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峙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写的歌曲《志愿军战歌》大家都熟悉。
妻子王昆是第一代“白毛女”的扮演者。
她饰演的喜儿曾被毛主席夸赞。
周巍峙与妻子相伴71年,幸福的婚姻背后也有泪水……
01
1938年,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周巍峙,奉命到唐县开展革命工作,期间遇到了王昆。
战地服务团的主要任务,是文艺创作和慰问演出,以文艺表演的方式抗日救国。
周巍峙喜欢音乐,参军以后曾经指挥演出《黄河大合唱》。建国以后,所创作的《打败美帝野心狼》,后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一个时代的音符。
当时周巍峙从别人口中,听到最多的名字就是王昆。
那一年,王昆才13岁。
听别人把她夸成了传奇,周巍峙决定亲自会一会她。
周巍峙特别细心,担心小姑娘见到他紧张,便混进人群偷听她唱歌。
当时,王昆在人群中间,唱着一首《松花江上》,悦耳的歌声让周巍峙心有所动,将她招进团里,并收她为徒,亲自教她音乐知识。
小小年纪,便成了一名文艺兵。
那之后,她经常随团一起到各地演出,给战士们鼓舞士气。
当时,团里也有不少艺术人才,唱歌跳舞样样在行。战友们都对年纪不大的王昆,照顾有加。
周巍峙对她的照顾,比别人更加上心。
多年来的师生情,让彼此心里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甜蜜。
一种模糊的情感,开始在两人心里蔓生滋长。
1943年,王昆18岁,人美歌甜,很多战友都喜欢她。
可她早已情有所托,除了周巍峙外,心里再也装不下别人。
王昆比周巍峙小9岁,父母虽然是农民,都没有什么文化,但却非常开通。
那个年代里,仍然有不少父母,逼着女儿缠足。很多年轻女孩,都饱受过“三寸金莲”之苦。
母亲非但没有让王昆裹足,连耳洞都没给女儿打。
这就是她的命,若缠足变成小脚,日后又怎会跟着队伍游走四方?
这一年,27岁的周巍峙,到了该成婚的年纪。
他与王昆自由恋爱后,结为一对战地夫妻,开始了71年的婚姻生活。
02
婚后一年,周巍峙接到命令返回延安。
王昆作为家属,一同随行。
他们要行军一千多公里,期间还要花尽心思,冲破日寇的封锁线。
由于长期奔波劳累,王昆病倒了。
周巍峙要带着部队继续前行,任务耽搁不得,只好将妻子安排在当地百姓家疗养。
经过休养,王昆身体恢复健康,回到延安与丈夫团聚。
随后,接受组织安排,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并继续担任文艺宣传工作。
经过更加专业的学习,王昆的眼界更加开阔,艺术水平也有了提升。
1945年,抗战取得辉煌胜利。
一位名叫李满天的记者,曾撰写了一篇《白毛仙姑》的文章,刊登在了报纸上。
通过报刊,“白毛仙姑”的故事,传到了延安,引起了当地百姓的兴趣。
李满天备受鼓舞,在原作的基础上,创作出短篇小说《白毛女人》。
此后李满天委托他人,将小说交给鲁迅艺术学院的院长周扬,希望他将小说内容,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在这之前,周扬已经考虑过,将《白毛仙姑》的故事改编为歌剧,为“七大”献礼,并安排贺敬之、丁毅等进行剧本创作。
剧本有了,表演任务,自然落在了学院师生的肩上。
原本饰演主角“喜儿”的,是一位名叫林白的演员。
可在排演时,林白发现自己怀孕了,喜儿由谁来演,让周扬等学院领导一筹莫展。
由于故事的发生在晋察冀边区,与王昆的家乡离得不远。
王昆出身贫寒,和喜儿有相似之处。
考虑到她的业务水平熟练,加上有不少人推荐,王昆便成为了喜儿的扮演者。
1945年4月28日,歌剧《白毛女》首次开演。
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以及“七大”代表及社会各界名流,一千多人观看了这场演出。
演出当天,王昆提心吊胆,周巍峙在旁边激励她:“咱们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唱首歌就吓成这样了?”
