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农村,家有丧事,发孝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的操作是,家人有孝,亲戚发孝,其他吊丧人如同事、朋友、庄邻等,不发孝。也有同事、朋友发孝,庄邻不发孝。也有全发孝,即凡是前来吊丧的,都给孝。
丧事运作上,发孝和不发孝有区别。发孝的,有宴客招待,就是可以宴席吃饭;不发孝的,不招待,即上账后回家。但一般习俗安排,不发孝的,有回赠礼品。
我们以规范礼仪典籍和礼仪制度为依据,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孝”“戴孝”是民间说法,规范的礼仪概念叫丧服。丧服是参与丧事的特定服饰和特定标志,用以分亲疏、明尊卑、立长幼,丧礼制度的核心就是服制
规范礼仪典籍文本如《仪礼》《礼记》《朱子家礼》等,朝廷诏令全国施行的礼仪制度文本如《大唐开元礼》《大宋政和礼》《大明会典》《钦定大清通礼》等,都有单独的《丧服》篇目。哪些人有服?哪些人无服?有服是什么等级?有什么样的居丧守制要求?等等,都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
规范丧礼的丧服分五等,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就是“五服”的来源。因为五服都是以麻为原料制成的,所以后世讲“披麻”,就是丧服的意思。
“戴孝”是民间对丧服的简称。戴孝的孝,不是孝道、孝顺的意思,而是白色丧服布的意思。所以,戴孝就是丧服。隋唐以后,特别到宋元时期,棉花大面积种植,棉布成为居民服饰的主要材料。棉布的本色是白色,用做丧服,叫孝。
一定要知道,棉花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以唐宋为界限,之后才有棉布,之前中国人主要服饰材料是麻、葛、丝绸和皮草。丧事礼仪从商代就有,当时的一般居民,服饰主要是麻制品。“披麻戴孝”这个词,宋元之后才有,而且流行于民间。在官方和主流意识形态,一直到晚清,丧服就是丧服,没有“戴孝”一说。
2、按规范丧礼的规定,家人和亲戚是有服人员,同事、朋友、庄邻等都是无服人员,所以,家人有孝,亲戚发孝,其他人没孝,是符合规范礼仪规定的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家庭来说,以自己为参照,上面父、祖,下面子、孙等,本姓的女性嫁出去,外姓的女性娶进门。因为姻亲形成亲缘关系,即所谓亲戚。所以,妻子娘家人、母亲娘家人、奶奶娘家人、儿媳妇娘家人、孙媳妇娘家人等,是亲戚;姊妹及婆家人、姑母及婆家人、姑祖母及婆家人、女儿及婆家人、孙女及婆家人等,也是亲戚。除了家人和亲戚之外,都是朋情。
不管是礼仪典籍还是各朝代的礼仪制度,丧服都仅限于家人和亲戚。就是说,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中国人文历史三千多年,同事、朋友、庄邻等,因为不需要居丧守制,所以都是没有丧服的。即不需要戴孝。
所以,现实丧事活动中,许多地方家人亲戚发孝,同事朋友庄邻不发孝,应该是规范丧礼的传承。
3、古法社会条件下,丧事较为铺张,生活较为艰难,所以一家有事大家帮。丧事上账叫赙赠,都是无偿的。有丧服即发孝需要居丧的人员才有招待,其他人不招待
现实生活中,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变好了,丧事开支也都能够承担得起。所以招待不是问题,所以发孝也不是问题。实际生活中,许多家庭全发孝,全招待,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家有丧事,哪些人发孝?哪些人不发孝?只是一种习俗讲究,一般不会成为问题。就是说,主家应当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当地习俗,决定发孝范围。
但请注意,一般习俗要求,主家只要发孝,就应该宴客招待,至少是一顿正席。不发孝的,主家一般应当回赠礼物,具体如何操作,可以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