活反应。然后,握住搭扣锁和锁舌,缓慢地拉出腰间安全带,保证肩部安全带从肩部划过、贴近颈部,并舒服且紧密地贴合身体 。接着,将安全带卡扣插入扣锁中,直至听到 “咔哒” 一声清脆的响声,这表示安全带已经扣紧。最后,再检查一下安全带是否扭曲或松弛,确保它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最佳的保护作用。同时,要注意安全带不要接触坚硬易碎的物品,比如衣服里的眼镜、钢笔或钥匙等,也不要让安全带与锋利的刃器摩擦,以免损伤安全带 。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和儿童作为特殊人群,在佩戴安全带时也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注意要点。

对于孕妇来说,驾乘车辆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因为保护好孕妇就是对胎儿的最大保护 。孕妇在使用安全带时,腰带要避开隆起部位,放在胯骨的最低位置,绝对不能让腰带横切在隆起的肚子上 。肩带也要避开隆起的肚子,从头侧部通过胸部之间到达侧腹部,同时,不能紧贴脖子,应置于肩胛骨的地方 。此外,开车时要调节座椅位置,让孕肚和方向盘间有一定空隙,确保安全带始终贴在身上 。

儿童乘车时,如果身高、体型比较娇小,直接使用汽车安全带固定,在紧急情况下不仅不够安全,甚至还会带来致命影响 。因此,对于年龄较小、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的儿童,需要根据身高、体重和年龄来分阶段使用安全带。一般来说,当儿童达到一定年龄时,可以使用标准的安全带,但需要注意正确佩戴方式。安全带应该系在髋部和胸前,形成水平的 V 字形,并且只能一人使用 。当儿童的身高超过 145 厘米,体重超过 36 千克时,可以使用汽车上的成人三点式安全带 。此时,最好为孩子配备一个凸起坐垫,以确保安全带位置正确 。在此之前,儿童乘车一定要配备儿童安全座椅,且安全座椅必须安装在后排座位 。给小孩扣安全带时,需要注意拉紧有空隙的地方,减少空隙可以提高安全带的保护效果 。要注意,安全带不能在儿童的胳膊下,否则在事故中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危险,甚至可能导致儿童从车顶被抛出去 。腿部安全带要从臀部下穿到大腿顶部,并系在软垫两边的保护装备上,这样可以防止在事故中安全带滑向腹部,从而减少内部受伤的风险 。

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尽管安全带如此重要,但还是有许多人对它存在一些误解和错误的使用方式,下面就为大家一一剖析这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有安全气囊就不用系安全带

很多人认为,车辆配备了安全气囊,就可以高枕无忧,无需再系安全带。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安全气囊虽然是一项重要的安全配置,但它并不能替代安全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快速充气来缓冲驾乘人员的冲击力。然而,安全气囊的爆发力非常大,如果没有安全带的牵引缓冲,驾乘人员在碰撞瞬间由于惯性会快速向前冲,直接撞到正在爆发的气囊上,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伤 。例如,在一些模拟碰撞实验中,未系安全带的假人在安全气囊弹出时,头部和胸部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力,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系了安全带的假人,则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共同作用下,受到的伤害明显减轻 。所以,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配合使用,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

误区二:后排乘客不需要系安全带

还有些人觉得,坐在后排比前排安全,不需要系安全带。这种观点同样是错误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都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后排乘客也不例外。在实际的交通事故中,后排乘客受伤和死亡的概率并不比前排乘客低。当车辆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时,后排乘客如果没有系安全带,会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冲,撞到前排座椅、车窗或其他硬物,导致头部、颈部、胸部等部位受伤,甚至可能被甩出车外 。曾经有这样一起事故,一辆轿车在高速行驶时与前方车辆发生追尾,后排一名未系安全带的乘客直接从座位上飞了出去,重重地撞到了前排座椅的靠背上,造成了颈椎骨折和颅脑损伤,最终不幸身亡。而前排系了安全带的驾驶员和副驾驶乘客,只是受了一些轻伤 。所以,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所有驾乘人员都必须系好安全带。

误区三:车速慢、行程短没必要系安全带

也有人认为,车速慢、行程短就没必要系安全带,这种想法也是极其危险的。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就在一瞬间,与车辆行驶速度和距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即使自己的车速很慢,但如果被其他高速行驶的车辆碰撞,同样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在市区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通常较慢,但车辆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近,一旦发生追尾或碰撞事故,未系安全带的驾乘人员仍然可能受到重伤 。曾经有一位司机,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开车,因为路程短,他就没有系安全带。结果在一个路口转弯时,与一辆闯红灯的摩托车相撞,虽然车速不快,但他还是因为巨大的冲击力撞到了方向盘上,导致肋骨骨折和肺部挫伤 。所以,无论车速快慢、行程长短,只要坐在车内,就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养成习惯,安全出行

安全带,这个看似普通的车内装置,实则是我们出行时最可靠的生命保障。它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正确佩戴它的方法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牢记于心。

从今天起,无论你是驾车还是乘车,无论是在长途旅行中,还是在短途出行时,都请养成上车就系安全带的好习惯。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对同车乘客、对家人朋友的关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安全带成为我们出行的标配,让安全出行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安全带的重要性,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全带,重视安全带 。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