演出结束后,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现场有不少观众感动得热泪横流。
甚至有观众看到,毛主席用手绢擦眼泪。
首演成功后,当时的主流媒体,连发赞扬文章。
此后,《白毛女》重演了30多场,每次都人员爆满。
北平解放后,东北电影制片厂,决定将《白毛女》改编为电影。
1951年秋,电影版《白毛女》在国内25个城市,150多家电影院同时首映,日观众量多达近50万人次。
如今,《白毛女》的故事,在国内已经家喻户晓。作为第一代“喜儿”的扮演者,王昆在国内红极一时。因为忙着演出,直到婚后4年,才跟周巍峙迎来了儿子周七月的降生。
03
新中国成立后,周巍峙和王昆被调到北京工作。
1949年初,周巍峙在天津任职,调回北京后在文化部门工作。他身兼数职,工作中从不叫苦。
1950年10月,鸭绿江对岸燃起战火。想到战士们斗志昂扬的情绪,时任第一师炮兵团25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夜不能寐,于是提笔写下了:“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雄壮诗句。
第二天,麻扶摇将这首诗词,抄写在了全连的宣传板上。没想到,全团动员誓师大会后,这首诗被刊登在了师部的报刊上。
10月23日,部队进入朝鲜,麻扶摇所在的连队,就是喊着“雄赳赳,气昂昂”的口号,横跨鸭绿江的。
麻扶摇在战士们入朝之前,一位战地记者,将这首诗稍作修改后,刊登在了报纸的开头部分。
11月26日,《人民日报》用大一号字,将这首诗刊登在头版,在国内引起了空前反响。
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谱写曲子为它赋予了灵魂。
这首战歌,像嘹亮的军号一般,鼓舞了志愿军的士气,是打败“野心狼”的一把利剑。
1951年,周巍峙“挂帅”,带领青年文工团出国访问演出,为新中国的文艺建设事业,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巍峙忙得顾不上家庭,妻子王昆同样也是如此。
1952年,《白毛女》被拍成电影,王昆为田华所饰演的喜儿配唱。
1954年,王昆接受组织安排,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
当时,学院坐落于天津,虽然与北京离得不远,但那时候交通不便,王昆几个月才回家一次。
王昆毕业后,与周巍峙又生下了小儿子周八月。
因为夫妻俩都很忙,平时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便只能托付于保姆。
周巍峙和妻子每天一早出门,孩子都还没有起床。
晚上忙完回家,孩子们已经睡了。
一天当中,夫妻俩跟儿子几乎零交流。
有时候儿子想妈妈了哭闹,保姆只能带着孩子到单位。
哥俩只能在旁边,看着妈妈忙碌。
王昆只能挤点时间,抱一下儿子,尽一些母爱。
周巍峙不比王昆,几乎很少与孩子交流。
著名词作家徐沛东曾这样评价他:
“周老师为人坦荡,工作能力很强,从不计较职务高低,为中国文艺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而荣誉的背后,往往有着别人看不到的辛酸。
在两个儿子的童年里,没有享受到该有的父爱和母爱。
这也是哥俩,日后的一桩心结。
而周巍峙更顾不上年迈的双亲,每次都是老人家从老家,来北京看望他和孩子。
岳母也是如此,每次从唐县到北京后,都是去单位找女儿。
因为她知道,女儿和女婿根本不在家。
每次见面,两人只能在单位说会儿话。
王昆和母亲、儿子合影04
1964年,周巍峙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总指挥。
妻子王昆,在第一场《东方的曙光》中,演唱民歌《农友歌》。
周巍峙和妻子都热爱文艺,但他们平时合作机会很少。
《东方红》将他们聚到了一起,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一次合作。
