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儒韵时评丨全民反诈刻不容缓

近期,接连发生的多起大学生和高中生被诱骗到国外,陷入电诈陷阱的事件,“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4名学生疑被骗至柬埔寨”“湖北黄冈3名高中生去西双版纳后失联”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却不幸沦为诈骗分子的“猎物”,遭受身心的双重折磨,甚至面临生命危险。每一个案例,都像是一记重锤,敲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头,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反诈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和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转型期。他们涉世未深,社会阅历不足,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隐藏的危险缺乏足够的认知和警惕。与此同时,电信诈骗手段却在不断翻新,变得愈发隐蔽和具有迷惑性。诈骗分子利用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编织出一个个看似美好的“陷阱”,以“高薪兼职”“轻松赚大钱”“出国旅游兼工作”等极具诱惑性的借口,引诱他们一步步踏入深渊。

在这些悲剧的背后,家庭教育的缺失凸显无疑。在反诈教育中,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应时刻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要向孩子传授基本的社会常识和防骗技巧,让他们明白社会的复杂性和潜在的危险,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然而,现实中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疏忽,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深入,未能及时发现孩子思想上的波动和行为上的异常,也未能给予足够的防骗教育,从而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全民反诈,人人有责。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应是全社会共同践行的行动准则。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打击电信诈骗的力度。同时,要持续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反诈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将反诈知识普及到每一个角落,提高全民的反诈意识和能力。学校应将反诈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开设专门课程或举办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反诈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财富观,让他们明白财富需要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途径获得。媒体应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及时曝光各类诈骗案例,剖析诈骗手段,让公众了解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氛围。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我们不能让他们在花样年华就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让我们行动起来,从加强家庭教育做起,从自我做起,提高警惕,积极参与反诈行动,共同织就一张全民反诈的严密网络,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守护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宁。