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司马懿称得上是个风云人物,单说他将蜀汉丞相诸葛亮给熬死了,便足以让人时常谈起且兴趣盎然。
然而,不少朋友因阅历、见识有限,难以对一些历史事件与人物做到理性客观看待,常凭喜好片面认知,就像喜欢司马懿的朋友多过度将其传奇化了。
诸多演义、小说及影视剧中,为让司马懿更具传奇色彩,竟将其刻画成忠于汉室的高洁之人,因不愿为曹操效力而多次装病,最后还把腿敲断,实在令人诧异。
先不论曹操那杀伐果断的性子,就看其对接班人及相关安排便知,他不会让司马懿威胁曹家。如曹冲死后他杀周不疑,曹植失势前他杀杨修,可见其绝不留隐患。
倘若曹操对司马懿早存忌惮,那司马懿的境遇大概有二:一是如徐庶,虽知其不甘效力,却不让其为他人用,只在帐下养老;二是似周不疑、杨修,在接位局势渐明时,便让其下去,莫在世乱视听、误导子女。
然而,我们来瞧瞧司马懿初入仕途时所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呢?
于是,就让其与太子一同相处交往,进而升职担任了黄门侍郎。
直接踏入接班人的梯队,即所谓的核心预备队。若曹操真对司马懿存疑,怎会如此安排?而司马懿若真对曹操诸多不满,又岂会帮其培养接班人呢?真是太可笑了!
说来极为有趣,司马懿刚加入曹丕团队没多久,其弟司马孚,即司马八达中的老三,也步入仕途了,且加入的是曹植团队,担任的也是曹植的高级秘书一职。
毫不夸张地讲,在职场绿茶家族里,司马家必能占得一席。且说司马孚,他深得曹植信任,可曹植失败后,他竟能无缝转投曹丕,还获器重,这谁能不服?
植物这个人依仗才能欺凌他人,孚常常恳切进谏,起初不被接受,后来才被感谢,植物被升为太子中庶子,而孚则转任中书郎等职。
还是把话题转回到司马懿这里。他参加工作后并非默默无闻等着曹操死、曹丕上位,而是有荀彧、崔琰等大佬当助推器,这些重臣常夸他工作各方面都很棒。
这里说一下哈,若言曹操忌惮司马懿,应是因荀彧、崔琰过度举荐。自曹操自立欲增强,与士族大佬矛盾激化,其 213 年“唯才是举”就是要打破士族对人事人才垄断。司马懿得荀彧等赏识,曹操不喜欢他正常,绝非曹操有先见看穿他。
215 年曹操攻汉中张鲁时,司马懿与刘晔皆提议顺势取巴蜀,可曹操未予理会,他可不傻,没充足后勤保障就越蜀道天险攻巴蜀,难有成果。
在 219 年,司马懿晋升成曹丕的太子中庶子。他工作出色,常献奇策,稳固了曹丕首席参谋之位,还和陈群等并称“四友”,其小团体已然形成。
这一年有一事须特别说明,司马懿逐渐走向前台。于襄樊之战前,他向曹操进言,称胡修与傅方工作有问题得换,否则易叛,曹操又未听,结果二人果然如司马懿所言叛变了。
接着便有关二爷威震华夏之事,那时曹老板懊悔至极,早知就不玩浪漫直接杀了关羽,如今被打得难以收拾,他本欲迁都邺城,幸得司马懿和蒋济阻止并献计让孙权背后偷袭关羽。
说实话,司马懿此次可算在曹魏表现突出,对曹魏集团贡献颇大,然而这竟是他于曹操时期仅有的能摆上台面的工作成果了。
220 年新春伊始,曹老板逝去,司马懿的好日子就此开启。身为曹丕亲信的他,获任主持丧礼,将丧葬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使内外秩序井然,人心迅速安定。
皇帝亲自操持丧事,使得宫内宫外秩序井然,而后便恭敬地护送灵柩返回邺城。
曹丕登基之后,司马懿旋即获封河津亭侯,并且得以担任丞相长史这等握有实权的要职。
在十一月这个魏受汉禅的重要之际,司马懿获擢升为尚书,很快又转任督军与御史中丞,并被封为安国乡侯。
到了第二年的时候,司马懿又一次获得升职,进而担任起了侍中以及尚书右仆射这些官职。
上面所说的这些岗位就不再逐一详述了,总之就是一句话,它们全都是能越来越靠近曹丕的那些核心职位。
在 222 年与 224 年时,曹丕先后两次攻打吴国,而司马懿则是以一种管家的姿态开始坐镇许昌,还被封为了向乡侯。
225 年的二月,司马懿迎来又一次升官,担任抚军大将军且持节,统兵五千,还兼任给事中与录尚书事,至此他首次触及到了军权。
我对待各种事务,日夜不停,片刻都不得安宁。这并非是我以此为荣,实在是出于分担责任啊。
咱先不提曹丕这家伙,单说他那表现,难怪他爹生前会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他着实连“孙十万”都比不上啊。
曹丕曾在诏书中对司马懿袒露真情:咱曹魏江山广阔,日后咱俩分工,我若主东,你便辅西,我若主西,你便辅东。
我很是为后事挂怀,所以才托付给你呀。曹参虽有战功,但萧何更为重要。能让我没有西顾的担忧,不也很好嘛……我去东边,你要统管西边之事;我去西边,你就统管东边之事。
瞧啊,若不是司马懿非曹姓,真让人禁不住猜测,他俩莫非是失散许久的亲兄弟?亦或是上辈子那亲密无间的恋人?