他们一个是总指挥,一个是领唱。
夫妻俩将对艺术的激情,在那一刻迸发。
王昆的表演,让毛主席忍不住夸赞:“她很有当年湖南妇女的革命气概。”
周总理也对她伸出大拇指,称赞王昆演活了“白毛女”,又唱红了《农友歌》。
那是他们夫妻,高光的时刻。
然而他们的荣誉,却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
1966年,周巍峙被下放到咸宁向阳湖,接受劳动改造。
在下放期间,被编排在4连,主要工作是放养鸭子,由此他自嘲为“鸭司令”。
周巍峙心态特别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非常认真。
在饲养鸭子时,为了提高产蛋率,他经常赶着鸭子,去刚翻耕的田间,或者水塘里捉鱼,为的是让那一群“小家伙”吃上一口活食。
在他的科学喂养下,鸭子的产蛋率提高了93%,成了干校的一段佳话。
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妻子的处境也不太好。
停止演出,每天挨批斗,写检讨。
儿子周七月,被关押了起来,差点死在枪口之下。
1973年,周总理在观看朝鲜艺术团表演时,再次听到《志愿军战歌》,想到周巍峙夫妇,便为他们鸣不平。
那一年,周巍峙生病,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才回到北京。
1976年,阴云散去,周巍峙和妻子恢复工作,继续为中国艺术的发扬光大做贡献。
他们的儿子周七月,也终于得以释放,一家人团聚喜极而泣。
周七月自小耳濡目染,成为了一名艺术工作者。
因为历史原因,直到三十多岁才成家。
05
那时候的周巍峙刚过花甲之年,妻子也已经五十多岁。
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培养新人上面。
妻子被称作是“乐坛伯乐”,发掘并培养了成方圆、程琳、朱明瑛、郑绪岚、韦唯、郭蓉等大批优秀艺术人才。
她的学生曾把《小螺号》《回娘家》《塞北的雪》《酒干倘卖无》《童年》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带给了我们。
在港台风刮起的年代里,她培养的成方圆与崔健,成为了中国流行乐坛和摇滚乐坛的佼佼者。
成方圆1985年,崔健带着他的摇滚乐出道,很多人表达着质疑。
那时候,因为一曲《乡恋》,被批为“靡靡之音”的李谷一,在春晚舞台上连唱6首歌。
在开放的大背景下,艺术的创新与改革,也迫在眉睫。
当穿戴不整的崔健,抱着一把吉他登上舞台,唱起那首《一无所有》时,当场便有人对王昆表达不满,有的歌还没听完,人就先愤愤然离席了。
王昆鼓励他,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继续把歌唱下去。
这场演出结束后不久,王昆的母亲便在老家去世了。
因为工作太忙,王昆没有和母亲,见最后一面。
后来,周巍峙陪妻子回去奔丧,王昆想起这么多年来,没能好好尽孝泪如泉涌。
对妻子的工作,周巍峙非常支持。
王昆教的学生,经常来家里吃喝,不仅不收任何学费,还特别关照他们的生活。
这让儿子周八月感到有些不解。
他甚至开始委屈,一个家好好的,爸爸妈妈却把它变成了食堂。
而周七月曾书写一篇题为《从侧幕看妈妈》的文章,来表达对妈妈的不满。
文中流露着妈妈不称职,因事业心重,家庭观念不强等不满。
儿子眼中的父母,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
他们甚至羡慕那些学生,不仅能吃到母亲亲自下厨做的饭菜,而且连最喜欢的皮裤都送给了学生郭蓉。
06
看着儿子的文章,字里行间憋屈和无奈交织,然后化作一根针,砭得她心痛。
那时候,周巍峙已经退休,一直忙着参与编撰《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为的是把各民族民间文艺收录其中,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在推进编撰出版的工作中,周巍峙要马不停蹄辗转多地,因为舟车劳顿冠心病发作,被送往医院就医。
第二天,病情稍有好转,他马上要求出院,并开会调研,置自己的身体于不顾。
1997年,“集成书”历时十多年终于完成,周巍峙像久经沙场的战士,打了胜仗一般。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出版嘉奖会上,他俯于书上像拥抱着自己的孩子一般,充满慈祥。
有记者注意到当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幕,他眼里满是喜悦与激动的泪水。
若非对此倾注的心血,远远超越了家庭和妻儿,哪会有如痴如狂般的欣喜。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巍峙放慢的工作节奏。
2009年,他跟老伴儿先后病倒,住进了医院。
在医院里,老两口相互为对方鼓劲加油。
出院后,得知他们家曾经的保姆病倒瘫痪,夫妻俩商定每月给她寄一部分钱,当作退休金。
周巍峙夫妇,为他人无私奉献,在自己身上却异常节俭。老伴儿的一件毛衣,一穿就是二十多年不舍得换,他自己也有几件贴身的衣服,打着补丁穿。
当生活的节奏放缓下来,他们会给儿子打电话,来家里叙话家常。
回想起自两个儿子成家后,作为父母周巍峙和老伴儿极少去他们家,缺少对他们以及孙子孙女的关爱,内心不自觉地内疚起来。
两个儿子也在成长中,懂得父母其实一直是爱他们的,只是他们碍于工作,有太多的不得已。
那段时间,父母与两个儿子间的芥蒂,慢慢缓和起来,一家人终于有了该有的温情。
可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
2014年,周巍峙因病住院,直到那时他仍然支持妻子:“只要有喜欢的学生,不要在乎钱的问题。”
王昆平时像个“铁娘子”一般,丈夫病倒她崩溃了。
学生郭蓉来医院探望,她嚎啕大哭,抱怨自己不是称职的妻子和母亲。
住院不久,周巍峙便走了。
那一年,他98岁。
生前,老伴儿还曾跟他开玩笑:“将来我要走在你前头,哪怕一天也好。”
可王昆的心愿还是落空了,周巍峙扔下她早一步先走了。
有人说,周巍峙都快一百岁了,有几个人能活那么大岁数?
可对老伴儿而言,陪伴71年的人,突然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那种悲痛只有在婚姻中,和自己的另一半经历过风雨的人,才有深切的体会。
周巍峙去世不到一个月,妻子王昆参加国庆65周年活动。
《东方红》再次唱响,时年89岁的王昆,再次献唱《农友歌》。
还是那首曲子,唱歌的人没变,歌声虽然苍老,但依旧铿锵有力。
那时候,王昆身体也不好,总导演建议她“假唱”,被王昆一口回绝。
她不服老,也不想为自己的艺术生涯抹黑。
那是她最后一次倾情演唱。
两个月后,因突发重疾被送医抢救。
昏迷期间,她的学生用歌声为她祈祷。
两个儿子一直陪护在侧。
王昆在弥留之际,两个儿子纷纷落泪。
王昆紧闭的双眼,也流下了两行泪水。
约莫有几秒的时间,心电图显示屏上,那条波状的纹路,就变成了一条直线。
像是紧跟着周巍峙的脚步一般,王昆也走了。
曾经,她像一只百灵鸟般,带给人们美好动听的歌声。
如今,这只百灵鸟已经飞走,飞向另一个世界。
在那个世界,她将与丈夫周巍峙重聚。
那里,再也不会有任何病痛……
结语:
2023年,距离两位老人去世,已经过去了将近9年。
这9年里,有关于他们的话题,越来越少。
但他们留给后世的经典之作弥足珍贵。
如今,他们的两个儿子,也都相继步入了晚年时光。
他们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周巍峙和王昆,年轻时工作上富有激情,那似乎是他们那一代的传统。
他们是那样可爱,只求付出,不图回报。
清贫一生,看淡名利。
有着如此通透的人生观,难怪夫妻俩都长寿。
长寿的秘诀就是:
心胸豁达,不与人计较,不争高低,美丽的人生便如朗月清风,徐徐而来。
—END—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