总之,曹丕当政的六年里,司马懿仕途可谓如坐超级火箭般飞升,速度惊人且不停加速,一路向上。
然而,曹丕死后司马懿没成为曹魏朝堂呼风唤雨的权臣,只因曹魏有先天优势,曹家和夏侯家牛人众多,他根基浅,纵然火箭提升,也不敢妄动,否则会被轻易干掉,司马宣王还得继续装病装怂呢。(后续会再提及)
他们家运作此事靠谁呢?靠荀彧、崔琰等士族大佬呀。职场中人事安排通常绕不开人事经理或主管人事副总,看司马懿后来对颍川士族等的态度便知,司马家选的是颍川士族那条路。
曹操欲加九锡后,与荀彧乃至其背后颍川士族彻底决裂。他虽能逼死荀彧,却无法将朝堂相关人等一举铲除,只能逐步动作,如此一来,他不太待见司马懿也就不足为奇。
然而曹操不待见司马懿并非因察觉其有窃国之念与能,不然他不会被重用且久存。况且若曹操真让曹丕提防,曹丕也不会糊涂地任性提拔他,父子对司马懿认知差异源于对颍川士族态度不同。
曹丕登位后,欲顺利称帝,便摒弃其父“唯才是举”,施行了“九品中正制”,实质是向士族集团妥协,把人才举荐鉴定权归还,使其不抵制曹家称帝,这也是他重用司马懿的关键因素。
曹丕之所以重用司马懿,其中有个私人因素,即司马懿也是个性情中人,而曹丕有着典型的那种对自己人极好、对得罪过他的人绝不放过的人格。
曹丕一生对多数帮他之人都给予厚报,唯有甄宓是例外,她为其生子,曹丕却不仅杀她,还覆面塞糠,只因曹叡身世,让她到地下都无法言语。
但凡得罪曹丕的人都没啥好果子吃。像对曹植步步紧逼,就差明说“弄死你”。他找曹洪借钱遭拒,上位后竟要杀这救命且支持他家的叔叔,多亏他妈求情才罢休。
于是,后世众多人将司马懿捧得好似极其厉害,言其在职场混得如何之好!讲真,依上面那些事实,大家认为他的晋升全凭他的智谋吗?好处全来自他的自身能力吗?
在职场里,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挺常见的。并非跟着某个老板发达了,就代表你厉害至极。关键在于你对老板有无价值,能否合其心意,或老板会不会把那份幸运给予你。
司马懿于曹丕当政时可谓顺风顺水,然而到曹叡继位后,因其更为英明,司马懿只得小心行事,好在幸运又降临他身上,至于后事,届时自会知晓。
实际上,当我们要去研读和领会一个令人觉得超厉害的人时,最佳切入点往往并非其自身,而是其周边或背后,即看一个人怎样,最好去观察他的朋友、家庭及所受教育等情况。
当下许多人盲目追捧这个商业大佬、那个传奇精英,一旦情况有变,又立马变成墙头草去落井下石,他们根本不懂得人家成功的缘由,纯粹是跟风而已。
说白了,许多人就是缺乏系统思维,仅能被外在的某些点所束缚,从而局限地去看待问题。
就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云,有时跳出事物本身去审视,才有望看得更为明晰透彻。
曾有人发问:自己谈了对象,在确定关系前告知父母,他们却说要去对方家看看,这人觉得没必要,相爱本是两人私事,可父母一再坚持,到底该不该听呢?
这还用说吗?当然得听父母的!原生家庭能反映很多,像他不爱家人会真心爱你?他家境差却乱花钱,你能信能依赖?书香门第却市侩,学习能力没问题?家教有缺失却在你面前完美,没问题?
一个人往往会有诸多伪装成分在身,唯有其周遭的客观环境,方能较为真实地向你传递相关信息。
要是有人在社会及公开处显得极其厉害或完美,却无相应背景依托,那这类人大家可得留神了。话止于此,信否诸君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